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意义

2021-08-14陈伟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

陈伟宇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工理论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分工的解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56

1 分工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思想,从现实的生产物质活动本身来考察分工,揭示出分工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活动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刻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人”,即人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就必须通过劳动这一中介来改造自然,来获取为了满足自己生存而需要的一定的生活资料。然而,单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需要将这些分散的单个的生产力集中起来,于是便通过分工这种形式将单个的分散的生产力集中起来。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生产力由于需要不断扩展而产生了分工。

2 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

2.1 分工与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将分工与生产力结合起来考察,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由于其自身对扩展的需求而导致了分工的产生,生产力的扩展是分工形成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从生产力和分工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看的话,便可以得出生产力由于自身需要扩展而导致了分工的产生,而分工的产生和扩展又促进生产力的扩展的结论,同时,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也反映了分工的发展程度,我们可以从横向的分工和纵向的分工中来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横向分工就其范围而言,会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扩展到其他领域中去。另一方面,纵向分工就其精细化而言,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的分化,也就是原本由一个人就可完成的生产工作,会被分化出很多道工序,由不同的人或部门相互协作完成这同一个生产工作。

2.2 分工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通过研究分工,分析出分工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通过研究分工,来考察分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分工的发展导致所有制不同形式的演变,而所有制又决定了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地位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分工不同形式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所有制的不同形式。也可以这样说,分工就是所有制的一个缩影或分工的形式就是所有制本身。

(1)部落所有制。这个时期,耕作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方式,这和当时生产力落后、分工不发达的条件有关。这时的分工,也仅仅是由最初的家庭的分工扩展到部落的分工。

(2)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这段时期中,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动产和不动产私有制在隶属于公社所有制中得到了发展,这个时期私有制得到了发展。伴随着利益的斗争,国家之间出现了冲突、城乡出现了对立、平民和奴隶的阶级矛盾也逐步地显示出来了。

(3)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个时期的分工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中,因为农奴劳动是被局限于小块土地上的劳动,并没有引起进一步实质性上的分工,手工业的生产也只是在于一个人学会所有的技能,从而完成手工业的生产。

(4)资本主义所有制。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尤其体现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于工、商业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群体促使了这样的分离,使分工得到更深一层的扩展。资本主义所有制经历了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大工业的依次更替。在大工业阶段,由于大量的机器被应用于生产,这就造成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种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大部分的生产力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并且伴随着生产的不断社会化,这种资本主义私有制便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

(5)共产主义时期。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时期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再是工人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采取的手段,这时分工的也仅仅是出于人的喜好、出于人的自愿而存在。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分工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分工由于其自身就天然地包含了劳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地位、分配关系这些因素,就其分工的形式而言就是所有制本身,因而也就是生产关系本身。所以分工形式的发展、变化就是所有制的发展、变化。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是交互协作的劳动,这种劳动形式下的分工所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归集体共同占有。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阶级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这种分工就变成了一种带有对立性质的分工。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公有制将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一种新的、出于自愿的分工将取代那种带有对立性质的分工,人们凭借着自己的爱好、兴趣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人将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 分工的發展引起的后果

3.1 分工导致了资本和劳动的分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分配,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所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原始社会的家庭中就已经出现了所有制的雏形了,这是一种潜在的奴隶制,然后在奴隶社会中,动产和不动产私有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分工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被土地所有制控制的农奴劳动和被资本控制的帮工劳动,直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凭借着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产品。所以,这样看来,对分工形式的考察就已经说明了私有制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了。

猜你喜欢

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生产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