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俚语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及意义
2021-08-11莫又铭刘存
莫又铭 刘存
摘要:本文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分析其中出现的俚语及其特征,探究俚语在现实中的运用及其背后蕴藏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对俚语与正式用语之间的差异及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其中的奥秘,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者。
关键词:英语俚语;影视作品;俚语现象特征;来源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1 俚语定义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1]。英语中俚语的使用十分广泛。目前针对俚语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一般指百姓在民间使用的非正式的日常用语,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及生活气息等特征。
2 选取《生活大爆炸》作为研究素材的原因
《生活大爆炸》于2007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连续播出了12季,创造了许多收视纪录,荣获多项知名奖项(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24次获奖),是继《老友记》之后最为成功的情景喜剧,在全球有着极为庞大的观众基础。剧中4位男主角高智商的角色设定使他们经常会说出一些专业术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交流中穿插的各种日常俚语,极富生活气息,二者形成的反差使观众在观影时饶有趣味。他们脱口而出的俚语既不像他们所讲的科学术语般晦涩难懂,也不会随意省略必要成分,具有规范完整、简达明了的特征。因此,选取《生活大爆炸》作为研究素材对研究英语俚语具有重要意义。
3 英语俚语的基本特点
英语俚语在表达思想时会先直接指出要点,而后对要点进行补充说明[2]。英语俚语发展至今,历经更迭,淘汰了许多不符合人们需求的表达,如今留存下来、仍被广泛使用的俚语,大多对过去的俚语有着继承与发展,保留了其特色,抛弃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从英语俚语目前的应用来看,英语俚语主要具备口语化、多元化、幽默性、发展性等特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表达口语化。相较于礼貌用语和规范用语,使用英语俚语的人群更为广泛,他们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使用场合多为熟人之间的日常交谈,不受过多约束。因此,俚语的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正式用语中有意避免、较为不妥的生活化、粗俗化用语——如有关种族、性、宗教等的话题。
第二,范围多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其国民多由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移民组成,掺杂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群体的惯用语言,因此演化出了许多流派的俚语。俚语的多元化在无形中将人们区分开来,让人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身份认同,即在表达俚语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将个人的共通性特质外化,从而便于识别、确认他人身份。
第三,内容幽默性。在对话中使用英语俚语,既可以缓解谈话中的紧张气氛,起到调节情绪与氛围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自嘲、讽刺、反语等手段拉近谈话者之间的距离,使谈话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持续发展性。英语俚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进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英语俚语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最终留下了能满足当前人们交际需要的表达形式。
4 《生活大爆炸》中的俚語现象及特征
4.1 善用修辞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情景喜剧,当剧中涉及负面情绪时,主人公谢尔顿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与语言中的逗趣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忍俊不禁。以第1季第1集为例,谢尔顿与莱尔德答应为潘妮去前男友那里讨回电视机,两人在商量对策时提到,“I'll just be the muscle”(我将表现得强硬一些)。这里的“muscle”运用借代(metonymy),代指强硬的一方。暗喻(metaphor)的使用还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思想情绪的变化[3]。同样是在第1季第1集中,出现了“widen one's circle”(扩大某人社交圈子)这一表达方式,此处的“circle”指的并不是“圆圈、环状物”,而是“社交圈”,体现了说话人对积极与他人交往的渴望。除了借代与暗喻,俚语也常常用夸张(hypothesis)来吸引对方注意,用委婉(euphemism)进行含蓄表达,用反语(irony)进行揶揄等。
4.2 简洁明了
《生活大爆炸》中的语句比较简练,常用短句替代长句,从而表达更多的意思,为语言沟通的便利创造了条件。在表达请求时,主人公们常采用间接的、委婉的语言,以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压迫感[4]。在第1季第1集中,莱纳德说:“Let's hang out.”(让我们出去玩吧。)Hang out的本意是“将身体探出窗外,将东西挂出窗外”,而在口语表达中,则可以理解为“出去玩,出去转转”,强调没有目的性地待在一起。这样一个动词短语将意思表达得十分到位。在第1季第3集中,出现了“lock and load”这一短语,其本意是枪械等子弹上膛,但结合具体语境,这里可以理解为“各就各位”,这一用法省略了正式用语中句子的完整结构,实现了意义的发散,使词义不再拘泥于词语本身。
4.3 诙谐幽默
幽默语言的合理使用,可使读者在严肃、庄重的阅读中感受到科技术语的生活色彩,这与本剧主角们高智商、科学爱好者的人物形象相契合。在第1季第1集中,潘妮与“宅男”们初识,“宅男”们在介绍患有严重的与异性交往障碍症的拉杰什时,使用了“He's kind of nerd”(他是个书呆子)这句话。“nerd”一词最早出现在1950年Dr.Seuss所著的If I Ran the Zoo(《如果我管动物园》)一书中,在英语中是一个含贬义的用语,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时间用于读书,不愿或不善于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在美国校园文化中,“nerd”一词则常被用于形容精通于某一知识领域、缺乏社交能力、内向羞怯的“书呆子”。这与剧中拉杰什的性格相符——异性在场时,拉杰什就无法正常交流,只有喝醉酒后才能敞开心扉。“nerd”被用在这里并无贬义,只是好朋友间的玩笑。
4.4 来源多样
《生活大爆炸》中出现的俚语来源十分广泛,与美国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历史事件。《生活大爆炸》台词中的部分俚语化用了美国曼哈顿计划、南北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等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在第1季第1集中,当莱纳德为他的判断失误向潘妮道歉时说:“Just as Oppenheimer came regret to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first atomic bomb……”(就像奥本海默为他对第一颗原子弹的贡献而感到悔恨一样……)1942年,奥本海默负责曼哈顿计划,而当他研制出的原子弹被投向广岛、长崎,造成血流漂杵的惨象后,他觉得自己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惊慌失措,懊悔万分。莱纳德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直接道歉,而是将自己类比成奥本海默,从而表达出自己诚挚的歉意,符合其高智商知识分子学识渊博却不善言辞的形象。
第二,社会事件。《生活大爆炸》中还有一部分俚语源于社会常见事物,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5]。例如,谢尔顿在第8季第12集中提及自己“getting flattened by a Zamboni”(像被赞伯尼磨冰机碾平了一样)。“Zamboni”是指滑雪场、溜冰场常见的赞伯尼磨冰机,谢尔顿借此将内心的恐惧具象化,让谈话另一方的脑海中浮现出被磨冰机碾过的可怕情景,语言表达十分形象。
第三,漫画作品。美国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主义意识多表现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渲染与讴歌,以及对主人公个人魅力的极力烘托[6]。在第8季第7集中,乐维斯医生向众人介绍,“Welcome to my Fortress of Solitude”(欢迎来到我的孤独堡垒)。“孤独堡垒”是DC漫画《超人》中超人的家族遗产,超人可以在里面学习家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最终蜕变为真正的“钢铁之躯”。而乐维斯医生的小房间里到处都是他收藏的超级英雄手办、模型,他用超级英雄漫画里的“孤独堡垒”指代这个小房间,一语双关,既表达出了自己对其的钟爱与自豪,也拉进了与同为超级英雄迷的主角谢尔顿等人的距离,使他们会心一笑,能更好地理解了这个房间对他的重要意义。
5 《生活大爆炸》中俚语体现的社会现象
5.1 餐饮文化
在第2季第2集中,Leslie表达了对初次约会的憧憬:“Your place,we'll order Chinese.”(在你选择的地方,我们将点中餐。)这里的“Chinese”应译为中国菜,而非中国人。在美国,中餐的受欢迎程度冠绝餐饮行业,早在美墨战争后,美式中餐的雏形就已得以显露,随着华人群体一同到达美国的中餐,虽然其口味一开始让很多西方人难以接受,但其低廉的价格与充足的分量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渐生根发芽。后来,中餐馆开始改良,将其自身的风格与美式快餐相融合,推出了新式菜品,在门店装修、服务人员衣着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这才使得中餐在美国慢慢兴起。中国食物和餐饮制品以其鲜明的风格、丰富的菜品、多样的口感区别于流行一时的西式快餐文化,日渐深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沟通了中美两种文化。
5.2 种族歧视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大熔炉”,这也间接导致了美国本土白人的优越感根深蒂固,他们对亚裔、犹太裔、非洲裔移民持有傲慢的偏见。《生活大爆炸》中主角们日常使用的俚语也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例如,第6季第6集中提到,“The next time I have to speak to a call center in India,I'm going to try using an American accent”(下一次我不得不打电话给印度的呼叫中心时,我会尝试美国口音)。主人公认为下次给印度呼叫中心打电话时需要使用美式口音,一语道尽其对印度裔民众的戏谑与嘲讽,骨子里透露出了其“白人至上”的观念。早在1882年美国就通过了《排华法案》,并提出了针对黄种人移民的“黄祸论”;1885年,加拿大通过《中国移民法》,意图阻挡中国移民。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的现象不胜枚举。
5.3 刻板印象
语言观念的形成受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和语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7]。对其他种族的刻板印象并非在一朝一夕间形成的,剧中的台词便是最有力的佐证。例如,第8季第16集提到,“I wouldn't pick a fight with an Asian guy” (我绝不会和一个亚洲人打架)。在西方白人的印象中,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会功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优秀武术演员以功夫影片在北美市場掀起热潮,而李小龙作为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的创始人,凭借其自身的造诣打破了西方“东亚病夫”的偏见,让全球重新认识了黄种人。
6 结语
俚语具有善用修辞、简洁明了、幽默诙谐、来源广泛的特征。透过俚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挖掘其背后所隐喻的餐饮文化、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等诸多社会现象。借助《生活大爆炸》这部风靡全球、红极一时的影视剧,我们可以更好地剖析英语俚语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特征,窥探英语地区日常生活中的俚语运用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英语俚语所映射出的西方风土人情与英语地区的社交习惯。同时,熟练掌握并在实际中运用英语俚语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推进英语学习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喜刚.生态语言学视域下中式英语探究[J].安徽文学(下),2018(12):169-171,175.
[2] 章璐,王富银.基于翻译实践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J].英语广场,2019(10):57-59.
[3] 王旭霞.《海上无路标》的艺术特色剖析[J].英语广场,2019(01):5-7.
[4] 陈心妍,邵华.英汉请求语的差异及原因探究[J].大众文艺,2019(08):159-161.
[5] 钱一怡,朱德付.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校园另类标语研究[J].海外英语,2020(03):239-240.
[6] 刘晶晶,邵华.英雄主义视角下的中美花木兰系列电影对比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03):141-142,149.
[7] 戴芝庆,祁文慧.儿童二语习得的外在影响因素[J].英语广场,2020(10):124-127.
作者简介:莫又铭(1999—),男,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刘存(1982—),女,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