APP下载

钢琴曲《春舞》的艺术特色研究

2021-08-15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
关键词:钢琴曲和弦曲子

王 瑞

引 言

《春舞》是孙以强先生的代表,在前往新疆采风的过程中,孙以强先生受当地人及环境的影响,便有了《春舞》的创作灵感,随后于1980年现世。整首钢琴曲都充满了新疆民族色彩,新疆本就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那里有丰硕的葡萄、优美的民族音乐与舞蹈、热情的新疆人,这些在《春舞》中都有所体现。通过丰富的曲调将新疆氛围予以突出,《春舞》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十分丰富,无论从曲风、旋律还是节奏等方面来看都有着独特魅力。

一、钢琴曲《春舞》的音乐风格

(一)曲风

新疆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在《春舞》中也有所体现。《春舞》的曲调较为丰富多彩,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新疆当地特有的民族音乐、氛围、风土人情都在曲子中加以体现,也因此吸引了许多青睐者。《春舞》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新疆当地,孙以强先生采风时看到新疆人一边跳舞一边摘葡萄,此时阳光、果实及人们的歌声、舞姿形成了一幅美好景象,孙以强先生便创作了《春舞》这首钢琴曲。也正是由于灵感启发,使《春舞》的曲风也蕴含了浓厚新疆民族特色,使人们对新疆事物更加了解。

(二)旋律

《春舞》之所以可以引起听众共鸣,深受许多人喜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旋律有关。从《春舞》的旋律不难看出其充分展现了新疆特色音乐文化,赋予了整首钢琴曲更多的精髓。旋律在任何一种音乐形式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称之为音乐的灵魂所在。《春舞》主要是以新疆民间音乐作为教材,其中有几个小节是一直重复性的弹奏,逐渐将曲子引入高潮。《春舞》一共使用了多种旋律类型,如上升型、下降型、波浪型。上升型旋律类型主要体现在呈示部21~25小节第一个乐思中,旋律是朝上升趋势弹奏的。下降型旋律类型主要体现在25~29小节第二个乐思中,旋律是朝下降趋势弹奏的[1]。波浪型旋律类型主要体现在颤音和三连音方面。将多种旋律类型予以使用,就使得曲子较为婉转、愉悦,孙以强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旋律手法,拉近人们与新疆民族间的联系,从中可以让人感受新疆人在金色阳光下载歌载舞采摘葡萄的场景,有着极强的渲染性。

(三)节奏

节奏可以使曲子拥有活力,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对于《春舞》来说节奏也十分重要。在新疆地区知名度最高同时最受欢迎的音乐就是维吾尔族音乐,而这类音乐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节奏感强。整个音乐都弥漫着愉悦之感,人们一听音乐就知晓这是维吾尔族音乐,其中所展现出来的节奏主要是切分节奏。在钢琴曲《春舞》当中虽然切分节奏伴随整首曲子,但越是靠近高潮部分切分节奏就更加明显,以左手来完成切分节奏,将曲子的节奏艺术风格传递给听众。在呈示部中就使用了切分节奏,一直弹奏到展开部时虽然增添了一些律动元素,但切分节奏依旧未停止,将新疆音乐特色加以体现[2]。在之后的弹奏过程中,即使结构与调式有所改变,但左手依旧在完成切分节奏,并同时使用托卡塔式表现手法使曲子节奏感更加鲜明。托卡塔式表现手法主要应用在122小节之中,这是一种从国外引入的节奏型技巧,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速度快。通常使用32分与16分音符加以体现,比较适合应用在曲子结构比较紧凑的位置。在《春舞》该小节中应用该手法,能够使原本疏散的曲子结构变得密集起来,也使得钢琴曲更具吸引力。

二、钢琴曲《春舞》中的艺术特色体现

(一)中国音乐语汇特色

在古代时期的音乐中提倡和讲究的是起承转合,这主要与我国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在这一点与国外音乐有很大区别[3]。这些音乐词汇和中国人的性格、历史讲究、社会形态有一定关系,在说话、唱歌方面中国人向来讲究字正方圆,这也使音乐词汇得以生成。在《春舞》的创作中虽然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阶段,从中既体现了国外西方国家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也保留了国内的音乐特色。比如,在呈示部与引子中可以体现“起”字,从字面意思来看“起”就是指开始,《春舞》的1~53小节中主要体现钢琴曲的形式结构,是整首钢琴曲的开始部分。该部分的曲风既活泼又婉转,可以使听众对整首钢琴曲有初步印象。

“承”字主要体现在54~73小节,这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承”字含义相符,既对前一段曲子进行承接,又为后段曲子的弹奏奠定基础。“转”字主要在《春舞》的74~175小结中得以体现,该部分也是整首曲子中旋律感最为凸显的地方。同样从字面来看,“转”是指变化、转换等意,在这些小节中得以体现。在进入74小节时,不管节奏、旋律都已经发生极大变化,和前两段曲子截然不同,这就突出了“转”音乐词汇,这部分也给听众带来惊喜,使听众认识到《春舞》的多变化。“合”字主要体现在176小节中,“合”在音乐界中所指的含义为回归,该小节的弹奏和“起”的构思是相同的,意指回归至最初乐段。

(二)新疆本土民族特色

《春舞》的创作背景主要阐述的就是新疆人民一边载歌载舞一边采摘葡萄的场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色。新疆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新疆人不仅长得美,还能歌善舞,在多年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背景下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从新疆歌舞中可以看出新疆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等,《春舞》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极具新疆风格,在旋律、节奏和曲风方面都洋溢着新疆特有的异域色彩。恰好是孙以强先生在密切与新疆事物接触之后加以创作的,在实际的创作和弹奏过程中,通过旋律、曲风等重要音乐元素将新疆民族的本土特色充分体现。无论是节奏的快慢程度,还是不同旋律类型的应用都充满了新疆风味。在钢琴曲的引子部分主要是向听众介绍新疆美丽环境,在编曲时特地采用琶音给人一种安宁舒适的感受。在呈示部中所使用的切分音试图向听众再现新疆人民收获时的情景,仿佛带领听众将作者本身所见到的葡萄采摘情景加以传达。在展开部中反复使用了前8后16音符,可以展现新疆人赛马场景,将新疆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现状加以体现[4]。《春舞》中除了以音乐的方式展现新疆环境、人民爱好、传统习俗以外,还融入了许多维吾尔族音乐特有的旋律、曲调。

(三)和声语汇特色

《春舞》中的和声拥有独特特色,其既涵盖了西方和声元素,又将本土元素加以渗透,从而使整首钢琴曲中的中西方和声全面融合,促进中西方音乐与文化沟通。在《春舞》多个部分都有使用和声,比如在引子中的和声非常稳定,当主音出现之后整首曲子的结构都得到稳固。在引子1小节结束后功能性表现得较为不稳定,这反而将音乐朝着一个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在4小节中所呈现的和弦和1小节中的Ⅳ级和弦一样都有着强调性。在5小节中出现的和声使先前IV级和声意义得到凸显。在第10小节弹奏结束之后的地方是整首曲子首次出现西方音乐文化的地方,这个位置的和声有着深远的听觉感受。

在进入呈示部弹奏时,需从d小调开始,在该过程中弹奏者的左手完成低音声部弹奏,到后续会突出Ⅳ级和弦,随后又回归至I级和弦,整个过程十分明确,能够将钢琴曲主题很好的传达给听众。弹奏到38小节时则要使用D大调以及Ⅰ级、Ⅴ级及Ⅱ级和弦。呈示部中所采用的和声比较规范,这也是该乐段的主要特征。

在弹奏展开部时会立刻进入Bb大调,使用Ⅰ级和弦加以弹奏,使整体律动感更加鲜明[5]。同时还会使用Ⅳ级和弦、Ⅴ级和弦等进行和声创作,使弹奏氛围变得欢乐、热情,将新疆人民采摘葡萄时的感受、心情充分体现,激发听众激情,在弹奏到该位置时也把曲子推向高潮。在弹奏到e部分时便会转变为D大调,这时的声部也发生变化,所产生的三个声部可以使曲子层次分明。全程主要弹奏Ⅱ级和弦,高音和低音旋律在扩大后又逐渐缩小,来回变换,将音乐中所蕴藏的热烈、欢乐情绪释放出来。在弹奏112小节时的和声和前段曲子一样,只使用托卡塔式表现手法对形式进行变换,反而使得曲子更加紧密,感情更为丰富。在弹奏至130小节时又转变为G大调,从单个Ⅱ级和弦转变为Ⅳ级和弦,从而将激昂热烈的音乐不断推进。

间奏中的和声基本上都处于游离状态,这种状态将新疆民族音乐特色充分体现。在间奏中弹奏的是D大调,使得结构与调性更加清晰明朗。

再现部中的和声结构和主部分a一致,也与钢琴音乐创作思维相协调。在187~195这几个小节中都是采用三声部形式,将主旋律变得更加浑厚,同时和低声部相融合营造切分节奏效果,促使该乐段与新疆音乐元素相符。在弹奏至200小节时会减少一个声部,以两声部加以创作,整首曲子的音乐感有所降低,也给曲子的结束做铺垫。和声从原本的较高逐渐转变为较低,慢慢恢复平静。进入202小节时,弹奏Ⅱ级与Ⅴ级和弦,使节奏感变得缓和。

三、钢琴曲《春舞》的美学艺术特征

(一)多元化

在《春舞》创作时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改革开放的到来使我国经济与文化得到快速转变。原本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变得多样化,文化活动随之丰富,人们的思想意识伴随新时代的到来得到创新,也是在该时期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仿佛雨后春笋一般快速涌出。不同音乐家的创作思维存在差异,这个阶段有些音乐家始终坚持创作中国调式的钢琴音乐,连同和声也采用中国调式。而有的音乐家则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前往国外学习或是借鉴西方优秀钢琴作品创作技巧、方法,打造更具现代化特征的钢琴曲作品。这也给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我国钢琴音乐创新、突破提供有力根基。孙以强先生正是众多音乐家中的一员,在创作《春舞》的过程中,以新疆人与物为主线融入中西方音乐元素,使钢琴音乐得到创新、丰富[6]。在1980年现世时,《春舞》也具有多元化美学特征,其中蕴含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特色,使中西方音乐元素得到交汇,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

(二)民族化

民族化美学特征使《春舞》发展至今依旧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弹奏,无论《春舞》的整体调式还是创作手法都具有民族化特征。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大多会使用许多变化音,如升F、降B、升G等,在使用这些变化音后会使整体构成增二度关系,这也恰好完善与丰富了钢琴曲旋律因素。《春舞》的调式音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我国七声音阶作品一般都是将五正音作为核心,变音旋律发挥辅助作用。然而在《春舞》的引子和再现部分都有涉及到Ⅳ音,但节奏感却不是十分强,这不仅没有削弱整体听觉感受,反而将该部分的旋律音予以减弱,使得各旋律音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和我国传统民族调式音乐相协调,使其具备浓厚的民族艺术色彩。

结 语

综上所述,钢琴曲《春舞》在1980年创作后便广受人们青睐,流传至今也广为弹奏,是我国新时代既能体现本土民族特色,又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在《春舞》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多元化和民族化方面。《春舞》的曲风、曲式结构、旋律以及节奏都流露出浓厚的新疆本土气息,同时,还将中国音乐语汇特色、新疆本土民族特色及和声语汇特色充分体现,使人们从音乐作品中认识新疆,感受新疆人民收获果实时的愉悦、兴奋。■

猜你喜欢

钢琴曲和弦曲子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有风吹过
夜的钢琴曲(六)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