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离城市去生活

2021-08-14徐絮

小资CHIC!ELEGANCE 2021年30期
关键词:终南山大理旅行

徐絮

当离开城市去向别处生活,我们会将平凡自在的日子搬到何处安置?山村、小镇或者自己从小生长的城市。二冬选择了在终南山上借山而居,寂地在苍山洱海间定居了十年,在讲述着自己的迁徙故事时,当下生活中柔软的点滴与对遥远城市的思索也渐渐浮现出来。

二冬:借山而居

在刚来终南山的时候,我其实是没有“终南山”的概念的,不像有些人来这里是带着想象和有光环的东西;也没有“隐居”或者“住山”的概念,我从小生长在河南驻马店那种—马平川,开车两个小时一个小土包都看不见的地方,直到18岁上大学的时候才第—次看到山。

终南山对我来说更像一个乡村,它是既在城里面,又在城外面的,我最初就是带着这种日常生活的状态住进这个小院的,一开始来到山林里面,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我是有点慌的,有很多未知的东西,至少要花一个礼拜的时间去熟悉,然后才会像脑海里慢慢展开了一幅地图一样,心境慢慢变得明朗,开始对周遭的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

如今住了七八年之后,感觉越来越舒适了,很安逸,人也会变得稍微钝一点,比如窗外风景挺美的,但只有某天光线特别漂亮,树叶跟着风在动的瞬间你才会注意到它,大多数时候都熟视无睹了。有时候我也会进西安城里去吃好吃的,找朋友聊天,看看电影,从我锁门到我坐在电影院里,也就50分钟的时间。

大学毕业以后那两年,我在河南带高考美术班,学生一届一届地换,人如同一个参照物,就像看过一朵花开然后看着这朵花又开了一遍,那种无尽的、往复的重复感,让我非常抗拒。我在西安上的大学,人对自己上大学的城市都有一种情结,就像回到家了一样,离开这个城市会想念。而且陕西和河南文脉相通,我没事儿也会想回西安,但再回来感觉就是一个路人,跟这个城市好像没有任何的关联了,所以想租一个房子偶尔回来的时候在西安还有一个落脚之处。刚好山上有很多空房子,200块钱租一年,我当时就想着4000块钱可以租20年的話,我只需要给4000块钱,在西安就有了一个家。

最近几年,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们开始多了些我们所说的“迁徙”活动:一种是源于对生长环境的需求,会去找自己生长的地方,所以人们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自己的城市里。另一种是源于对人性的诉求,会返璞归真,去田园或者山林里生活。

城市化有时候是非常冰冷的,反人性的,在城市里生活会有种近似宗教感的气场,一种弥散感,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自带共同的欲望、共同的节奏、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你去一个—万个人的场合,每个人都很愤怒,你也就会莫名其妙地很愤怒,那种力量太强大了,可以把每个个体都裹挟在里面跳不出来。但同时,人的内心又都是有独立性的,会有寻求独立空间的本能。MINI TALK

Q:最初搬到山上的时候有什么不适应之处?

A:人会去解决自己日常的所有事务是天然的,一边做一边改就会慢慢变得熟练。

Q:和山上的居民怎么来往相处?

A:跟他们其实是若即若离的,见面打个招呼就行了。

Q:“旅行”和“迁徙”对于你来说有些什么不同?

A:心态不一样吧。比如我去敦煌旅行就觉得特别好,但是我曾经想象过让我住在那儿,那里水很差,很干燥,是一个过路城市,那样会非常糟糕。我去过很多地方,但还是比较顽固,特别知道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

城市化有时候是非常冰冷的,反人性的,在城市里生活会有种近似宗教感的气场,一种弥散感,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自带共同的欲望、共同的节奏、共同的价值观。

对我来说,生活中至少有三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独立性,它要和人群、城市有距离,有能力从那种弥散感中抽离出来,旁观它;另一个就是自然环境的通透感,视线里有蓝天星空,一眼能看到绵延的山,没有遮挡;再一个就是有无限的空闲时间,可以让你任意支配你所有的时间去完成一些临时起意的事情。

其实住在山上,每天早上醒来,只要是天晴的时候就都挺舒服的。夏天的晚上月亮特别亮,像白天一样,伸手能看见掌纹,月亮是冷光,让人觉得凉凉的,又有风,又有虫叫,就会让人很放空,很惬意。我记得上一次在杭州做活动的时候,有读者问过这样的问题一一“还会想回到城市里生活吗”,我当时就说,这个顾虑就像是问一个住海景别墅的人什么时候还会回到城中村里面住一样,一个人要是过惯好日子是没有办法再过苦日子的,它是有落差的。

寂地:以画为家

我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大理定居的。

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关系,我经常转学,很习惯迁徙。我在成都住过七年,北京住了五年,因为作品的出版的原因零零碎碎也在欧洲呆了一年。四川的小县城,成都的闹市区,北京的地下室,巴黎的文艺区,都有我生活过的回忆。

我很习惯在路上的生活。拎着行李就去什么地方小住一段时间对我来说特别正常。第—次来大理小住的时候是2010年,那年的夏天特别热,听朋友说大理很凉爽,我就在豆瓣小组里短租了一个大理的小院儿,拎着行李来了。想的只不过是来过个夏天。那时候很少有直飞大理的航班,高速公路还在修,断断续续走了七八个小时。在大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性质在哪儿其实都一样。那不如找个让自己生活得舒适一点,气候宜人一点,压力小一点的地方吧。

定居在大理真的是非常偶然,毫无计划的。大概是那段时间刚好结束了流浪,遇见了喜欢的人,就一起找个喜欢的地方住下来吧。当时大理物价还很低,在北京只能租一间破旧小公寓的钱,可以在这里住一个两层楼,四个卧室的大院子。蔬菜水果都特别好吃又便宜。二零—几年的古城非常好玩,许多有趣的文艺人士混杂在本地人中,过着边缘人的生活。交到的朋友遇见的人,都很自我。但那只是个短暂的黄金时期,我很幸运遇见了。

老实说,二十几岁的时候,我深爱着北京。我通宵达旦地在自己破旧的小公寓里画画,一抬头就是立交桥上和我一样通宵不眠的车流。凌晨出门买早餐,走在地铁旁人潮拥挤的人群里,会觉得心潮澎湃。啊,这里是北京,我生活的北京。我很幸运,二零零几年的北京,还不像现在这么高效,强压,它有一种松散的凝聚力,让许多有趣的人都在那个漩涡里相遇。

我在大理生活的这十年里,许多人来来去去,最后许多人又回到了城市。在大城市生活,或者能留在这里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是生活不同的样子。我常常也会回成都,我也管它叫“回家”。只要有需要,我都会愉快地到城市里去生活—段时间。享受城市里的便利。感受那里的人群聚集,大概三五天后新鲜感就会消失,开始觉得厌烦。但也不会觉得只有在大理,我才能生活。

我的生活是我的画,我的创作,无论我旅行到哪里,摊开我的创作工具,沉浸下来,我都有回家的感觉。不过因为住在大理,我反而更理解大城市,理解那里的压力和不容易。所以新的—本作品反而是以自己离开的城市为主题的。大理给了我一个包容自己的空间,和心平气和去观察一切的时间,令我成长了一些,敏锐了—点。

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渐渐也认为自己是“当地居民”了,我喜欢去赶集,买菜,菜市场永远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其实住在大理—点也没有隐居在山里远离人群的感觉,在这里更容易与人交流,朋友见面不需要繁琐的交通堵车,走五分钟就能到朋友家坐坐,聊会天,喝杯咖啡。你知道自己周围住的什么人,大家见面都很友好。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上个月大理地震的时候,我们出门在外,只有婆婆在家,左邻右舍都在关心她。反而是我在北京住了五年,没认识一个邻居,也没有任何人愿意跟你闲聊。如果有一天我想隐居,我一定是去大城市里。@MINI TALK

Q:刚刚搬到大理时,在逐渐剥离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有什么是你不太适应的吗?

A:我刚开始会想念城市里24小时的便利店。如今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世界上非要有那么多24小时便利店?很多东西,也可以等到明天再买……

Q:在新疆旅行有什么特别的见闻吗?

A:我去了新疆最大的城市里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也去了山区里最偏僻的地方。我喜欢去各种不同的地方。乌鲁木齐的市中心有人为堵车烦躁的时候,阿勒泰的夏牧场上,羊群正在悠闲地吃草。星空正在慢慢升起。

Q:“旅行”和“迁徙”对于你来说有些什么不同?

A:对我来说,生活是一场旅行。每个地方不过都是一个暂住之处,只是有些地方一辈子只住一个晚上,有些地方稍微长一点,也不过几十年而已,但都是暂时的居所。

猜你喜欢

终南山大理旅行
终南山别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小黑的旅行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