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

2021-08-14徐扬蕾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德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音乐艺术教育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较快发展,这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审美、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其功能却远不止于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思考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来立德树人,渗透德育部分,从而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艺术教育中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要求我们以德育为前提,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激励人、感化人;树人,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塑造人、发展人、改变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此可以看出,立德树人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将德育任务渗透到教学中的一点一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接受德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二)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音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范畴,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一种美感教育,而通过进行音乐艺术教育又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这种人格教育又是同德育相挂钩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开展和发展,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通过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学生们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相较过去学生更独立、更个性化的思想,这种现象是有利有弊的,我们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在不同音乐作品中汲取优秀的道德品质,逐渐渗透,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久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的可行性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T作的意见》,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中宣布,要逐步启动美育中考,并力争在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这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在音乐教育逐步迈进大众视野中时,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在学习中开始初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这意味着学生是有足够的基础和能力去接受音乐中有关立德树人的教育的。与此同时,国家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更加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音乐教师们不仅要有能力去传授弹唱、乐理等音乐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有能力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课程中,促进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育中关于渗透立德树人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中没有重视传授德育理念

虽然当今时代我国教育十分倡导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落到实处时,很多教师却忽略了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部分,他们过度关注有关音乐本身的基础知识,导致德育理念并没有被落实,同时学校管理层面也对德育理念存在一定弱化,没有积极地去引导教师,导致课堂上缺少有关传授德育理念的内容。

(二)没有将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

在音乐课程上,教师时常过度重视关于曲目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忽略了立德树人的功能,而实际上,音乐作品和立德树人是可以紧密结合起来的,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表面的内容,更应该深层次发觉音乐的本质。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来说,这是一首经典的赞颂红色政权的二胡曲目,全曲生动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歌颂了红军不怕苦不怕难、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伟大精神。我們在对此进行教学时,可以自然地从歌曲背景出发,并提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曲家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乐曲感受到红军的苦与累,并被他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所打动,升从而反省自我,升华自我。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可以很美妙地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是两个被割裂的个体。同时,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应该有目的性地、针对性地构思好本节课要传授的内容,不该是临场发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样的授课是极不规范的,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规划好,有助于合理分配音乐教学和立德树人的内容与时长,不至于忽略立德树人或将二者割裂开来。

(三)传授德育的方法单一

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很多时候都是用阐述的方式来对学生灌输知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没有亲身加入其中,没有获得切身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大打折扣的,既没有让学生充分吸收音乐知识,也没有很好的进行德育传授。

(四)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德育部分没有相关考核

课程教学并不是音乐教育的最后一步,为了教学的完善我们还应该设置相关方面的考核,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考核阶段,才会让学生下意识对德育部分引起忽视。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中,设置相关考核无疑会让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都更重视有关德育的深入探究。

三、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

要想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优秀的表达能力与白省能力,也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通过自身的高尚品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的高尚品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教师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自身的高尚品质打动学生,这是胜过千言万语的。

(二)将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融合

笔者在前文提到,当今的音乐教育并没有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就来思考这节课中音乐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将作品本身与德育方面整合起来,深入分析其中的德育知识,并在授课的时候能用适当的方法将德育呈现出来渗透给学生。音乐教育是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民族心、民族魂,构成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应该深入理解作品,挖掘出各类作品中不同的品质与精神,在音乐教育中有层次地、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

(三)丰富音乐课程形式,从多角度传授德育理念

要想通过音乐教育来立德树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丰富音乐课程形式,当前我们的音乐课程略显单一化,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没有充分培养他们的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还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多种音乐课程进行授课,尤其要设计实践课程,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作品的内在情感,从而丰富了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实践中获得与同学配合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开展专题教育,渗透德育功能

开展专题教育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方式,将同一种类型或主题的音乐作品集合到一起去讲授,可以让学生们对其中蕴藏的音乐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这有血有泪的百年征程,借此机会,教师便可以组织一场有关红色歌曲的专题教育,如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洪湖人民的心愿》等作品集结到一起讲授,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历代的伟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坚强乐观的伟大人民,从而激发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养成高尚品质。

(五)将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德育部分加入考核

考核作为一种外力形式,在笔者看来是有必要设立的。虽然它不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却是课程结束后一种有效的考察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将音乐教育中的德育部分设人考核,明晰学生们对德育的吸收与理解,从而内省当下的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学生.再适当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定教学内容。

四、结语

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属于教育领域中的两类,二者却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是音乐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是德育的载体。音乐教育培养我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加入立德树人的部分可以升华塑造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优秀青年。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来立德树人,是需要我们长期研究探讨的主题,对促进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徐扬蕾: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音乐教育、民族器乐演奏。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德育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Gwendolyn Brook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