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转型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1-08-11张妍
张妍
[摘 要]文章以传统物流行业面临新兴技术的冲击,不得不面临转型发展智慧物流,造成基础物流岗位需求逐渐减少,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为背景,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并从学生职业价值观角度提出提升物流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对策,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物流专业学生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物流转型;物流专业学生;择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7.178
1 引言
物流管理作为当下的热门专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上高校的密切关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但由于大数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很多基层物流岗位会逐渐被机器取代,给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增加挑战。
物流转型背景主要是指传统物流行业面对新兴的信息技术和新的零售理念带来的冲击,物流行业创新物流生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智能设备等。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体现,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
2 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
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物流转型的行业变革对物流专业学生未来择业的冲击及影响,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笔者还进行了一些访谈。访谈对象包括物流专业师生、物流相关工作从业者。他们认为在未来基础操作岗位会被机器所取代,但管理层和高科技技术层面的工作和与人沟通、谈判的工作将会保留。对样本当前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时,30.9%选择“很满意”,9.8%选择“不满意”。可见,大多数物流专业从业者对当前工作处于勉强接受的范围。根据访谈结果显示:约近半的毕业生正考虑寻找下一份工作。谈及更换工作岗位的主要原因,少部分学生表示是为了全面了解企业、获取工作经验、规划职业发展,其他基本属于对薪资不满意或是岗位过累。多数毕业生——尤其是女生,表示在就业时需要从事基础岗位,工作不需要过多的脑力,但却有着烦琐的流程并且十分劳累,加上自身不具备经验优势,觉得职业发展受阻,不想再选择与物流相关的职业而是选择其他相对宽松的工作。
在阅读前人文献和对物流专业师生进行访谈之后,确定影响物流专业学生择业的影响因素,并设置“物流专业择业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问卷的设计遵循合理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最终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6份,去掉无效问卷5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达93.67%。
2.2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回收281份问卷,其中男性189人,女性92人;学历结构方面,专科生有67人,本科生有161人,其中物理管理(本)有83人,物流工程(本)有78人,其他学历结构有53人,其中32位是研究生学历,其他情况有21人。样本来自企业的有170人,来自公务员队伍的有43人,来自事业单位的有32人,其他工作单位的有36人。物流作业层有126人,管理层有87人,专业技术人员有32人,其他情况有36人。
2.3 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样本中221人认为“薪资待遇”在择业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60人认为其一般重要;“工作稳定性”方面,有187人认为其在择业方面的影响非常重要,82人认为其一般重要,12人认为其不重要;“岗位发展前景”方面,244人认为其对择业影响非常重要,37人认为其一般重要;“自我价值实现”方面,有167人认为其对择业影响非常重要,77人认为其一般重要,37人认为不重要;“工作氛围”方面,162人认为其非常重要,54人认为其一般重要,65人认为其不重要。在就业影响因素补充选项中,统计出得票最高的两项因素分别是“员工福利”和“所在地区房价”,分别有189人和221人投票。
3 物流转型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
3.1 “薪资待遇”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性与女性在择业时考虑“薪资待遇”这一影响因素的情况差不多,认为“薪资待遇”对择业影响非常重要的221人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从学历角度来分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择业时考慮“薪资待遇”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减的,这说明学历高的学生在择业时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高于学历低的学生;从所学专业的角度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物流毕业生均比较重视“薪资待遇”,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3.2 “工作稳定性”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性在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稳定性”这一影响因素;从学历角度来分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择业时认为“工作稳定性”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这说明高学历学生在择业时找到稳定工作的机会多于低学历学生。低学历学生在面对物流转型背景时,可选择可就业的稳定岗位较少,所以在择业时比较被动。
3.3 “岗位发展前景”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性与女性在择业时考虑“岗位发展前景”这一影响因素的情况差不多,但认为“岗位发展前景”对择业影响非常重要的244人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从学历角度来分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择业时考虑“岗位发展前景”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减的,这说明学历高的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岗位发展前景”。
3.4 “岗位价值自我实现”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性与女性在择业时考虑“岗位价值自我实现”这一影响因素的情况差不多,认为“岗位价值自我实现”对择业影响非常重要的167人中男性有89人、女性有78人;从学历角度来分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择业时考虑“岗位价值自我实现”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减的,这说明学历高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岗位价值自我实现”比较看重;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未发现不同专业的物流毕业生在考虑“岗位价值自我实现”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3.5 “工作氛围”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87%的女性认为“工作氛围”是择业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内心敏感,比较重视“工作氛围”是否能让自己内心舒适快乐;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90后”及“00后”物流专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在择业时不仅追求物质丰富,还会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从学历角度和所学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学历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工作氛围”因素的没有明显区别。可见,在择业时对“工作氛围”这一因素的考虑主要是因人而异。
3.6 其他因素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分析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性在择业时更加看重“所在地区的房价”,女性在择业时比男性要更加看重“员工福利”这一影响因素,从学历角度分析,研究生、本科生在择业时考虑“所在地区房价”和“员工福利”因素要高于专科生,这说明高学历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比低学历学生多,低学历学生在面对物流转型背景时,可选择可就业的岗位减少,所以在择业时比较被动。
4 基于职业价值观的高校物流专业学生提升择业质量对策
4.1 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
从学校层面来讲,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正确面对行业变化给择业带来的影响。通过一定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邀请职业发展较好的往届毕业生返校开展讲座,讓物流专业在校生了解如何进行导向性学习,如何提升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学生自身层面来讲,正确认知和培养职业价值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把握在校的三四年时间,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心态接纳行业变化,课余时间多关注求职方面的咨询,关注行业整体发展方向的变迁。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加强对所学专业就业去向的认识,了解社会对物流专业的最新需求,才能树立更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2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从学校层面来考虑,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心不可缺少,职业规划教师应该挑选一些既懂物流专业特征又具有职业规划专业技能的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从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帮助物流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率。
从学生自身层面来考虑,作为成年人,要对自己负责。首先要明白,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择业十分重要。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长处,了解自己最擅长和最想从事的工作岗位,并制订计划,提高自身价值,最终拿到理想工作岗位的录用通知。
4.3 加强学生知识储备
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是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高校都希望招到合适的人才,但是提升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关键还在于物流专业学生自己。只有物流专业学生能够把握住在校时光,不虚度光阴,达到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外实践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才能够变就业为择业,否则只能承担市场经济双向选择情况下的就业风险。
5 结论
良好的就业是对高校培养学生是否成功的检验手段之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学生自身都十分重视就业,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物流专业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内心存在一定落差。文章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以物流转型为背景,为物流专业学生择业提出对策,希望物流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面对时代的变化,主动迎接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曙红,冷凯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3):144-145,156.
[2]吴宏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4(42):178-179.
[3]肖强,杨伊纯.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7):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