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分析

2021-08-12北京外汇管理部课题组编辑章蔓菁

中国外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差额国际收支产业结构

文/北京外汇管理部课题组 编辑/章蔓菁

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较高的金融开放程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正向影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随着新发展格局的逐步构建,我国产业发展以及国际收支结构也将出现新变化。为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可能影响,本文在梳理我国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演变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就如何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正向作用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及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特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特点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是一国产业从低技术、低增加值为主向高技术、高增加值为主转变的过程。一般从两个维度刻画产业结构升级: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即通过调整同级产业在一国的分布,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二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即通过提高社会资源转化的能力和效率,使产业向高技术化、高附加值转变。

我国以三次产业为主要的产业结构划分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2014年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进入第四阶段,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不断扩大,相对优势不断巩固。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则不断得到优化,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图1 我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及特点

经常账户收支趋于基本平衡。从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轨迹来看,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保持了小幅的经常项目顺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经常账户顺差从加入世贸组织之初的300多亿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4206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见图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外部市场需求下滑和国内市场持续壮大的双重影响下,经常账户差额有所收窄,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约10%下降至2019年的1%左右。

图2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化

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有所增加。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差额的变化轨迹看,2013年以前,除少许年度外,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均呈现净流入;2014年起,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开始转为净流出。2017年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再度呈现顺差格局。

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产业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冲击分析

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需要量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本文通过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构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数据区间为2004年至2019年,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测算方法如下:

式中,qi为第i个细分行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模型共包括35个细分行业,i的取值范围相应地为1—35。

在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四变量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识别产业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可能影响。

在数据处理上,为剔除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本文将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原始数据利用价格指数进行真实化处理。价格指数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4年为基期将价格指数进行定基。为更准确地识别变量间的动态响应关系,对数据进行H-P滤波处理,去除长期趋势,仅保留波动部分。对变量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升级系数、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均为平稳序列(为消除异方差影响,对相关数据序列进行对数处理),其中服务贸易差额存在一阶单整,同时四个变量均满足平稳性要求,符合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条件。

在识别策略的选取上,本文采用符号限制的结构向量自回归识别方法,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模型的假设条件,并对冲击效应做方向上的设定,即假设当期产业升级会增加货物贸易顺差,对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方向则无限制。

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作用存在一定区别。就反应幅度来看,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对产业升级的反应幅度较大(见图3和图4),而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对产业升级的反应幅度则较小(见图5)。就反应持续期来看,货物贸易差额持续期最长,服务贸易次之,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持续期最短。

图3 货物贸易差额对1单位产业升级系数正向冲击的脉冲响应

图4 服务贸易差额对1单位产业升级系数正向冲击的脉冲响应

图5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对1单位产业升级系数正向冲击的脉冲响应

产业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分析产业升级系数对国际收支结构相关变量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SVAR模型实证识别结论,本文采用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分别对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构建具有个体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设定如下:

式中,Y表示国际收支结构相关变量,在三个回归模型中分别为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X为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表示不同的年份,为时间趋势项,为常数项,表示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为控制变量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的交互项,为随机误差项。在控制变量选取上,本文从收入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三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并选取相应指标。其中,体现收入因素的指标包括:用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用以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体现经济因素的指标包括:用以反映所有制结构的规模以上国有经济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用以反映城市化率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制度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用以反映金融开放程度的金融业FDI限制指数(该指数由OECD发布)和用以反映财政制度性因素的各省级政府人均财政支出与全国人均财政支出之比的均值。

将制造业产业升级系数分别与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变量导入固定效应模型,并将控制变量和交互项逐步加入模型进行实证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是制造业产业升级会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扩张。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尤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显著刺激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发生正向变动;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经济主体结构占比变化、金融开放程度等经济金融因素,将会放大或抑制产业升级对国际收支不同项目的影响。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货物贸易顺差扩大。从实证结果中不同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收入因素中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抑制产业升级对货物贸易差额的正向刺激作用。这意味着要想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正向作用、促进国际收支结构的合理化,应该注重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可进一步放大产业升级对服务贸易和资本金融项目的正向影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提升居民对服务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储蓄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服务贸易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扩大。

四是较高的金融开放程度会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正向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多个控制变量中,金融开放程度对于产业升级发挥正向作用的影响尤为明显。这是因为金融体系开放程度的提升,意味着市场主体能够更便利地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使产业升级过程能够吸纳更多境外资金的流入。

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新的全球化规则仍有待确立的背景下,我国应继续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加强国际协调;同时,通过放宽外资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持续提升国内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尽可能创造有利的外部合作和发展空间,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双轮驱动”。

二是顺应全球产业调整趋势,主动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升级。在后疫情时代,我国面临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积极地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和“分散化”;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则加速了相关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的步伐。面对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趋势,我国应积极鼓励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着力固链、强链、延链和补链,破解核心技术难题,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三是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居民收入持续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强产业升级动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会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差额的正向作用,同时也会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强的需求端拉动力。鉴此,应积极构建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要素自由充分流动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再分配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四是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国内金融支持体系,助推产业升级发展。产业升级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开放,多层次、高质量金融市场的构建,以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供给,有助于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本支撑,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五是加强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前瞻性研究,持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近一段时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外资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针对未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应就不同情景下国际收支演变的主要风险及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做好研究和防范预案。建议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对国际收支风险的监测和识别能力,加快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猜你喜欢

差额国际收支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运城盐湖区:“三个差额”择优选人用人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按图结算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纠纷预防与控制措施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分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