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类App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实践
2021-08-11陈硕
陈硕
【关键词】时政新闻类App;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传播;实践路径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出现、革新和进步始终推动着时代转型,同时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生产、生活习惯。在传媒领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事物、新技术正在倒逼新闻媒体开启融合发展模式,这为该产业的生存、进步和繁荣带来了全新挑战,也为其“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其中,时政新闻类App正在成为时政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释放出精、富、强、高等多种核心竞争力,对新闻业态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极为深远。而为了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强化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明确时政新闻类App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优势、作用和要求,并在实践领域对传播引领力、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力进行优化和强化。
一、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与优势
时政新闻关注的是“国家大事”,既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国内外时政信息进行介绍和解读,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约生产,达到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2]。其中时政新闻类App(比如“学习强国”App)就在传播类型、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层面进行了创新应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工具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其特点鲜明、优势明显。
(一)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第一,时效性。时政新闻类App的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图片精美、视频精简,以此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可以让网民在接收相关时政新闻并进行讨论的同时,将其第一时间分享到其他网络平台,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全方位扩散。第二,多元性。在新媒体场域中,时政新闻类App持续跟进,以不同风格搭配不同时政新闻,让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更为多元,极大冲击了观众的视觉神经,为其带来了深刻的视觉体验。同时,观众会借此获取更多时政新闻信息,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度也会不断上升。第三,综合性。时政新闻类App无论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还是传播渠道,都较之于传统媒体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种强大的综合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也让传播过程摆脱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灵活性更强,优势更明显。
(二)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优势
第一,内容精选。不同人群对时政新闻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诉求,不同时政新闻类App会针对特定受众群设定不同的内容,以培养和保持受众的阅读偏好,这种对内容的“精挑细选”让时政新闻类App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第二,功能多样。时政新闻类App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将海量时政新闻进行功能性划分,并借助智慧化、智能化的新闻采编,持续丰富和完善其各项功能,这不但可以激活更多潜在用户、为时政新闻类App“引流”,还能提高用户黏性和用户体验。第三,传播迅捷。虽然不同时政新闻类App的特点和功能不同,但因其时刻保持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術“耦合”,使得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迅捷,这不但显著改善了受众的媒介体验,还极大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
二、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与现实要求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时政新闻类App正在成为人们关注、接收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同时因其具有内容精选、功能多样、传播迅捷等优势,使得时政新闻类App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而在实际应用中,时政新闻类App既在宏观上注重对国内外时政大事件的传播,也在微观上对“民生小事件”进行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偏好处在动态变化当中,这对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时政新闻类App的传播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高质量传播。
(一)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首先,扩展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在新媒体场域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平台和传播载体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借助时政新闻类App可以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发展方向上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在强化传播主客体互动性的基础上,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受众信息诉求之间进行深度对接。其次,创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当前,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全新平台,基于时政新闻类App的信息传播方向也从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向了双向互动,这不但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时政新闻类App和社会公众交流当中还能够创新传播理论。再次,丰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资源。借助时政新闻类App开展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能够让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和传播内容表现出更系统、更全面的特点,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选择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对丰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资源是大有裨益的。最后,提升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成效。借助时政新闻类App开展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其即时性、互动性和信息呈现形态多样性的特点十分明显,不但弥补了传统传播模式的不足,还能提升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传播力和传播效果。[4]
(二)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要求
第一,精确定位。以时政新闻类App为载体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其核心与基础是对网络用户进行准确识别和精准定位,以便在彼此互动中提升传播效果。[5]比如,“学习强国”App就将党员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象,它通过全新模式吸引广大党员学习时政新闻、接受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事实表明,以此为基础进行基于时政新闻的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够在受众间构建起平等、自由、开放的互动机制。第二,丰富内容。时政新闻类App要提高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内容的比重,通过权威时政新闻发布和激励公众评论转发,在维护时政新闻主导地位的同时,让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能够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并外化于行。第三,公众参与。对时政新闻类App来说,要吸引用户参与并实现主客体间的双向互动,以此让用户角色进行自由互换和灵活融合,这样既可以重塑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还能在参与新闻传播实践的过程中,让广大党员群众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更为客观的认识。第四,用户黏性。为了强化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觉悟,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除了要保持其权威性、满足公众诉求外,还要提升受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这就要求时政新闻类App能够准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社情,通过提升用户的学习惯性和学习持续性,强化用户的黏性。
三、时政新闻类App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路径
对时政新闻类App来说,一方面它具有扩展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创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理论、丰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资源、提升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成效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精确定位、丰富内容、公众参与、用户黏性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以便打破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限制,最大限度发挥时政新闻类App的传播优势,形成全新的传播生态。[7]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不断拓展受众面、重视受众互动性,还要注重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形成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提升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感染力、强化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力,以实现微观层面的媒介产品形态创新、中观层面的媒介组织创新和宏观层面的媒介机制创新。
(一)注重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一方面要对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信息更新的迅捷性,防止主流话语的传播效果稍纵即逝。另一方面,要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主流话语推送的时效性,将时政新闻热点和学习材料及时推送给用户。在这方面,时政新闻类App可以借鉴“学习强国”App的做法,让主流话语的传播以醒目标题、图片的形式加以呈现。一旦用户浏览到了相关主题,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内容所吸引,这种“上接党心,下接民心”的做法势必可以强化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二)形成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挑战时,借助时政新闻类App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需要号召传播工作者们积极寻找和依托多种新媒體平台,让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处在网络化传播阵地当中,继而形成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8]此外,时政新闻类App在传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要强化新闻方向性的构建,使之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求确保主流话语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加以展现,通过强大的传播合力,影响受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三)提升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感染力
有必要将媒体聚合技术应用到时政新闻类App当中,将新闻、电影、书刊等资源加以整合,以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潜能。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借助时政新闻类App“引流”更多受众,还能在传播环节对新闻艺术性进行策划,然后通过时政新闻的内容标题和表现形式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在这方面,同样可以借鉴“学习强国”App平台对影视媒体的聚合模式,把主流话语融入影视艺术当中,以此强化主流话语借助时政新闻类App传播的感染力,彰显柔性传播的强大效果。
(四)强化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力
意识形态的传播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受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知不觉”接受主流思想的润泽,感悟新时代的魅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时政新闻类App运营方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者应全面树立新媒体思维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公众的思想动态进行“追踪”和研判,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用户进行灵活多样、极具针对性的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使之能够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比如,2018年春节档的时政微视频《牵妈妈的手》就达到了这一效果,视频制作者向观众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母亲携手散步的照片,无论是线上评论区还是线下的街头巷尾,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一具有“人情味”的画面把国家领导人的日常生活展示给公众,让领导人和群众间的距离无形中拉近,直抵人的内心,较之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而言,这种做法更具渗透力。
四、结语
时政新闻类App不但肩负起了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还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了解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时政新闻类App成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其特点、体现其优势、发挥其作用、满足其要求,除文中给出的几点建议外,还有必要对目标受众进行分析和研判,对App客户端功能进行革新和优化,在不断弥补其缺陷、迎接其挑战的过程中,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效传播。在此期间,还应充分发挥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作用,使之坚持做到思想坚定、目标明确、思维创新,认清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找准传播方向、探索传播策略,借助时政新闻类App维护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本文为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基于智媒体的新闻生产变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0BXW008;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SJGLX435)
参考文献:
[1]梁腾.融媒体语境中主流话语传播的构型:基于“学习强国”App的考察分析[J].传媒,2019(6):44-46.
[2]冯春海.从“话语权”到“话语力”:全媒体语境下“政府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寻[J].新闻爱好者,2019(7):46-50.
[3]滕照东.时政新闻在融媒体平台的传播与策略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0-23.
[4]刘颖.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短视频App的传播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8(16):103-104.
[5]赵健.体育新闻App的传播特点与发展趋势[J].新闻战线,2017(6):134-135.
[6]郑戈.体育新闻移动App的传播新途径[J].新闻战线,2017(4):143-144.
[7]王雅琴.微视频时政新闻传播转换和思考[J].中国出版,2018(18):51-53.
[8]何亚娟.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J].新闻战线,2018(5):134-135.
(作者为河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