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控制的要点

2021-08-12陈斌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工程造价建筑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价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市场化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现象将逐步常态化,在未来的市场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必将得到持续的推进。为了应对市场化变革,建筑工程项目如何在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摆在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眼前的一大现实问题。本文重点就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及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就强化预算管理和造价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以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预算控制体系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204

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是项目后期造价控制的基础和关键,预算编制同时也是项目招标、工程量确认、合同签订、交竣工结算等关键环节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工程项目资金监督的重要立足点。综上,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预算编制和造价控制方面,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1、应进一步提高工程预算从业人员的素质

(1)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成本预算和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人才,必须着力构建一支专业技术齐备、人员素质可靠、职业精神高尚的人才梯队,这是做好工程造价和预算编制的基础和关键;

(2)以项目部为主体,为了优化项目部内的工程造价人员队伍,可从其它项目或总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以补充项目部预算编制组人员数量,加强项目组造价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力度,项目部牵头开办各种培训专题班,督促造价人员树立长期学习的理念意识;

(3)着力提升项目部预算编制人员的薪酬待遇,给予员工最大程度的物质和人文关怀;

(4)营造清新、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一支高效、敬业的预算编制团队。

2、构建高效的工程预算控制体系

2.1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成本测算标准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文件,必须有一套可靠的预算编制标准,且预算编制标准必须与市场化相适应;

(2)工程建设项目预算编制标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施工单位在跨省投标时,预算编制人员往往需要现场学习当地的预算编制标准,由于时间紧迫,很多预算编制标准及定额无法深入了解掌握,这给后续的预算文件编制和项目决策,带来一定的干扰;

(3)项目承担单位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制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内部成本控制标准,并结合市场发展特点予以更新完善。

2.2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预算控制管理体系

(1)建立事权与责任相结合的预算编制及造价控制机制,落实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责任拆分制度,确保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人;

(2)选取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指标,明确造价控制红线,构建预算编制标准化流程;

(3)优化工程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倡导工程预算的扁平化管理理念,组建由公司高层直接负责的工程预算編制部门,以强化造价控制的力度;

(4)量化施工单位内部不同部门在成本控制及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5)建立奖惩分明的造价控制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3建立一个严格的项目变更审批、实施流程

(1)通常情况下,项目预算编制应尽量前置,以突出预算对后续成本的框定作用,但由于缺乏设计及施工阶段的验证和参考,导致预算编制文件的局限性明显;此外,由于土建项目的工期较长,一般均涉及到跨年度,但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在短周期内的波动较大,因此,预算中框定的限额往往与实际发生的金额偏差较大;

(2)除了原材料、人工成本浮动导致的预算超支外,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设计变更也是诱发项目超预算的一大主因,为了尽量避免因设计变更造成的超预算问题,项目在设计阶段应加强设计审查和现场技术交底工作,尽可能控制设计变更量,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问题,应配套严格的变更审批流程;

(3)为了更好地应对因设计变更导致的超预算问题,项目承包方应组建一支由设计代表、施工管理人员及预算编制人员组成的变更应对小组,对设计变更进行统一管理。

2.4建立一套严格的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度

(1)强化签证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签证管理制度,避免结算矛盾;

(2)划定授权边界,构建严格的签证审核机制;

2.5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控制监督制度

(1)加强预算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避免控制机制流于形式,进而削弱控制机制的约束效应;

(2)加强预算控制制度的落实监督力度,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强调预算控制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3、建立高效的全程、动态工程预算控制模式

3.1设计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模式

(1)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执业素质,普及全过程、动态成本控制理念;

(2)预算控制人员应主动融入预算编制及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以加强预算控制方案编制的合理性和可操性;

(3)建立竞争机制,引导项目设计组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比选和优化,预算控制人员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提出预算合理范围,并将预算范围作为项目优化的主要参照。

3.2预算编制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模式

(1)应树立预算编制动态化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分析原材料、人工成本市场浮动规律;

(2)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施工机械购置租赁费用、人工成本的浮动,企业应开发一套满足自身经营实际情况的差价预测系统,从而将价格浮动因素纳入到预算编制的考虑范畴中。

3.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模式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投资占比最大,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实现整个项目的成本把控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应优先做好施工组织优化、合同变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落实全过程预算控制机制,严格落实合同约定的工程量及定额标准。

3.4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结算审查模式

(1)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量结算审核体系,结算文件应齐备,且资料应真实有效;

(2)项目预算控制方应根据对应流程对结算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作为最终的竣工结算审核依据;

(3)严控施工现场签证审核关口,重点把控原材料单价、使用量及使用去向,实现原材料成本控制的全覆盖。

结论:

综上,针对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应着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强化项目参与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内部协调配合能力,切实保障项目预算控制方案的执行效果。在项目设计阶段,应注重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比选,进入施工阶段,应突出成本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过程监管,严控施工资源浪费,进入竣工阶段,要做好结算审核,重点把控原材料单价、使用量及使用去向,实现原材料成本控制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梁国赏.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材,2020(09):109-110.

[2]胡晓文,刁品伟.建筑信息模型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及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14):27-29.

作者简介:

陈斌,男,1973年11月出生,汉族,湖南长沙市,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造价师,一级注册建造师。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工程造价建筑工程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