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1-08-14张娟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创造性解决问题思维

张娟娟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事实上,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民主,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敢于质疑,主动探索,从而使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创新意识的儿童,大多感情强烈,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独立思考,勤学好问,不依赖、不盲从,不怕困难。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讲坛,给孩子一方舞台,孩子会还我们一个精彩!学会信任和认可孩子,家长适当放低姿态,耐心聆听。相信,经过长期坚持和锻炼,孩子的习惯养成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语言表达丰富了,学习能力持续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不能过分严肃,过多地批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思想紧张、心理压抑、思路不畅,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会引起学生畏惧数学,厌倦学习。

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学贵有疑,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和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于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动辄训斥,以免挫伤其积极性,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除良好的师生关系外,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也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有创造力的人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出众的人,他们往往有一定独立的态度和自己的兴趣,在于他们对待世界万物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个性的特征。所以数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平时关心、信任和爱护学生外,教师还要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包括学习目的性在内的精神追求,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艺术,去揭示知识本身的无穷奥秘和展示知识内部那种紧密而和谐美妙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自覺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措施

《国家课程标准》目标中在解决问题方面指出:“(学生应)初步学会从结果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所以,通过解决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方法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像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同义句转换等等。

四、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补充

庚子鼠年,疫情肆虐,居家隔离,线上直播和学习,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新的挑战。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完成线上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并结合国内外疫情情况和防疫措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线上直播课程与新闻视频和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创新学会微课制作、新闻播报、说书展评、视频录制等活动,引导学生线上线下“让学生讲得更精彩”继续发挥学生的个性;线上学习时段统计,作业及时督促,电话沟通、视频班会,与国家同屏共振,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解决问题思维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