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建议研究

2021-08-14李丽张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5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李丽 张宏

[摘           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支柱,“十四五”规划的落实离不开人才支撑,每一个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性需求都非常紧迫,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改革创新。高职院校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这是职业院校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必须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塑造,培养具有高尚職业素养的“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才。因此,基于“工匠精神”内涵,对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提出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相应的施教之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培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68-02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应有之义

优秀的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十分注重细枝末节的处理,对产品有极高的要求,力求完美,追求极致。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优秀工匠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认真负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价值追求。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充实,将这种精神贯穿到实践教育中。个人认为,其中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敬业。对工作能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自己的工作必然全力以赴,工作之余也当尽量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其二,精益求精。哪怕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依然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我能力。其三,专注。工作,其实就是一种服务,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旦开始工作,便心无杂念,不贪、不欺骗,关注细节,做好每一个环节。其四,创新。工作中能够不拘泥于常规,追求完美,大胆创新。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和践行工匠精神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中国制造而言,工匠精神是精髓,也是灵魂。由于缺乏“工匠精神”,导致我们的发展出了很多问题。从个人层面看,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职业院校的正确认知,进入职业学校后,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想法颓废生活,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待加强;从宏观层面看,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领域中,企业和工人重量不重质,在细节方面不够重视,大而化之,产品质量不佳,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大而不强、品质不高、创新不够,其一就在于“匠人”们的素养不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并不是避难所,工作不仅仅是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无论是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的大环境来讲,还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每一个个人的发展来讲,都非常需要工匠精神,时代在呼唤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

实现2025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工匠精神”。实现这些,更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的技术工人,这就对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建议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性需求,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一)德技并修,融入工匠课程

在“职教20条”中特别强调,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这指明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要培养“德技”兼备的学生,改革就业目标导向、技能目标导向、知识目标导向的弊端。

就业目标导向、技能目标导向和知识目标导向的学校往往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忽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就业目标导向的学校过分强调实用性,人性的养成沦为人力的训练,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就从“育人”退化为“制器”;技能目标导向的学校过分强调技能的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沦为共性的打磨,被“科学”地打造为量化、格式化的一代;知识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始终不能打破“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桎梏,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教育要汲取经验,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进行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通过德育教化学生,将“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工匠情怀。例如,在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通用素养、行业法律法规等课程,定期要求学生进行思想汇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技能,报效祖国。

(二)践行“1+X”,夯实匠人技能

在“职教20条”中,鼓励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这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无论从前哪一行工作,都需要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干好业务、服务好人民。践行“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措施,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唯有夯实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改革人才考核评价模式,将学校学历教育考核评价与“X”证书的考核评价结合起来,按照证书的考核标准统筹安排任务,逐步实现同步考核评价。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成果管理办法,学历的教育成果与“X”证书的成果要相互认可,學生在校期间关于本专业应考取、可考取的证书有哪些,进行证书考核方面的教学指导,放宽考取证书的门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不把毕业、是否党员作为考试的限制性条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考评内容应当与计算机二级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程序的编写、文档的编辑、图片的合成处理等相关方面进行考评。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机证书的通过率。

(三)双管齐下,打造工匠教学

在“职教师资12条”中提出要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我看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活动,没有教师不成教,没有学生不成学,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要求教师也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工匠型”教师。另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把学生为主体贯彻到教育教学中,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困扰,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层面,要积极地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打磨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对教师要开展党课学习、思想教育,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够互相指正教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感,出现不良的师德作风。高职院校对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机制,将教师的道德情操纳入考核机制,教师是否存在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对待学生是否认真负责,这些都应当成为考核评价教师教学的因素;教师层面,为人师表,要注意到自己日常中的一言一行,文明用语,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好老师,不能歧视学生,更不能对学生施加暴力,要留心观察,看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成长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素质人才。

(四)校企合作,锻造工匠能力

“教职20条”鼓励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生产劳动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不能是两个独立运行的个体,必须将两者融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办学形式方面,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学校教学模式必须融合起来。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的文化和学生的素质培养必须融合起来。第三,在改革创新方面,企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必须融合起来。在落实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中,高职院校要以市场的现实性需要为导向,体现出就业导向,结合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例如,企业的结合,通过市场调研,现代企业急需的物流、汽修、计算机、高铁建设等方面的人才,学校在这些专业上可以体现一定的倾向性,在资金和资源的匹配上优先考虑。战略方针的结合,国家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批的人才,高职院校是否考虑将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纳入课程设置,在设计方面可以融入乡村文明规划,在农学方面可以融入产业种植技术,在物流方面可以融入产品销售模式。

总之,在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人的价值逐渐凸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生力量,“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要整治行业的不良社会风气,改变行业的精神面貌,重塑制造者的性格和精神。在这个“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应当把握时机,变法图新,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伟大宏愿,这有赖于工匠们能够掌握精湛的技艺,精心打磨,引领创新,社会祈盼高职院校能够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在不断进步中审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标国家下达的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多方施策,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保障制造业领域的产品质量,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李华宾,张丽芳.通用职业素养指导与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胡林.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20.

[3]唐妍霞,李艳,吕全影.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9-03-20(4).

[5]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研究,2014(10):91-93.

[6]田秀政.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