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修辞沟”的成因及弥合策略探析
2021-08-11刘葛一
摘要:“修辞沟”作为跨语境传播中的突出现象,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探究“修辞沟”的表现形式与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修辞沟”的弥合策略。新媒体环境中,因修辞资源悬殊较大、修辞能力参差不齐而形成“修辞沟”主要表现在不同层级、不同年龄与不同国家间,其主要形成原因为社会地位、代际理念与文化环境的差异,因此需要通过艺术作品营造传播语境、找寻共同话语期待与转说服为传达等方式弥合已存在的“修辞沟”,推动实现良好的社会沟通与高效的跨语境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修辞沟”;成因;弥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修辞沟”是胡春阳在《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中参照“知识沟”提出的概念,是在人类社会的话语实践中产生的修辞现象。修辞是为使各主体间进行有效沟通而通过恰当方式对语言进行修饰的修饰行为,修辞手法是语言的润滑剂,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实现话语传播的亲和力和穿透力,以此增强他人的认同基础[1],掌握合理的修辞手段是不同群体跨越文化边界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然而,当前环境中“修辞沟”日渐显著,影响民众间日常沟通及国家间对话往来。“修辞沟”是由传播中人与人之间的修辞资源与修辞能力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往往形成话语权力分布的不均衡,而话语权力的不均衡又最终导致现实利益分布的不均衡[2]。当前社会环境下,“修辞沟”普遍存在于个体间、群体间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影响传播效果强弱与话语权力偏向,因此有必要探析其表现形式。
1 新媒体环境下“修辞沟”的主要表现
1.1 高学历者与社会民众间的“修辞沟”
社会教育机制运转下,民众学历结构呈多样性特征,形成不同学历民众间的“修辞沟”。拥有不同学历的民众在进行沟通时因修辞知识的储存量不一而存在无法进行在对等的语境中沟通的现象。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学历结构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8.8%,不到网民总量的五分之一。追溯至两年前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0.6%。数据显示近两年间,网民的学历占比无显著波动,进而“修辞沟”将在高学历者与社会民众间长期存在。新媒体环境下,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的兴起加速信息传播与舆论生成,但各层级的民众在交流中明显存在修辞差异。也就是说,学历差异造成的修辞知识储备差异进一步上升至修辞能力的差异,成为用户间的沟通障碍,进而激化层级矛盾与圈层矛盾。
1.2 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间的“修辞沟”
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间的“修辞沟”主要表现为中老年群体无法理解青年群体使用的传播热词。青年群体表述时一旦加入缩略词、网络热词等,即使表达的语义趋于日常简单,中老年群体仍无法正确理解语句内涵,从而造成代际沟通困难。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18年的10.5%大幅度上升至22.8%,中老年网民数量显著增加。互联网中高龄人群比重明显增加,但网络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没有对“修辞沟”弥合产生显著效果,反而有扩大“修辞沟”的态势。以微信表情包运用为例,青年群体常使用包含“吐血”“生无可恋”等表情符号表示对某件事情的无奈、恐惧等情绪,而在中老年群体的认知中此类表情包则表达身体状态不好、思想倾向抑郁等具有偏激色彩的概念。大量青年群体特有的语言表述习惯往往不能被中老年群体所接受。由此,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间的“修辞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两个群体间的交流空间。
1.3 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修辞沟”
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欧美国家间存在的“修辞沟”一直是跨语境传播中的主要问题,分别表现在官方与民间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国领导人的表述方式存在语境差异,有不同的修辞风格与语言体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讲到“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强调各国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共同促成紧密联系的上海合作組织命运共同体。与此类似的意蕴深远的古诗句对塑造国家形象有积极作用,但是诗句是否能够被精准翻译并被西方民众理解还有待考量。另一方面,各类媒体在报道的言论表述中也存在明显差异。以《环球时报》中英版评论报道为例,中文报道出现“猿鸣”一词,因其出自古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英文报道直接放弃了对这一句的翻译,这样处理不免影响语言力度与表述情感,不利于受众准确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修辞沟”在跨语境传播中显著存在,对双方的对话协商造成明显阻碍。
2 新媒体环境下“修辞沟”的成因
2.1 知识储备差异
新媒体环境下,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学历层级的民众间的“修辞沟”。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正加速不同学历结构的网民间信息互通。互联网平台为民众提供沟通意见、分享认知的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缩小层级差异。然而,在话语表达中,部分网民将认知转化成话语时因为修辞知识储存不够或修辞能力不足无法进行无差别表述,大幅度减少民众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的机会。高学历者不断接收大量信息,内化为文化积淀与词汇积累,掌握大量的修辞资源,形成良好的修辞能力,同时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吸纳丰富的词汇资源,在优质的修辞环境中,往往形成独有的修辞习惯,与社会民众的修辞习惯产生显著差别。然而高学历者在表述中没有意识到修辞差异的存在或无法进行修辞习惯的大众化转变,由此在表述与交流行为中,高学历者与社会民众逐渐形成“修辞沟”。
2.2 代际话语差异
由于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新一代人在新的历史观照下会形成不同于以往的概念与观念,因此必然会产生代际冲突[3]。而代际冲突最显著的呈现方式则为代际话语冲突,即身处不同年代的人通常是青年人与老年人、父母与子女间因表达方式悬殊造成矛盾,产生不同年龄群体间的“修辞沟”。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市场下沉至基层民众,更多网民将互联网使用纳入日常生活中,比如目前社会中基数较大的中老年群体,但由于思维模式及价值认知差异,“修辞沟”普遍存在于代际沟通中。身处不同年代的民众有其固定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方式,由此代际差异展现时代的风格特征:中老年群体更趋向于严谨直白的表达方式,而青少年群体摒弃了传统的具有深度逻辑的表述风格,以搞笑夸张的话语打破常规对话模式。网络表达中,青年群体的反叛性话语体系更加显著,倾向于使用戏谑夸张的修辞手法。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因所处时代特性形成截然不同的群体规范,新媒体时代以来修辞方式差异更加显著,由此不同年龄群体间的“修辞沟”不断扩大。
2.3 国家间文化环境差异
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因受到不同文化的浸润而形成自有的修辞风格,从而形成不同国家间的“修辞沟”。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一词,认为在高语境文化中对信息的理解依托于语境而非内容。有着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大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往往存在多种非言语性表达。中国的文化是一种高语境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仅靠只言片语就可以完全领悟,很少存在清晰的明朗的词汇,一切信息存在于很深刻的文化内涵中[4]。相对应的,美国及北欧等低语境文化国家,修辞方式稍显直白,不依赖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修辞资源丰富,修辞环境复杂,成语与古诗词在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中已经内化为民族精髓。社会民众在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染中,表达方式更具民族特色,但由此也产生中西方在进行表述时的隐喻性认知差异。同时,在话语表述中委婉与直接的风格差异也成为跨语境传播的一大难题。中国与西方欧美国家间显著的历史性文化差异和异质性修辞资源导致中西方在文化传播与话语沟通中形成“修辞沟”,阻碍高质量的国际对话与跨语境交流。
3 新媒体环境下“修辞沟”的弥合策略
3.1 转说服为传达,转化传播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修辞沟”有效弥合的重点是达成重传达而轻说服的观念,强调传播者仅以传达为目的,通过丰富合理的修辞行为与受众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沟通。互联网语境中,倘若双方无法达成“共同的意义空间”,可以通过转变呈现方式、转换修辞方法等优化传达效率,以此实现平等高效的信息沟通。弥合“修辞沟”的目的是实现语义的正确传达,从而进行对话,达到文化适应的层次,这是文化认同的基础。以国际传播为例,当前国际传播式微的原因就是跳过文化适应直接追求文化认同,因此无法营造传播内容的适应语境,无法准确进行内容传达,进而甚至导致国际受众对我国文化产生抵触心理,难以达成理想的传播效果,也增加了资金的盲目投入。传播者应以潜移默化的修辞风格,使受众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浸润。弱化说服理念更能达到双方无差别理解表述要义的目的,以传达为中心点的传播理念能够将传播目的聚焦于核心内容,忽略宣传色彩,从而有效弥合“修辞沟”。
3.2 关注普遍性问题,达成共同的话语期待
在任意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及不同国家的民众总会关注基于正常社会运转所共有的社会话题或生活话题,这为跨语境传播打开了新局面。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探讨具有极高关注度的问题过程中,修辞效果存在弱化趋势,此类话题为缩小跨语境传播中的“修辞沟”提供可能,有助于形成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各国民众的共有表达空间,推动完成极具共识的沟通对话,因此“修辞沟”可以通过民众对话题核心点的高关注度而忽略修辞方式的心理特征得到弥合。新媒体环境下,多样态的媒介平台可以采用视频、图片、H5交互作品等形式进行信息传达,获得优质传播效果,而非框定在文字范畴中进行意义传达。因此需要用恰当的媒介形式传播具有普适性的社会问题,以此吸引各国民众的关注,达成共同的话语期待,在此过程中不断缩减不同语境下民众间存在的“修辞沟”。
3.3 以作品营造修辞环境,弥合认知差异
艺术作品作为蕴藏民族与国家特色的文化呈现形式,在营造修辞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短视频、电影、综艺节目等艺术作品的跨语境传播中,翻译工作尤其重要。在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跨语境翻译,需要翻译者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本土化表达,同时对两国的文化环境有深刻的认知。翻译者需要尽量避免由于艺术作品中的历史源流、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差異而造成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折扣,同时也要注重不同语境下意识形态的异质性,进而选取与受众心理期待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修辞方式。艺术作品为受众创造出一个特有的传播场景,为受众理解承载该文化的环境乃至该文化中的修辞风格提供辅助作用。以电视剧、电影等形式进行特定的文化语境呈现可以使受众得到相关文化的熏陶及浸润,对相应文化进行理解体悟。高品质艺术作品的传播有助于下一阶段传播更具浓厚修辞风格的内容,为此营造扎实的文化语境,促成国际性话题的优质传播。艺术作品的成功传播有助于在差异性文化语境中进行深层次的内容传播,避免受众因不理解特定文化风格而导致的“修辞沟”。
4 结语
使用合理的修辞手法目的是高效传达观点思想,实现跨语境下的有效对话,并非对受众进行具有强烈主观意志的说服活动。传播者在内容传播中需要针对“修辞沟”选取合适的修辞方式,通过转变传播理念、达成共同话语期待、缩小不同语境中民众认知差异等策略弥合“修辞沟”。需要认识到的是,新媒体环境下“修辞沟”的弥合方式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也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以理性考虑,“修辞沟”将一直存在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跨语境传播中,但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群体及不同国家对话中的“修辞沟”可以通过优化修辞理念及修辞方式的路径不断缩减,从而降低其对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保证不同群体间实现高效的文化互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修辞学观念与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02):6-19,126.
[2]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3.
[3] 金定海.表达与被表达——“90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8-34,58.
[4] 叶凡.从“高低语境”看中西文化交流[J].山西财经大学报,2013(1):167-168.
作者简介:刘葛一(199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