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风景园林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1-08-11徐晓蕾张洁夏甜甜
徐晓蕾 张洁 夏甜甜
摘要:本文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构建风景园林學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在园林植物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遵循由浅及深、先基础后综合的认知过程规律,渐进地实施风景园林实践教学改革,能使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与园林植物实践教学之间形成双向联动关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科素养;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0 引言
作为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国际性课程的改革热点。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016年,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要点,国内教育界各学科相继掀起了以核心素养为风向标和主基调的课程改革热潮[2]。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事关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如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期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风景园林行业的教育工作者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即如何不断提升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学科素养,这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切实考虑和优化完善的方面。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自然、艺术、人文、工程、社会、人类领域科学的基础性理论知识于一身的学科和专业[3]。2011年中国的风景园林成为工学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具有学科交叉的属性,具有多元的学术背景和归属体系,因此学科建设相对比较复杂。这导致学科教育的差异性较大,致使学科内部的教育问题相较于其他学科更为突出[4]。纵观风景园林教育发展,风景园林学科素养的培养尚缺乏深入研究,需要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探索培养规律。
植物是风景园林空间感知、构成与设计的主要要素之一。然而以建筑类院校为背景的风景园林教育,与园林植物相关的教学经验较少,需要探索相应的目标和方法,侧重园林植物的认知、识别和功能搭配,在达到培养标准的基础上,突出院校与地域研究的背景[5-6]。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合理的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立高效的园林植物实践性教学模式,实现两者之间的双向联动。
1 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本文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从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四个方面,构建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以上述的四个方面为风景园林学科素养体系的4个一级指标;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环境伦理意识、熏陶艺术修养、熟悉传统文化、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完善表达能力、锤炼践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为9个二级指标。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风景园林学科的自身特点,形成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在逻辑。第一,在思想素养一级指标层下设两个二级指标,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环境伦理意识。风景园林学科以调和人与自然关系为使命,以保护和营建美好的空间环境为基本任务,必然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培养风景园林师的环境伦理意识,引导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第二,在文化素养一级指标层下设两个二级指标,即熏陶艺术修养、熟悉传统文化。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风景园林师应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并熟悉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保护和营建美好的空间环境。第三,在专业素养一级指标层下设3个二级指标,即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完善表达能力。风景园林师具备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风景园林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规划设计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才能实现营建美好空间环境的愿景。第四,在身心素养一级指标层下设两个二级指标,即锤炼践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往往需要团队密切配合,进行田野调查、场地分析、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等实践,均需要锤炼践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2 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课程群包括两门理论课,即园林植物学1和园林植物学2;两门实践课,即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和园林植物材料认识2。相应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开课学期相同,为大二的春秋两个学期,两者密切衔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联动。此外,在大三的暑期实践教学风景园林综合实习中,也包括园林植物的相关内容。综上,与园林植物相关的实践教学课程群共包含三门实践课程,即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园林植物材料认识2和风景园林综合实习,开课时长分别是一周、一周和三周。这三门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遵循由浅及深、先基础后综合的认知过程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园林植物类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科学且渐进地实施园林植物实践性教学改革。
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这门实践课程属于初阶认知的教学阶段,开设学期为第3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与同学期开设的园林植物学1理论课程相衔接,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闭环设置。此门实践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二十四节气,运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与园林植物形态特征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并且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意识,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具体而言,围绕二十四节气(贯穿春秋两个学期),在户外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5种感官体验与学习植物的形态特征。例如,用眼睛去观察植物的整体与局部,观察植物的色彩之美与形态之美;用耳朵去聆听植物的声音,欣赏植物的声景之美;用手去触摸与感受植物的质感,体味植物的粗糙或细腻;用鼻子去感受叶子的清香与花朵的芳香;甚至用嘴巴去品尝植物的味道,品味植物的味觉之美。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植物,能够增强学生与植物的亲密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在以学生讲授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选定实习场地和提供园林植物名录,学生提前观察,结合课题负责人建设的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园林树木学,预习所要讲解的园林植物形态特征及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轮流担任讲解者,教师则负责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这种教学方式能帮助大部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
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的开课学期是第3学期(秋季学期),涉及的二十四节气包括秋冬季节的主要节气,尤为重要的是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四个节气。这期间是山东地区秋色叶的主要观赏期。追随物候的变化,教学团队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综合运用5种感官,重点学习秋色叶树种及其园林应用方式。例如,在寒露节气前后,火炬树的叶子开始泛红,其叶色属于亮红色,叶色十分迷人,果实具有毛茸茸的质感,如同小火炬,煞是可爱。但是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火炬树属于入侵物种,在进行园林应用时,要尤为克制,不能因其叶色美丽大量应用,而要考虑其长期的生态隐患。在立冬前后,最为著名的秋色叶树种银杏开始变色。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银杏秋色叶独特的观赏特征,归纳多种多样的园林应用形式。
园林植物材料认识2这门实践课程属于高阶认知的教学阶段,开设学期为第4学期(二年级下学期),与同学期开设的园林植物学2理论课程相衔接,强化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此门实践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生态习性,通过情景式教学法、话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入植物诗词文化,解析景点景名蕴含的植物文化内涵,剖析生境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文化内涵,提升其与生态习性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并且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艺术修养,熟悉传统文化,增强表达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与植物相关的古典诗词,分析经典的植物景观案例,赏析景点景名和古典诗词蕴含的植物文化内涵。此外,要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户外的具体生境中认知相关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从而熟悉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掌握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等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线索也会贯穿园林植物材料认识2的教学实践。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的开课学期是第4学期(春季学期),涉及的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夏季节的主要节气,尤为重要的是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个节气。这期间属于植物景观的巨变时期,经历了萌芽、开花、展叶等物候变化,此时也是花灌木的重要观赏期。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以熟练掌握园林植物材料认识1讲解的形态特征为基础,拓展至植物文化内涵与生态习性的学习,完成从初阶知识到高阶知识的过渡。以谷雨时节进行的牡丹教学为例,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牡丹的生态习性与文化内涵,仔细观察校园中牡丹园的地形是否满足了牡丹忌涝的生态习性,乔木分布是否满足了牡丹喜侧方遮阴的生态习性,景观小品的设置是否展现了牡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牡丹的生态习性与文化内涵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的开设学期为第6学期,此时的学生们已经完成了诸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能力。园林植物实习是风景园林综合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团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植物这一要素与其他园林要素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小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植物群落的实地测绘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完善学生的图面表达能力,锤炼学生的践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而言,选取公园中的优秀案例,对其植物景观单元进行实测和植物配置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景观的结构、景观效果和配置手法,并通过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横向比较,引导学生从环境整体性角度思考园林植物与应用的关系。在测绘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应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相贯通,培养设计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并训练其图示语言表达能力和方案汇报的口语表达能力。仍以牡丹园为例,教学团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完成牡丹园测绘与分析的基础上,在满足展现各类牡丹品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文化內涵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地形、建筑、小品等其他园林要素的基础上,对植物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并汇报。
3 结语
笔者构建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在园林植物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风景园林实践教学改革,使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素养与园林植物实践教学形成了双向联动关系。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效果,以期为同类课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汪磊,魏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教师角色探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线上教学模式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5):1-5.
[3] 刘滨谊.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园林,2017,33(1):7-12.
[4] 杜春兰.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以工科为背景的院校中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27(6):29-32.
[5] 张玲.基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项目化课程目标设计——以《景观设计初步》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3):193.
[6] 丰建霞.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部编教材课后练习设计探究——以《苏州园林》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5):56-59.
作者简介:徐晓蕾(1983—),女,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张洁(1987—),女,四川德阳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