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色古香孔洞村

2021-08-12谭扬汉

源流 2021年6期
关键词:灰瓦青砖讲究

谭扬汉

孔洞,位于怀集县东部凤岗镇崇山峻岭中,与阳山县交界,距离怀集县城50多公里,虽然地处偏僻山区,却时常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探秘。时隔10多年,最近我又走进这个有点神奇且让人带有几分遐想的地方。

1月31日,笔者和几位朋友相约来到孔洞村。这里高山环绕,绿野田畴,因进村要穿过一条弯曲的山槽,如穿山洞般,故称孔洞。孔洞人并不姓孔,有成、何、黄、陈等姓人家,其中成姓居多。全村3万多亩面积中80%为山地,人口1400多人。

走进孔洞村,只见村寨由两个小盘地构成,一山隔开,一溪相连,山上林木茂盛,溪水清澈见底,一派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景象。这个建于清朝顺治初年(约1652年)的村落,整体布局以舞龙山下的德惠成公祠、观音堂为核心,分东、西两翼,分别以孔乡书院、裕后楼为主调,呈“品”字结构。建筑物门前都有围墙、门楼,围墙前面有半月形的水塘。建筑材料为青砖灰瓦,石条巨杉。工艺有画、雕、刻,手工精湛,美仑美奂。每座建筑物形體各异,自成特色,既重实用,又讲究美观,富有岭南特色,古色古香。还有文武举人的牌匾、习武使用的石墩、石屐、石担挑、石磨以及清朝皇帝诏书石刻等历史文物,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特色古村落,犹如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

行走在这个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富有民间工艺韵味的古村落,可见村寨布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所有建筑物顺着山坡而造,依山傍水,刻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前面留有大片田地,给人居环境有开阔的空间感。大型建筑物前面砌有池塘,讲究风水格局,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我们走进“德惠成公祠”,观赏了孔洞村的观音堂和孔乡书院,探访了裕后楼,见到了门楼额悬挂的“武魁”牌匾和前殿门额的“拔贡”牌匾。这些古建筑风格上追求艺术美,用料上普遍使用青砖、灰瓦、杉木、石柱、石墩、石板、地砖、陶瓷等。造型上讲究对称美,每一座建筑物呈长方形,可以找出它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甚至连门窗、壁画、花纹也服从于中轴线,整齐、美观。装饰上体现书香门第氛围,每道工序都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窗的造型有长方形、圆形、葫芦形,大小不一,布局协调。瓦顶两侧呈镬耳或古钱形,瓦脊呈龙凤,瓦檐拼封,木柱圆形,横梁呈花鼓形。这些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居住的镬耳屋,在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十分讲究,所用的砖都是采用打磨过的青砖,而且造工精细,镬耳的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此外,诗、书、画、对联,行书、谐书、篆书,阳字、阴字,花草、动物各种图案与建筑有机地相结合。

漫步在窄长的古巷上,抚摸着殿堂的青砖灰瓦,看着殿脊灰雕的飞鸟龙凤以及墙檐的花草图案,浓郁而庄严的历史气息瞬间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清朝那个时代。站在地势高处的楼顶举目四望,清一色的锅耳屋顶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饱经沧桑岁月的洗礼,却犹如优雅的老妇人风韵犹存,静静地述说着尘封已久的历史辉煌……

孔洞人能文能武,爱舞狮、舞鹿,每到新年青年男女都喜欢舞狮、舞鹿,锣鼓伴奏,鞭炮声声,吸引村民聚拢观赏,不但在本村舞,还游走于各个村寨,甚至闹到二月初二才结束。

三百多年来,孔洞村出了不少庠生、秀才、贡生、监生、登士郎、举人。其中成曰阳(1766—1825年)于1788年中武举,因保一方平安有功曾被清朝廷授千总武略骑尉,赐“奉天敕命”金条封赏,敕封圣旨今仍刻在其墓碑上。这些文官武官衣锦还乡后,舍得花钱修造富有岭南特色的镬耳屋民居,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怀集最大的镬耳建筑群。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孔洞村村民秉承祖传的家风家训,栽树种果,勤劳致富,全村七成农户种植沙糖桔,种植面积3000多亩,家家户户建起了钢筋水泥楼新民居,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我们从村的主干道一路行走,目之所及,是一幢幢整齐的现代楼房和一批保留得比较完好的古建筑,穿过村居屋巷,可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没有散养乱窜的家禽和粪便,巷道干净整洁,老人在门前乘凉闲聊 ,小孩在干净的空地上嬉闹……

2004年,孔洞村的古建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26日,孔洞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孔洞村被授予“肇庆市宜居村庄”;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孔洞村榜上有名,成为沙糖桔之乡。

猜你喜欢

灰瓦青砖讲究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河湟地区城市旧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巷片区改造项目为例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吃饭有讲究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讲究
历史建筑中传统青砖等温吸湿性能比较研究
小电影
南锣鼓巷 文化与历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