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体育赛事+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探究
2021-08-15薛同照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薛同照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一、研究对象
本文重点把四川体育赛事+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赛事主要包括在四川地区开展的各类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或大众自发组织的体育赛事,探索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找到体育和旅游发展的契合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利用闲暇时间到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和乐山市图书馆查阅体育赛事和旅游融合方面的理论书籍、电子资料、中外文献资料等,并整理归类所收集的资料,以此为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二)专家访谈法
利用节假日走访或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专家学者请教,并听取他们对四川体育赛事+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建议、意见,为此研究提供指导意见。
(三)问卷调查法
首先,根据此次研究内容的需求,严格按照体育科研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对问卷进行严密科学的设计;其次,是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三分之二是现场发放与回收,三分之一是通过邮寄形式发放与回收,并归类分析所回收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0%。最后,检验问卷效度与信度,经调查结果显示,所回收问卷科学性、有效性及可行性较高,可实现所调查问题的全面、准确、集中反映。
三、结果与分析
(一)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在12月22日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即为体育,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旅游。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二者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为体育旅游,主要即指将体育运动作为中心,将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现场观赛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将满足人们旅游休闲及健康娱乐作为主要目的,向人们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设施建设、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诸多内容。同时还应通过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等多种方式,促进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二者的有机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空间,还可丰富经济发展新功能,推动体育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四川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四川要抓住机遇,着力打造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抢占发展高地。
(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神奇九寨沟、国之瑰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已经成为四川省三大国际旅游品牌;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青城山、黄龙等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著称;杜甫草堂及剑门蜀道也是游客打卡胜地;自贡恐龙化石、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游客络绎不绝;民俗旅游包括成都青羊宫花会、凉山彝族火把节、川西北藏族转山会等。
(三)大型体育赛事资源
四川体育赛事资源众多,根据成都创建国际赛事名城行动计划统计,2018年—2020年(3年):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达到67个,其中,2018年举办21场国际体育赛事,2019年举办22场国际体育赛事,至2020年举办24场国际体育赛事,其中50%以上的体育赛事均为洲际锦标赛级别以上的赛事,还有40%为具备成都文化特色、自主品牌的体育赛事,并将山地户外运动、乒乓球、篮球、网球、足球等运动作为打造重点。启动建设“天府奥体城”及山地自行车赛道,成都国际足球中心、冰篮球馆、网球中心。国际赛事名城建设初具规模。2021年—2025年(5年):平均每年举办国际体育赛事29个,力争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6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45%。重点打造足球、篮球、冰球、游泳、自行车、马拉松项目。实施“天府奥体城”主体育场、主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室内自行车馆、射击馆等场馆建设。基本建成国际赛事名城。2026年—2035年(10年):每年平均举办38场国际体育赛事,且70%以上为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至少有50%为具备成都文化特色自主品牌的赛事,完成天府奥体城核心场馆区的建设并投入实际应用,力争全运会、东亚青运会、亚运会、青奥会等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资格,实现影响力较强的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的打造。
四、“体育赛事+旅游”融合模式所达到的效应
(一)良好的经济效应
四川知名景区举办的体育赛事,某种程度上可吸引更多旅游客源,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游客在参与体育赛事(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同时可以一览优美的风景,一举两得,游客包括本地的、外地的甚至是海外的,这样一来,门票收入、外汇收入、服务广告收入和企业收入等可以随之增加。
(二)体旅互动效应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不断提高,单纯以优美自然风景资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把体育赛事举办点选择在旅游区举办,实现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特色鲜明的体旅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三)媒体效应
时代变迁,科技飞速发展,不论是体育赛事的推广还是旅游项目的拓展,都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通过媒体传播,既宣传了体育赛事,也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名度,体育赛事需要媒体的宣传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在知名景区举办的体育赛事利用媒体传播之后,会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加和观摩,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部分赛事能够促进整个景区营销活动的开展。
五、四川“体育赛事+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气候与地理资源优势
四川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美景佳天下,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稻城亚丁、青城山、泸沽湖、若尔盖草原等闻名天下,可根据景区的状况来开展适宜其发展的体育旅游项目,以峨眉山为例:依托峨眉山可开展山地自行车等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为全世界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体验胜地;2019年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来自中国、蒙古国、委内瑞拉、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加纳、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名选手从泸沽湖四川片区情人滩出发,途经泸源涯、里格半岛、草海、走婚桥景点及沿线摩梭自然古村落,绕湖一周,赛事期间还举行了“筑梦山海间 情定泸沽湖”2019摩梭民俗文化体验活动,面向全球公开招募66对情侣(夫妻)和12个亲子家庭,他们来到美丽的泸沽湖畔,感受了神秘独特的摩梭民俗文化,如摩梭成人礼、达巴祈福、跳甲搓舞、系花腰带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四川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获得“最美赛道”的赞誉。今天的环湖赛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展示泸沽湖自然风光和摩梭母系传承,弘扬拼搏进取、克难奋进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打造“体育赛事+旅游”一体化模式
体育赛事对游客的吸引度是有限的,在赛事期间还要大力推广区域范围内其他旅游景点,扩大宣传,延长游客在该地区的停留时间,使游客在参与体育赛事之余,欣赏美丽风光。
(三)打造城市赛事
“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望健康,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开展健身运动、体育赛事等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如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就备受关注,四川可以在旅游城市多打造诸如此类的体育赛事,使体育和旅游相得益彰,融合发展。
(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挖掘
四川少数民族众多,充分挖掘和推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资源,将其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为产业化项目,培育成助推旅游增长的新亮点,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民族地区提供产业支撑。例如彝族的摔跤、磨秋、蹲斗、舞铃铛、跳火绳、玩场、顶扁担、顶肩等;羌族的骑射、武术、摔跤角力、扭棍子、羌族摔跤、溜索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旅游的融合挖掘是新的亮点。
(五)在景区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
景区可以结合当地的体育特色与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设计具备民族特色及地域风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还可将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与著名景点融合,将民族特色体育文化向游客展现,同时还可邀请游客参与至民族体育运动中,以此除可帮助游客对于景色之美形成深刻感受外,还可以体验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