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平等的实践探索
2021-08-13王玉灵
王玉灵
摘 要:对发展和平等的追求贯穿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坚持不变的核心。新中国七十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围绕发展和平等两个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任务,坚持发展是不变的逻辑,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以平等推动发展、以发展促进平等。七十年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平等的实践探索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以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论证过程。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平等;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8-0138-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明确地指出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一致性。改革开放前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指的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艰难探索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继续探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平等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是贯穿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的核心。新中国70年,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发展和平等,以平等推进发展、以发展促进平等,发展和平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辩证推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平等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可是刚刚走出旧社会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工业几乎是零,我们也只“能造桌子椅子”;政治上,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但民主革命还有遗留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以后必然走向自己的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三年恢复期,党就开始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消灭阶级、消除阶级不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要根本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年底,形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线,是“一体”,生产关系的改造同时进行,是“两翼”。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同时进行。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人们实现了经济上的平等,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创造性被发挥出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53年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五”计划,1957年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如何把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崭新课题,实际就是发展与平等的关系问题。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确立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建设方针,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标志着从理论上开始了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八大同时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历尽艰辛和曲折,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总的来说是发展过程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新中国成立,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国家,保证人们平等地享受经济政治权利。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翻了中国千百年来的私有制度,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制度上,1949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奠定了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根基。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人民在经济政治法律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党和国家围绕发展和平等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发展和保证人民平等地享受经济政治权利,二者相互促进、辩证发展中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取得了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从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经济水平到70年代末,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形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是中国人民付出极大努力的创造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积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与平等的实践探索
在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和平等初步探索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改革开放我国社會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贯彻以发展为主线、以发展促进平等,发展与平等相互促进,时有侧重,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依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思考的重大理论和政治课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和平等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阐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发展是不变的逻辑。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承继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大發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判断决定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决定了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决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邓小平强调:“我们从80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的决定;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党的十三大提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打破计划与市场的僵化观念,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针对总体小康状态下的结构性不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人民主体观”为核心的发展新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是以发展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二)坚持对社会平等价值的追求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内涵的基本价值。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度的认可是区分是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西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正是放弃了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其失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性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来没有放弃过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制度特征。
党的第十二大次代表大会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决不允许破坏”;党的十三大提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完整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此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始终围绕促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一主体任务。“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消除了出现整体性阶级压迫带来的不平等根源。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势;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旨归。”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和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保证了人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保证了人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一切事务的权利。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发展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放弃对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追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阶段、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也必然还存在着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问题已根本不同于阶级社会的阶级不平等。
(三)以发展促进社会平等、走向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更加促进社会平等。改革开放之初,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活跃、刺激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与促进平等问题上,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发展的优先性,在坚持优先发展的同时,兼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 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带来了生产总量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贫富差距加剧。1998年我国基尼系数突破0.4,2002年基尼系数是0.45。党的十六大適时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开始向“共同富裕”、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平等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倾斜,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005年、2006年、200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85、0.487、0.484,社会贫富差距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从党的十七大到十九大,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社会差别,推进社会平等,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任务。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从粗放式发展到结构性调整,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从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始终坚持的就是“效率与平等”的价值追求。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保证社会基本平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平等,社会平等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促进了发展。在发展和平等的辩证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充满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以平等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我国由贫穷到富裕、进入了强起来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平等,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由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为美好生活,社会平等的要求和观念会进一步提升。“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努力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关注民生,反贪清腐,打黑除恶,精准扶贫,逐步缩小贫富差别,解决、清除一些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重大升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至上、造福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人民利益,发挥更有效的制度作用,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鲜明特征。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以新发展理念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各领域的发展,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只有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行精准扶贫脱贫计划,努力缩小社会差别。到2018年,我国已有6 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4%以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强医疗服务,完善国民健康服务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做到社会全覆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提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到新时代的精准扶贫脱贫计划、扫黑除恶、建设以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发展和平等”不断努力。不同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具体政策调整,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发展是永恒的主线,是不变的基本原则,发展和平等始终贯穿在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中。新中国70年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与平等”的探索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实际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实践探索与现实论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好的时代注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1.
[2]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人民网,2017-10-28.
[责任编辑 百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