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管理
2021-08-11李静芳
李静芳
【摘要】本文笔者从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出发,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
1.1 旋喷桩支护
喷射注浆支护在实际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喷射注浆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此种操作方法是所有深层搅拌水泥土维护墙的方法中操作最简单且机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的,因而许多工程都使用此种注浆方式来进行工程建设。应用此方法所建设的水泥土围墙,在止水及挡土的性能上相对较好,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应用过程中旋喷桩的整体价格相对较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旋喷桩支护喷射注浆支护方式适合应用于市区内的中心居民区域。
1.2 钻孔灌注桩支护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钻孔灌注桩支护也在国内建筑工程施工领域获得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应用此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护的性能,并且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渗漏,从而进一步提升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另外,钻孔灌注桩支护适用于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区域,能够有效应对一部分地区存在的黏土硬度低、土壤含水量高等特殊土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区域展开严格的调研,并结合最终的调研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方案,以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3 内支撑梁支护
通过支护机构的设置还能够更好地利用原本的水压及土压,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这也是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支护技术,通过应用内支撑梁支护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整个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
2、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的会审,保证在施工前就能够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施工单位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合理的论证,论证过程中引入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或是相关的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以及相关监理人的意见,并组织施工单位的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人等出席论证会议,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也要参加。经过专家论证后,深基坑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交由专家组提交论证报告并签字,再根据相关的报告进一步完善专项施工的方案。
2.2 支护桩施工
对于支护桩施工,现阶段所采用的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技术工程主要是由人工开挖的孔桩、混凝土制成的护壁。在施工现场施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支护结构,以便营造较为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多用到板柱式支护结构,一般是由工字钢桩维护结构与钢板桩维护结构组成。在施工现场的地质为饱和淤泥等较为松软的底层结构打桩时,一般采用振动沉桩或静力压桩的方式。当基坑土方开挖时,要在钢桩之间插入水平的挡土板。在利用工字钢支护结构时,应当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相比其他材质的桩,钢桩的强度较高,桩间距更密集,隔水效果更好,并且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通常应用于水位较高的深基坑工程。另外,柱列式样支护结构通常包含钻孔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挡土桩。钻孔灌注桩一般采用的是机械成孔的方式,利用螺旋钻机或者冲击钻机在基坑周围作业。钻孔灌注桩工程常在城市施工中应用,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小。深层搅拌挡土桩与其施工原理类似,在基坑周围形成一层水帷幕,并且具有更好的连续性。
2.3 土方开挖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时,要保证土方开挖的量,就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常情况下,若是土方的开挖量较小,则不利于后期的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施;若是土方开挖量较大,则会在此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尘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较为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是边挖边运。在开展分层开挖工作时,需提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清土工作。开始土方开挖作业时,全面实施周围土体变化情况的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展开问题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再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3、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 施工环境地质勘测
在施工前,有必要对周围施工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测,主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表结构、地下岩层结构进行勘测,其中的勘测指标以含水性土质、岩土性状等为参考。在施工前还要对施工场地周围的下设管道、公共工程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寻求与有关物业公司的合作,利用专业设备模拟地下人工设施的分布图,以免这些设施对深基坑工程产生影响。相关人员还要对施工气候与当地的降水特点有所了解,以便排水预防工作的实施,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设置预警机制
一般情况下,在施工时要组建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预警团队,主要的成员包括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施工团队的负责人。这些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相关的经验与职权,能够对辖区内的施工团队跟进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对相关的质量问题做详尽的分析。
3.3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与现场把控
由于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工艺水平不达标,支护结构的整体质量与强度未达到施工标准,给整个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在施工时进场的施工材料的技术不合标准,支护结构的质量较差,无法给后续的挖方與建设工程打基础;施工的整体流程安排不妥当,施工管理较为松散,对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造成了影响。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团队并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使得施工的流程安排不合理,而不同部门的人员的职责不能够有效落实,使得施工时无法达到相应的工艺水准,施工过程缺乏一定的严肃性。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前按照施工的实际要求与施工团队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图与施工计划的合理推进。同时,要加强人员的职权制度的落实工作,安排相关的施工团队进行技术水平提升培训。在施工的各项环节中,做好巡检与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能够达到相应的工程水准。
3.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观测评估
对于施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施工环节,应安排较为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来及时了解深基坑的结构、支护结构与地下水的整体治理情况,在预警机制与相关技术团队的配合下采取针对性处理。另外,还要提升相关监督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准确度。施工单位有必要加强对工程监督员的具体考核,以有效提升其施工监督能力,使工程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项目团队要在应用技术的同时,确保施工时的现场秩序与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钟安德,谷雪冰.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局调度所改扩建工程为例[J].铁道勘察,2020(02):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