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路:泉州,不止“起点”那么简单

2021-08-13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泉州起点考古

姜浩峰

在泉州大坪山拍摄的郑成功雕像和泉州城区的现代建筑。

站在泉州洛阳江水道入海口畔,看宽达7米、长约800多米的洛阳桥,确实挺震撼。

“这是什么朝代所建?”

“宋仁宗皇祐五年,也就是公元1053年始建。”

这是记者与泉州当地一位朋友的问答。说这话时,细观古石桥,历经千年的模样。千年历史中,洛阳桥看着泉州几起几落,而桥本身也几多变化——初为石桥,经历地震、修复、再毁坏、再修复,到1932年,十九路军入闽,为了备战,蔡廷锴军长改洛阳桥为钢筋混凝土路面,不过,桥基并没有大的改变。1996年,洛阳桥得以修旧如旧,恢复石桥本色。

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之平如此评价此桥:“洛阳桥的石构件,包括泉州石塔的石构件,全国顶尖。多种文化的历史遗存都能在这里找到。我对泉州充满了敬意。”探看洛阳桥,确实令人感慨万千。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看这桥,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迁徙史和对外交流史。样本意义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洛阳何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活跃在唐玄宗即位初期的诗人王湾,留下一首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诗——《次北固山下》。冬末春初,在横枕长江的北固山下,王湾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书信传到洛阳,大唐的一线城市。

那为什么在洛阳以南陆路起码1500公里的泉州,一座宋代古桥,会以“洛阳”为名?

这就要从“衣冠南渡”说起。西晋末年,就有中原人口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东南。“这一时期的南迁,涉及人口近百万。他们大多移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少部分人抵达闽、粤,成为当地第一批客家先民。”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副处长王阁称,“从晋元帝司马睿率民南渡,长达100多年的中原战乱,使如今我们所说的汉魏洛阳故城,亦即当时人称‘京洛的这座城市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南迁者感叹自身“客居”他乡,于是催生出客家民系。他们坚持说河洛话,穿中原衣,甚至直接以北方故乡的地名来命名新住之地。

其中,到达泉州朴鼎山南麓的洛阳世家大族,聚集而居。他们感觉此地流出入海的一条江很似家乡洛阳一带,更多也含有怀念故乡之意,而将这条江取名洛阳江。江畔逐渐就形成了洛阳镇。由晋入唐,随着中原人口不断南来,泉州与登州、明州(宁波)、扬州并列为四大通商口岸。到了宋代,泉州的海上贸易地位更加突出,“刺桐港”逐渐闻名。此时,生活在泉州的人们遇到了一个困难——海外贸易与内地之连通,许多货品需要贩运至福州等地。然而,由于洛阳江横亘,货物运输遇到种种麻烦。要么走水路;要么由泉州城北出朝天门,从马鞍格入河市,翻越朋山、白虹山,经仙游抵达福州。然而这两种路径都有很大缺陷。且不论走水路需要将货物搬上船、搬下船,更需要面对风雨侵袭造成的无法摆渡。洛阳江入海口本有一个渡口,名为万安渡。据《泉州府志》记载:“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上流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数,数日不可渡。”

当地老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之所以此地渡口本名“万安渡”,就是因为此地渡海风险还是挺大的,商贾祈祷平安,而得名万安渡。到了宋代,仁宗庆历年间,有人寻思在万安渡架设浮桥。名为“浮桥”,实际上就是将石块垒在江海交汇之处,上面架设木板。风和日丽时倒是能替代渡船。可一旦风雨交加,譬如一年一度的台风季节,这浮桥和渡船一样不管用。

皇祐五年(1053),僧宗,和当地乡贤王实、卢锡共同发起,募集资金、招募工人、准备材料,开工建石桥。可受限于技术水平,建了三年还没有建成。直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6),蔡襄出任泉州郡守后,在他的主持下,相当于官方出面支持,继续建造,石桥才终于在嘉祐四年十二月(1057) 竣工。洛阳桥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大国工程”。桥建成以后,“南接漳广,北通江浙,往来于兹者殷”。既然此渡口本名万安渡,那么这新建的石桥也就名为万安桥。作为宋代知名书法家,蔡襄亲笔用楷书写下《万安桥记》,讲述了造桥之后,“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因为建在洛阳江上,万安桥又名洛阳桥。这一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者,是我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桥。记者曾听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专家介绍称,千百年来,洛阳桥经历多次修复,现在的它有45座桥墩,500根栏杆石柱,所用石桥板最长达11米,每条桥板重达数吨,最重的达10吨,基本恢复旧时模样。

南迁的客家先民修建洛阳桥,其背景正是当时长江以南大规模的开发,宋代手工业逐渐发达,泉州已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

向海而生

“宋元时期,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有重要启示。”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如此说。在傅晶看来,10至14世纪,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傅晶表示:“泉州申遗成功说明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泉州呈現的中华民族长久的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交相辉映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对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杰出范例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的高度肯定。”

记者在泉州下属的石狮市曾经看到,石湖码头的岸礁上,千百年来,挑夫搬运货物所要走的石阶依然可见。高达36米的六胜塔依然屹立。塔身上的金刚、力士像,可以证明这是一座佛教古塔。有别于普通佛塔的是——这座元代古塔,是当年海船眺望得到的航标。“当时泉州市场的消化能力、转运能力、辐射能力都很强,客商在这里可以采购到任何他需要的货物。” 十多年前,记者在泉州采访期间,曾乘坐相关部门提供的汽艇下海,在艇上远眺六胜塔,听闻这样的故事。“本地马姓、丁姓、陈姓、郭姓、蔡姓,不乏波斯客商的后裔。”

猜你喜欢

泉州起点考古
泉州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三星堆考古解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