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性阅读的学习中学会分析生活的真实问题
2021-08-14田圆
田圆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这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由六篇课文组成:《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这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必修教材的第一个单元。如何展开有效教学以更好地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后文简称“课程标准”)对于该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特别是结合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进行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活动,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这些问题是我在教授这个单元之前认真思考,并希望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解决的。周曼云老师在为我做教学指导时,特别强调要实现上述想法,应设计高质量的学案,制订好以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学习目标,设计出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支架以及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提高的评价工具,以学案设计促进自主学习的真正发生。这一要求为我做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规划了有效路径。
一、基于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制订学习目标
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的。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根据这样的总体阐述,针对高中教材的思辨性任务群学习的起始单元,我们有必要对整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做阶段性分解。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为我们厘清本学段的学习目标提供了基本定位,即学生应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理解论述类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在阅读时能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感受文章的逻辑思辨力量,并能够在表达交流时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从这样的定位出发,我们再来看教材的特点。
“学习之道”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与学习有关。荀子强调“学不可以已”,韩愈重视“师道”,毛泽东倡导马克思主义的文风与学风,鲁迅剖析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黑塞谈读书,王佐良谈图书馆学习,这些都可以对“学习之道”有所启发。
学古以鉴今,以“学习之道”为单元学习的主题,正与今天我们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强调具有广泛性的全民学习、具有持久性的“终身学习”等要求是一致的。对这个主题进行探讨,既有古代文化传统赋予我们的经验与思考,又有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内涵。一篇文章之中可以涉及“学习之道”的多个方面,多篇文章的“学习之道”既有互相印证的,也有互相冲突的。于是,学生在“学习之道”主题的驱动下,可以深入每篇文章中“寻道”“悟道”,把那些能够互相印证、互相启发的学习之道提炼概括出来。再用这些“道”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以致用。同时,向优秀的思辨类文章学习表达,学会在表达交流时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逻辑地进行论述。
《荀子》中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劝学》开篇即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别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应持有的态度和可采取的方法。《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风气,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学习这两篇文章,要辩证地思考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还要学习作者鲜明提出观点、形象展开论述的方法。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是党的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之一。讲话指出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析了党八股的危害,提出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学习这篇文章,要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文风问题的巨大意义。通过认识正确的文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探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杂文。文章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送去”政策和革命阵线内部全盘否定外来文化或全盘西化的主张,提出要采取“拿来主义”—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清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创造民族的新文化。学习这篇文章,要学会厘清不同的观点和作者的主张,学会梳理论证思路,学会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和王佐良的《上图书馆》是两篇有关读书的随笔。虽然不是论述类文本,但其中的观点、经验也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制订出下面的单元学习目标。
(1)學习富有思辨色彩的古今中外文本,通过对不同文本“学习之道”的梳理、对比和探究,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思考正确的学习观。
(2)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文章内容与写作背景的对照下,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归纳、整合不同课文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3)研读课文,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比中,整体把握论述的逻辑思路;在对思辨类文章逻辑思路的思考中,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4)在深入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基于学科思想方法和真实学情,设计学习活动
周曼云老师指出,教师要在学习目标的指引、约束下设计与之高度关联的学习活动,或者说,教师设计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应明确对准某一个或两个学习目标。我的理解是,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学习活动又是学科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且与真实学情密切相关。
“课程标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有这样的表述:“以专题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选择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历史或当今社会中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习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错误的观点”,“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据此,围绕探讨“学习之道”这个核心任务,依据单元学习目标,我将本单元的六篇课文加以整合重组,做出整体设计。
首先,重点研读《劝学》和《师说》。从单元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以及从师学习必要性的角度思考“学习之道”。从思辨类文本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理解论述的针对性和论证的方法。
其次,继续重点研读《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从单元主题出发,引导学生由文风思考学风,探究“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从思辨类文本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论述的针对性与概括性之间的关系,学习论证的方法,梳理论证的结构,体会具有作者个性风采的论述语言的魅力。
最后,泛读《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从思辨类文本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具体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个人经历、经验的叙述与立场、观点之间的关系。
在对文本的具体学习中,我基于学科思想方法和真实学情设计了“梳理文本一张表”“分析结构一张图”“解决问题一件事”的学习任务。
任务1:“梳理文本一张表”
在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设计一张表格,表头列出相应的学习内容(见表1)。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依次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读课文,提取文章主要观点”,“翻阅资料,查找文章论述所针对的现象或问题”,“细读课文,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品读课文,摘抄文中的名言警句”,“通览单元,提炼、概括课文体现的学习之道”。随着单元学习的进行,表单日臻完善,逐渐丰富。从表单的横向上看,该任务保证了学习中的“留痕”,对于每一篇课文所体现的单元主题和思辨类文本特点均有梳理和总结。从表单的纵向上看,该任务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不同文本的“学习之道”进行梳理、对比和探究,以更好地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不同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在检索阅读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中,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归纳、整合不同课文表达观点、論证观点的方法。
任务2:“分析结构一张图”
学习任务的第二项是请学生用不同方式画出《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的文章结构图。
我们知道,思辨类文本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教师带领学生研读课文,有必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论述的逻辑思路。将具体的逻辑思路图像化,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思辨类文章逻辑思路的特点。在不同论述逻辑的比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思维水平。
任务3:“解决问题一件事”
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既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一评价过程,也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
如何寻找一个与本单元学习相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王宁教授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对于一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学习而言,如果能够用学习所得指导议论文的写作实践,那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针对具体学情来看,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日常写作还是以复杂记叙文为主。步入高中,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学生感觉记叙文不好写了,也写不好了,很是苦恼。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有渐入“八股”(套路)的趋势,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据此,我制订了单元学习的核心任务。
走出记叙文写作的“新八股”
学习任务:现在很多同学的记叙文写作有渐入“八股”的趋势,以期中考试“通关密语”为例,同学几多叹息,老师紧锁愁眉,真是找不到记叙文写作的“通关密语”呀。
请你针对一个自己观察、思考到的同学们写作记叙文出现的问题,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
发言稿提出观点的形式、阐释观点的方法、成文结构、语言风格可以参考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教师结合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本单元的学习策略,结合具体问题展开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让自主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
三、固化单元学习成果,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学习问题
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梳理文本一张表”“分析结构一张图”的任务,留下学习的痕迹。在单元活动课上,大家首先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丰富彼此的认知。这也为下一步完成单元学习核心任务打下了基础。
然后,学生针对自己观察、思考到的写作记叙文出现的问题,以期中考试刚刚写过的记叙文“通关密语”为例,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的学生指出了大家写作中素材陈旧、扎堆的问题,“饭后一杯奶,雨中一把伞,车上一个座,爬山一句话”等内容层出不穷;有的学生指出了立意过于强硬的问题,如写完一件事后,总要为了升华主题而联系社会人生发出一番并不真实的感慨……
既然我们的记叙文写作有渐入“八股”之势,发现了问题,那么接下来我请学生为记叙文的“新八股”命名,要求结合具体问题,仿照《反对党八股》的形式,为每一个小问题提炼八个字。学生讨论,我来板书呈现,问题依次总结为:
选材—素材老套,老生常谈
结构—格式套路,千篇一律
主题—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语言—花里胡哨,言之无物
……
走出记叙文写作的“新八股”,重点在解决问题,不能空对空,这就需要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学习情境,运用所学所思解决真实的问题。我给出了期中考試的一篇例文,文章的作者就是本班的学生,作文内容很好,但就是让人感觉有些别扭。我提问:例文《通关密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属于记叙文“新八股”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要求:
1.主动分享自己的修改方案。
2.分享修改方案时,注意思考他人想法和自己想法的不同,要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这篇文章中有“主题—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的问题。有的学生指出,升华主题的这几句太生硬:“我沉浸其中,一片宁静祥和,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超脱世俗之外的淡泊怡然,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带给自己的提升,与自然融为一体,方知何为自然。我顿悟了画国画的真谛,也理解了自己画的不足之处,朵朵梅花蹿进我的心中,打开了我的心结。”作者在绘画中陷入困境,到真实的生活里寻找感悟,看到梅花的千姿百态,一下子顿悟了绘画的真谛,但是这个“顿悟”竟然到了“一片宁静祥和”“超脱世俗之外的淡泊怡然”,显然有些夸张了。
如何修改?我紧接着抛出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针对例文《通关密语》中“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的问题,小组讨论修改方案,并和全班同学分享。
第1小组提出了修改方案:“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说明作者升华主题的意图是好的,但是主题的“苗”离开了作文叙事的“土”,升华反而走向了虚空。叙事描写与议论脱节,议论部分为议论而议论,盲目拔高,于是文风显得有些浮夸。怎么办?让主题的“苗”回到作文叙事的“土”中,扎根生长。解决叙事描写与议论脱节的问题,就要在叙议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
他们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方法。在作文中,老师提出了画得不够自然、画面没有层次感的问题,然后邀请作者一同去赏梅。作者突然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吸引。他看到了“朵朵梅花错落有致,大小形态不一”“花瓣颜色由深及浅渐渐变化”“枝条交错间,远方夕阳渐渐西下,霞光万道,映黄了花瓣”。作者最真实的感悟是什么呢?这个神奇的力量又是什么呢?那应该是作者体会到的绘画与生活的关系。想要画得好,凭想象不行,只参考图片也不行,只有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思考,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这样作者不仅得到了画梅花的“通关密语”,更得到了艺术创作的“通关密语”。
第1小组降格的修改方案,得到了许多小组的认同。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又将课堂引向了深入。小作者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但是他还有一点不甘心,说自己挺想写出“天人合一”的感受的。
这个细节引发了学生新的思考,我顺势给出一个“支架”。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主题想升华到“天人合一”,就得先知道“天人合一”的意思。我板书呈现了“天人合一”的相关材料。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小组提出了修改方案:老子的话告诉我们,“天人合一”强调人向自然学习,作者如果想把观察梅花的感悟上升到“天人合一”这个高度,就要在叙事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让升华主题的“苗”,从作文叙事的“土”中长出来。
他们注意到了文中的这处描写:“枝条交错间,远方夕阳渐渐西下,霞光万道,映黄了花瓣。”他们建议这个梅花与自然霞光交相辉映的细节应该得到加强,因为这是与“天人合一”的感悟相一致的。作者身处其中,欣赏着美,感悟着美,也享受着美。自然之美帮他解决了困惑,走出了烦恼,思考了人生。我们学过的很多文学名家像李白、苏轼等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作者可以引古人为师友,更好地升华主题。
他们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一片掌声。我顺势总结,希望一部分同学敢于挑战这个有难度的修改方案。语文课上学过的许多优秀诗文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架”,如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再如朱自清“日日走过的荷塘”,史铁生扶轮问道、思考人生的“古园”……
记叙文的主题升华是必要的,但拔苗助长不行。作者需要建立起叙事描写和主题议论抒情间的有效关系,“土”肥沃了,“苗”才能长得壮,长得高。
最后,我布置了本课的作业。
(1)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通关密语》,看看还有哪些记叙文“新八股”的问题,思考改进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修改。
(2)借鉴本单元主题活动的思考方法,结合语文课正在进行的材料积累的实践活动,以“积累之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有条理,语言准确。
四、反思与小结
“课程标准”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述中强调了学生要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学会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正依据于此。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阐发观点的方法,分析论述中论据的使用、逻辑的建构。教师通过表格、结构图的完成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固化学习成果。通过引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以学生刚刚完成的记叙文写作为实例,启发学生运用单元所学,对自己记叙文写作的问题进行解剖。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方面的内容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落实。发现写作的问题,然后为问题命名,在具体写作的修改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语言、思维这一组素养目标自内而外得到落实。通过讨论习作中“天人合一”这一主题,有效跟进文化、审美这一组素养目标的落实,恰切自然。
在思辨性阅读中学会分析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并积极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本单元要告诉我们的一种“学习之道”。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赵继莹
724132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