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音传唱:唐宋大曲,当今之音

2021-08-13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南音泉州音乐

南音表演。

十余年前,筆者曾经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在泉州南音乐团参与了一次“祭郎君”仪式,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在一整套完整且繁复的科仪、程式背后,是千年来文脉的传承,精神的象征,更是一种只属于泉州这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所独具的人文内涵与气质。而这套仪式,相传千年,至今不绝,像极了这座城市古朴、淳厚、深沉、博大的气息与精神。

随着主祭人洪亮的声音,原本热热闹闹的房间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三十多位老老少少人人手拈清香一支,表情肃穆,站成三排。这是一群“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表演者。最年长者,六十不到,最年轻者,是一位80后演员带来的才几个月大的儿子。就是这群人,延续着汉晋以来的相和歌、清商乐,唐代的燕乐、大曲等艺术传统,令人动容。

祭台上,供奉着一尊造型古朴雅致的神像,右手执弹,左手持弓,长髯飘拂,神定气闲。他叫孟昶,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蜀后主,因其通晓音乐,死后被奉为乐社保护神,也就成了南音的祖师爷,从业者亲切地称他为“郎君”。每年春秋两季,弦友们共聚于此,祭拜祖师。

祭拜郎君神坛。摄影/王悦阳

鲜花、美酒、糕点、糖果、全鸡、全鱼,外加花烛一对,香炉一只,祭桌上铺着一块布幔,描金绣花,上书四个大字“御前清客”,彰显着南音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地位。随着主祭人一声令下,团长高声朗读起祭文来,四六骈文,对仗工整,抑扬顿挫,余音绕梁,尽管念的是笔者完全听不懂的闽南方言,却依旧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古韵悠然,煞是好听。

祭文读罢,乐队拿起乐器,站立两厢,一边是琵琶、三弦,一边则是洞箫、二弦,加上演唱者手中的拍板,就构成了南音基本的乐器配备。一阵弦乐过后,主唱者一开口,就征服了在场所有人,其嗓音宽厚洪亮,难得的是高音处甜美圆润,手握拍板,轻敲慢打,伴着弦乐声声,真如聆仙乐一般,绵绵不绝。

这唐宋大曲,当今之音,传了千年,传出了福建,传出了东南亚,一直传到了联合国,最终在2009年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2年后,南音的发源地泉州,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碧管红牙海宇宽,几度沧桑歌未歇。唐宋大曲历经千年,传唱到今,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韩熙载夜宴图上的演奏表演,与今天的南音极为相似。

南音之美

南音也被称为“弦管”“泉州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其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按照约定俗成的看法,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了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事实上,南音与唐代及唐以前的音乐有一定关系。南音中保留了与唐以前同名曲牌,有【子夜歌】【清平乐】【后庭花】【汉宫秋】【阳关曲】等。南音与唐代大曲的同名曲牌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等。宋代,随着宗室南移,泉州作为陪都,商业经济繁荣,同时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交流和发展。据记载,当时泉州的乐户人册人数有千余家,每家三五人不等,盛况可见一斑。宋元以来,在浙江、福建流行的南戏对南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南音中至今仍保留了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剧目,依旧在今天的舞台上演唱。

王心心是泉州走出的当代南音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据考证,明代起,南音形成完整的演唱体系——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在室内为琵琶、三弦居右,洞箫、二弦居左,唱者执拍板居中。在室外,同样是唱者执拍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左,洞箫、二弦居右,一律以闽南方言演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有的馆阁还搭“彩棚”,或在舞台上放置宫灯、黄凉伞,传说康熙皇帝封赐弦管人为“五少芳弦”“御前清客”,故以此为荣耀。

除此之外,南音的曲谱记法也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以“父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昆曲等习见的“工尺谱”,且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南音乐种所独有。而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其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演唱时,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因其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因此多以描写男女爱情和历史故事的题材为主,其中《山险峻》《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南音泉州音乐
泉州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李进杰的南音情
南音乐器配合的多样均衡之美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