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021-08-11范平远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范平远

【摘要】框架结构是建筑行业逐步发展之下而衍生出的新型结构形式,其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此,围绕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极具必要性,以便施工人员建设质量良好的框架结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0398.55m2,地上建筑面积为46715.82m2,地下建筑面积13682.73m2。该项目建立了装配式整体建筑面积,该建筑面积至少为建筑面积的100%。整体建筑的总安装面积为45,000m2(地面以上),占建筑面积的100%。预制整体建筑的组装速度至少快40%。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特点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框架结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整体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尤其是在我国建筑工程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拥有承载力强、稳定性高的框架结构显得更加重要,其为建筑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为了促使施工水平提升,应注重框架结构设计。由于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所以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应该从全方位角度出发,对地震荷载力、风力等进行分析,适当提升高层建筑荷载标准,确保框架结构设计水平提升,进而实现理想的建设效果,确保工程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准备与焊接施工两个部分,将散装材料采用绑扎固定的方法放置于安全位置,再将绑扎好的散装材料固定于钢架结构上;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地面堆放的钢筋材料要符合材料管理规范,用油布妥善覆盖,并在油布上放置重物,避免油布滑落;做好安全管理,在堆放钢筋的位置放置安全标识,避免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焊接施工准备主要是在焊接作业前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焊接试验。其次,做好放样与下料施工控制。完成焊接施工后焊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线性收缩现象,因此施工前要控制好放样与下料作业的余量,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根据规范要求抽查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范围,保证钢筋结构的质量。

2.2模板的工程施工技术

建模过程是构建建筑物框架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模板构造技术直接影响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我们还需要控制建模过程。首先,有必要在模拟之前公开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并继续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施工,以防止发生与施工安全有关的事故。在建模过程中,应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并控制在2mm之内。另外,建模过程要求支撑物在固定的水平面上,以便有效地加载上部钢筋混凝土元件。在建模过程中,每个连接都需要加强。避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过大压力而破裂。最后,必须根据相应的构建顺序执行模板拆卸。拆卸工作不應盲目进行,拆卸后的建模材料需要正确堆叠以备将来使用。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泥用量,水泥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水泥过多则会增加结构内部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石灰的比例。水石灰添加过多,会使水泥变得黏稠而影响其聚合性,水石灰添加比例过小,则会导致水泥过稀,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凝固,导致结构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此外,还要注意用砂量的控制,用量过少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成型,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用量过多则会导致水泥的透水性、透气性受到影响,同样会降低施工效率,因此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用砂量。其次,混凝土的浇筑。上文提到混凝土配合比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质量,除配合比以外,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时间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进入石子之间的孔洞形成空腔,出现混凝土蜂窝问题。因此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操作,并由专人监督执行;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充分搅拌;合理控制浇灌混凝土的高度,浇灌高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压力增加,结构内部易出现裂纹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2.4合理应用对拉钢片

在实际施工中,要合理使用组合钢模板,如梁、墙、柱等。在柱模板方面,可采用原槽钢柱箍。在这个过程中,柱子的宽度和屋顶的木方应保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应采用螺栓固定柱的截面面积,避免其变形,影响施工质量。下一步,我们需要在柱子底部推广使用木料,并加强木料的固定,可以用预埋钢筋固定。合理控制螺栓固定的施工时间。一般来说,在现浇混凝土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操作,以确保墙截面宽度满足相关要求,并在标准范围内。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框架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模板墙的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梁、柱的浇筑中,应充分考虑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用量少的因素,由于与梁、板分离困难,因此要顺利施工,应掌握核心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降低施工难度。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安全运输到指定地点,为振捣作业的良好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二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按施工标准合理进行材料振捣,确保振捣效果。第三,浇筑前,泵送浇筑楼板梁板的混凝土,优化浇筑效果。

2.5扩展联合施工技术

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通常会因外部因素而变形,从而导致裂缝和损坏,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伸缩缝是为防止这种情况而设计的结构缝。因此,在研究建筑物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时,要注意伸缩缝的施工技术,遵守图纸和施工规范,伸缩缝施工不当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装修。并且使用时不应构成安全隐患。例如,膨胀缝碎片必须在施工前可靠地清除,这被用作验收过程。接受验收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我们应明确要求施工人员避免砖块、混凝土残渣和其他建筑垃圾进入施工缝。浇铸平板、圆柱和其他组件时,请使用宽度与接缝相同的苯平板,以形成自然的水平和垂直绝缘带。安装外部角撑板之前,它可能会变形。缝制了防水层以防止水泄漏,防止墙壁上的污垢和油漆剥落。另外,必须按照严格的规格安装和制造垂直伸缩角撑板,以确保外墙的功能和外观。

结论: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明确实际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加强对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增强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给其他环节的施工创设良好条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危代贵.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42(1):245.

[2]李剑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9(11):150-151.

[3]黄郑凯.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140,142.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