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及解决策略

2021-08-12赖伟山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3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灌浆装配式

赖伟山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被更多人所重视,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该建筑结构更加环保,施工成本投入更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虽然该技术的应用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及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1 工程案例

本项目住宅楼共计58栋,住宅建筑面积约394998.05m2,分别建立A、B、C、D四种户型,地上1-1层,其中:A户型构件量约498m3。B户型构件量约460m3;C户型构件量约504m3;D户型构件量约735m3,构件类型主要包括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预制窗台、预制楼梯等,整体施工顺序为:D4、D5→D8→D10、D11→D14、D15→D12、D13。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制构件安装精度不够

①预制构件的尺寸不合适,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质量把控不过关,预制的构件与实际需求的构件不匹配,导致安装时出现误差;②预制构件安装人员安装技术薄弱,在安装时没有按照安装标准进行操作,导致安装精度不够(如图1所示);③在进行安装前,工作人员没有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导致设备参数不准确,影响安装精度[1]。

图1 预制构件安装精度不足

2.2 预制构件保护工作不足

预制构件保护工作不足,极易对预制构件的质量造成影响,遗留下安全隐患(如图2所示)。①预制构件在生产时,厂家没有严格把关其质量,导致出厂质量不过关,出现裂缝等破损情况;②在运输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根据预制构建的特点进行防护,导致构件出现损坏;③预制构件在储存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导致构件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腐蚀等情况。

图2 预制构件保护不足

2.3 预制构件节点处理不当

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接缝处易出现裂缝、节点强度不够以及后期出现渗漏的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无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2]。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进行灌浆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要求对灌浆材料进行配置,导致质量不过关;②施工人员对灌浆技术掌握不到位,缺乏经验或灌浆时没有采用专业的灌浆设备;③在灌浆结束后,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检验工作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如图3所示)。

图3 预制构件节点处理不当

2.4 管线预留孔预制误差大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线预留孔预制误差大是预埋管施工时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生产时,由于厂家没有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导致管口管线连接不紧密,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易流入管线内造成阻塞;②设计人员在对管线设计时,没有重视转角的问题,当出现直角时,会加大施工难度;③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没有将管线与预构件固定到位,当受外力振捣时,管线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管线预留孔位置误差大

3 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策略

3.1 提高墙板吊装技术

首先,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埋件及连接钢筋按照施工标准以及设计文件进行校验,保证放线准确,对标高精准测量,严格把控预留孔洞的精准度。其次,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的位置,做好固定措施,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并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合理控制安装误差(见表1)[3]。最后,在对预制楼梯起吊、运输、码放时必须注意平衡,防止碰撞,避免预制楼梯损坏,在进行吊装工作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与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表1 吊装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3.2 完善构件养护工作

首先,在构件进场时,必须做好验收工作,检查构件的质量以及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并对构件进行抽检,保证构件信息与资料对应。其次,预制构件进场后,要按照构件的种类、规格、吊装顺序,采用合适的堆放方式分别设置堆垛。最后,在进行堆放前,堆放场地要在地面铺设1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合理控制堆放层数,每层之间用垫木垫实,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4]。

3.3 深化节点防控措施

首先,在进型预制件安装时,必须深化各节点的位置,严格控制交接位置,对钢筋搭接和易碰撞的位置高度重视,避免出现差错,影响建筑质量。其次,对设计图纸详细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研究,减少构件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最后,做好节点防水措施,在进行安装前,必须选择质量优等的防水材料,并设置相应的排水构造,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4 控制工厂生产工作

在工厂生产阶段,必须派遣管理人员对构件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在保证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后,方可进行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对钢筋绑扎的误差以及预埋件定位误差进行检验,如误差超过技术标准,必须对自动化加工机械进行调整[5]。

3.5 加强构件运输工作

对于运输的线路必须根据构件的特点提前进行规划,明确掌握运输线路。在车上设置专用架,将所需运输的构件用钢丝带等设备加固绑紧,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的情况。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匀速行驶,避免出现超速、猛拐、急刹车等情况,将构件受损情况降到最低。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围绕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灌浆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