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

2021-08-13王佳琳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王佳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师前进的方向,特别是美术教师,更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学生绘画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绘画技能  课堂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突出多样化、开放性和趣味性引导,促使学生在真正深入课堂实践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整合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美术教师可以任意地在上面作画,但学生无法辨别和选择,大部分家长也不太懂,这让很多机构和教师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目前,成为小学美术教师的门槛较低,多数人普遍认为只要学过几年美术,就可以胜任美术教师,以至于小学美术教育会出现了一些乱象。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美术被大多数人认为只是简单地画画,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小学美术教育模式都是灌输和培训,学生只需要“依葫芦画瓢”。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对美术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由于部分学校对美术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会认为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美术学习会对文化课程产生不良影响,是浪费时间,从而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减少了美术课程教学课时。同时,学校对美术师资力量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美術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和完善。不仅如此,大多家长也持相同的错误观点,而家长的不重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生绘画技能的方法

1.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首先,父母应该鼓励学生绘画,营造一个适合学画画的家庭环境。其次,家长要少一些以自己为主的主观审美评价,毕竟学生的审美和思维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的世界总是天马行空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发散思维,不要纠结画得像还是不像,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一样的作画机器,而是拥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家。最后,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孩子的绘画欲望,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小学生都喜欢玩,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一朵花有几片花瓣?根茎是什么颜色?一辆汽车的车身是什么颜色?有几个车轮?观察过程很有意思,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耐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只有兴趣和想象能力远远不够。对绘画而言,更重要的是动手作画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玩一些绘画套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释放学生的天赋。通过实践锻炼这些能力,可以加强学生手部的肌肉锻炼,使学生越来越愿意动手去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开始不要让学生尝试太难的作画,先从简单的开始,一步一步来。

4.教师和家长要多鼓励

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勇气去想、去画。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绘画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可见,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喜欢去做这件事。当然,家长和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去夸奖,也要适当地进行引导。

小学美术教学是让学生接触到绘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把天马行空的世界画出来。小学美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许秀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J].黑河教育,2018(1).

[2]任怡.提高小学生美术技能的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5(13).

[3]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1).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