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师在高考备考中的作用

2021-08-14杨长斌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考纲考试题命题

杨长斌

历史好教,但难教好;历史好学,但难学好。这应该是现在高中教师和学生的深切体会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考试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层次。面对新的形势,怎样做好高考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工作,这是摆在一线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艰难任务和严肃话题。现在,我就历史教师在高考复习备考中的作用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历史教师是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引领者,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和趋势,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试题,做到按考纲规定的知识点去落实基础知识,按考纲规定的能力点去训练培养学生的方法与技能,按高考试题的模式去组织练习,对考试说明上的试题示例和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集体研究,努力去总结命题规律,研究命题方向与趋势,以确保复习备考的质量与效果。研究近五年的高考命题趋向,历史学科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发展方向:1、历史阶段特征比历史阶段分期更重要。2、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探索文明间的差异重要。3、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学会思考世界”重要。4、历史解释能力和评价能力比历史记忆能力重要。5、历史归纳和历史演绎同样重要。

面对高考试题命题的新动向,作为高三一线教师要想在备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自己。

一、关注史学发展新方向,站在学科发展高度把握历史教学

教师是复习备考的引领者。教师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高考复习备考首先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广阅资料,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适时适度地阅读一些名家大师的史学著作和高考命题教授的研究成果,力所能及地接受一些前卫的思想或观点,预测高考趋向。通过课堂主阵地,让学生感到历史教师不仅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内涵丰富,而且对指导高考很有感悟,且有一定见解力和预见力,让学生由衷感到敬佩。

二、做好高三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三历史教学与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有不同的要求,有些教师在进入高三后不能很好的转变自身的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引导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导致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三学生以及学科复习的要求。我们有很多老师也都注意到了进入高三后教师角色的变化,在《浅谈高三复习阶段历史教师的角色地位》中提到要懂得推陈出新,抓关键、诱导引领等方面对高三历史老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思路。作为一线高三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学情,从高考出发、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从自身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知识储备、方法技能等方面全面完善发展自己。

三、重视考试大纲及历年高考真题,针对学情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通过研究考试大纲说明及高考真题,结合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就历史复习备考的宏观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共识:①重视历史名词的概念与内涵外延;②强调历史结论和历史阶段特征的识记;③重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的教学;④重视创设新情景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⑤注意恰当处理选修内容,不把选修当必修,面面俱到,做到突出选修课的选修特点(做法:选取两类找典型,由典型做推广)。

就教材而言,教师应做到每次翻看,内容均有新发现和新结论;就教辅材料而言,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再进行组合取舍,用于课堂教学中,变成自己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感到课堂有内容,复习有新意,过程有新知。课堂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主阵地,我们一线教师要努力做到优化课堂知识结构,尽力做到精讲出彩。复习课不等同于讲新课,老师如果再照本宣科,按講新课模式重复教授,学生乏味。老师课堂讲不出新意,学生复习难有新知。老师要对复习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合理取舍,做到精讲拓展,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如:我们在讲到必修二第一单元第四节“古代经济政策”时,我们先根据考纲和课标要求列出本节的基本问题(三个):①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②古代对内经济政策(名称、时间、原因、内容、评价、启示);③古代对外经济政策(名称、时间、原因、内容、影响、认识)。以上问题由学生自我解决或生生讨论解决,教师再对疑义问题重点讲解。此后,列出本节的拓展问题:一、名词概念:①井田制与均田制②公田与私田、国有与私有③土地兼并、鱼鳞图册④佃农与自耕农、租佃制⑤闭关锁国与公行制度。二、比较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两种政策的异同、西方重商主义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之异同。

复习过程决定复习效果,没有过程就难保证结果。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复习过程的监管,相信复习过程做实,效果自然生成。历史好学,但难学好。很多学生为学好历史而苦恼或困惑。教师就要结合实际给学生以指导。我们要学生做好五个基本环节,即:“读、做、对、思、问”,天天坚持,循环不断。

关于“读”:①读的内容:教材、笔记拓展的内容、经典题型答案或方法技能要点。②读的时间或时机:有课堂即时读,对教材重点问题的答案或内容,老师给出1-2分钟时间即时读;另集中时间为早读前或晚读课上集中读背。③读的方式,读背方式为集体站立读背和部分站立读背相结合,读出精神气势和效果。

关于“做”:①做老师指定的练习和推荐的练习及近三年高考真题与模拟题②作业课时间重点解决。人人轮流分课节命题,基本做到节节有作业,章章有综合练。

关于“对”:即对答案。指定作业或练习完成后即发答案及评分说明,要求学生平时做后即对答案。先做后对,对做错的问题进行标注,对尚有疑义的问题标注汇总,供老师评讲时参考。

关于“思”:学生要对练习情况进行小结反思,总结本次练习中的经验与教训,重点是反思问题,要从做题思路技巧与知识储备两方面去反思,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关于“问”:学生对练习或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思考后仍不懂的要提交给老师,老师给以点拨。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复习备考效果提升的过程。发现的新问题、解决的新问题越多,学生获得的新知识就越多,复习备考的效果就越明显。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在备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要求一线教师在各个方面发展完善自己,关注学生、关注高考、关注社会的发展。这样才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备考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学生在高三一年的学习不但可以轻松应考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考纲考试题命题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