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分析
2021-08-11王帅
王帅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也越来越趋于恶化。农田面积减少,沙漠化趋势严重已经成为当代人必须面对的难题。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省,农田面积减少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为了防止干旱、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进一步损害农业发展,我国规划和建设了大批水利工程项目。本文以基本水利工程为起点,进一步讨论了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以其发展方向为主导,为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项目提供了建议,帮助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优化;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62
从古时候开始,我国就以生产农业为主,其主要的经济情况受农业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虽然目前来说,我国的工业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很大程度上,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还需要依賴农业的发展。因此,以我国现有的农业状况为立足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计划,促进我国现代生产快速、稳定发展刻不容缓。从目前的农业生产质量来看,我国在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应当加强对此项目的关注和投资,将干旱、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直接影响降至最低。在水利工程方面,为了全面提高其质量和发展程度,在设计工程时应当做好多角度、全方面的策略。
1、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科学规范的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地再利用,达到良好的灌溉农田、全面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阶段,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工程标准,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必要综合比较农田即将种植的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条件与该种植地区实际的水利条件是否相符,以此来规划最适宜的种植和灌溉策略。这里所指的种植地区的水利条件具体是指当地农田灌溉所需的水量、每亩地具体所需的灌水量、该地区地表的水总量、该地区总耗水量的指定标准。根据所获得的水利条件标准,可以计算出该农作物每次所需的灌水量以及每年所需的灌溉次数。以上述所得的数据为基础,可以制定一套详尽、科学的灌溉计划。
在设计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时,应当以实际、安全、高产为设计目标,制定一套符合期望的灌溉水利计划。此外,在进行灌溉时,第一,由于地势高的施工区域存在比较大的危险性,地质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极大的地质灾难,后果极其严重,因此严禁在高处进行填土或深挖;第二,当灌溉的水流接近河流、山体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洪水、泥石流等环境危害以及损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生活。而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灌溉区域的地势、地质、水利、气候等条件进行考察,在充分分析了这些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该区域的环境优势对农田由高至低进行灌溉。并且应当以安全为导向,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为手段,以低消耗、高产量为目标,采用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为农田灌溉水利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好基础。
2、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优化方案
2.1 优化设计灌溉取水方式
采用何种方式取水是进行农田灌溉项目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规划水利灌溉工程计划前,应当考察好当地农田的总水量以及可以利用的水量等。比如:在实施农田灌溉工程时,除了可以采用地表径流的方法,还可以考虑抽水、水库引水、堤坝引水等取水方法。特别地,在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时,要求采用打井取水的方式。
2.2 优化设计蓄水闸门
蓄水系统在农田灌溉工程的总体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优化蓄水系统,储存足够的水量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可以有效化解农田灌溉渠的困难。现以优化阿克苏市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计划为例:为了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蓄水力以及该工程的整体水平,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使用十孔水闸来取代五孔水闸;第二,使用铸铁闸将储水闸的高度增加大约半米;第三,调整闸室宽度,将其设置为62.3米;第四,修复蓄水闸门老化或损坏的部位。
2.3 优化设计灌溉渠道系统
从蓄水源中取水是农田水利灌溉项目中主要的取水方式。它与灌溉渠道合作,为农田运输足够的水量,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因此,灌溉渠道系统在农田灌溉工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我们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规划灌溉渠道,使其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运输作用。
2.4 优化设计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作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地质盐碱化以及土地过湿,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直接有效的田间灌溉系统及其配套措施。在设计田间工程时,为了防止大量的水渗入农田导致农田积水深度的增加,避免农作物生长异常,我们应当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另外,在田间工程中,应该合理设计排水沟之间的距离和排水沟的深度,确保农田中田块的整洁和规范,当田间的地块设计的过长或过短时,都会影响到耕作过程和灌水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优化田间工程,确保农田水利灌溉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增加田间农作物的产量。
2.5 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在设计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时,人的因素往往才是生产的关键影响因子。并且,生态水利工程与以往的水利工程相比,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在进行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时,应当确保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作为管理者,可以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观察、学习、实践的能力,满足农田灌溉水利设计工程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建立一套独特的管理机制,对专业素质强、学习能力优秀的员工进行奖赏,对专业懒散且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等。使用一系列手段,稳定好人员因素,让优秀的员工素质来带动和确保农田灌溉水利工作的设计效果和生产质量。
结语:
本文以基本水利工程为起点,探讨了农田灌溉水利工程中的所需的设计方案。总体看来,企业应当设定好有效的取水方式和蓄水闸门,并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灌溉方式,最后还应当优化渠道系统和田间工程,且在每个实施过程中都遵守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指导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灌溉系统的质量和安全,为建设农村水利工程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新花.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水电水利,2020,4(2).
[2]岳明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09):131-132.
[3]赵景山.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