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争先,提升高校基层学生党建育人成效
2021-08-14刘华
刘华
[关 键 词] 对标争先;党建育人;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56-02
学生党建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探索和加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所裨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标争先,提升学生党建育人成效,从具体问题出发,积极反思,积极探索育人新举措,才能使大学生党员的初心变得更加坚定,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会得以同步实现,党的工作才会具有凝聚筑梦前行的新生力量。
一、当前学校党建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间衔接不足
首先是基层党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不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脱节现象,在方案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置上两者配合不够紧密,或者方案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很难达到一致性和同步性,从而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其次是基层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够。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以党支部教育阵地为主,发挥的教育功能不够,“红色网站”“党建微博”“微信公众号”“红星云”等平台维护更新不够及时。同时,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有时会显得单调,有的课程教学出现片面机械式讲课,有的授课内容政治性、时代性欠缺,有的课程深入学生群体、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不够,与学生的对话能力不强,使主题教育学习育人实效性弱。
(二)基层党建在支部标准化建设中对标争先方面存在不足
在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在队伍建设上存在学生党员在年级上的不均衡,低年级缺乏正式党员、缺少骨干力量,使一些服务项目开展难度大。在宣传方面党建工作的动态展示上存在瓶颈。日常党建工作上缺乏特色和创新项目等,离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特色党支部建设还有一定差距。
二、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反思
(一)提高政治站位
把培养、教育、发展、塑造人才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校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科学设置基层组织的班子,积极探讨党团组织一体化建设,严格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创新党建工作思维
要实现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坚定大学生的信念和信心,切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不同方向、途径,多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途径和融合点。充分普查研究,结合实践表现和育人成效,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工作的机制和服务平台,成为有战斗堡垒作用和有生命、有朝气的支部,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结合意识
利用好学生党建这一平台需要上下级各个部门重视并主动参与其中,学生党建工作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相互联系,多沟通了解,为搭建、创新学生党建平台建设提供资源和理论支持。以此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创新成果,拓展党建活动形式和载体,丰富特色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出党建工作的品牌。
三、提升学生党建育人的工作举措
(一)加强思想引领,强化队伍建设
1.构建理论教育体系,提高新时代育人成效
发挥“全员育人”功能,以“文”化人。在党建育人过程中本着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强对广大青年党员的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培养,深刻认识三大规律,增强“四个自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显性教育:邀请校领导、思政专业名师上红色课堂、讲党课,弘扬主旋律。同时发挥党组织的隐性教育功能。定期邀请校优秀党员模范、杰出校友等来做报告,并举行先进事迹分享,如与优秀辅导员年度人物“马大姐”、校“两弹一星”宣讲团嘉宾老师等面对面,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朋辈示范引领等途径引领学生明党史、树理想、强信念。
2.建立协同融合机制,激发育人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土木专业导师、课程思政教育和第二课堂相互衔接,遵循“以人为本、人人成才”原则,寓理融教,把爱岗敬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大国情怀、国际视野等各个育人环节融入进去,增强广大学生的组织、服务能力,打造协同育人和“规划—学习—实践”“三位一体”促学生成长发展的模式。
3.创新党员发展培养新模式,扎牢組织育人根基
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实特点,及时调整培养方法,创新支部设置方式。如为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和活动过程中可采用启发、互动、讨论、协商、意见征集等环节,在思想碰撞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其认知,提高工作实效性;积极拓宽党建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在学生园区特设党支部,重点发挥引领政治思想、服务学习生活、助力园区综合治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等,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支部共建行动,学生支部与机关党委支部一起开展学习、实践交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才能,锻炼了思想和组织能力,也有助于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
(二)搭建党建引领服务平台
1.打造“三位一体”党员引领成长平台
(1)打基础——抓人生规划助成长
由党员优先担任朋辈辅导员,实行助力青春,与成长对话主题沙龙活动,做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开展“心手相牵,薪火相传”活动,分享交流经验,引导新生对专业有初步认知,帮助新生确立大学各阶段的奋斗目标,为自己的规划和理想积极奋斗;邀请各专业著名专家、教授和优秀校友开展报告会,宣传励志成才经历,同时举办学术讲座,增强专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架结构——抓学习能力促成长
针对三类群体因材施教,助力学业。①党员带头提高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加针对各个年级专业开展的學科知识竞赛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②激发优秀学生党员的学术创造力,成立学术导师团,依托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结构模型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专业优势,组织、选拔、培训学生,调动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推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朋辈辅学共成长,实行党员“一对一帮扶”,在班级带动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3)精装修——抓实践能力塑成长
在社会实践能力塑造方面,广大优秀青年参与班级管理,担任班助,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和交流会,让他们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加快成长。鼓励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社区,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带头,发挥专业优势,了解民情,宣传正能量,为扶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在专业实践能力塑造方面,依托校友单位、实习基地开展助学、助研、助长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贡献力量等。
2.搭建学生党建工作综合服务平台
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宿舍阵地中,突出公寓育人功能,成立“星火之家”党团活动室,打造符合学院特色的“品牌文化”,定期更新文化墙,宣传内容包括:党建、社团、思想教育、科技展示、安全与法等内容,并以此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活动,多样化地引领和服务广大学生,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开展如“一帮一”学习引领、宿舍文明示范岗、宿舍安全巡查小分队、网络舆情监督、心理帮扶等服务,构建党建育人的枢纽平台。
3.建立“亮身份”支部领航计划平台
为扩大支部整体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营造师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推行学生党支部领航工程即“我家党员亮先锋,结对帮扶助成长”活动,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常规活动并不断争取创新:一是学业“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学活动中有方案、有档案、有记录、真正落实到位;二是模范传递正能量即承土木之风,筑未来之梦,开展新老生之间的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互动;三是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举行学风建设系列讲座;四是支部助力、朋辈互助维稳工作,动态摸排学生的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干预。
综上,新时代,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践行有力量、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就要把资源、服务、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三全育人”新格局,才能最终提升党建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