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假行为“零容忍”
2021-08-11
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假行为“零容忍”
据人民网5月底报道,近期多地生态环境部门通报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引起媒体关注。其中不仅有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还有不少第三方污染源监测运维机构数据造假的案例。对此,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指出,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態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是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统一要求,没有例外,也决不允许有例外。
柏仇勇谈到,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工作,主要体现为“四个强化”。一是强化落实主体责任,通过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健全“谁出数、谁负责”责任追溯机制;二是强化全程联合监管,发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各自部门优势;三是强化依法规范监管,不断健全法制;四是强化严惩造假行为,惩治弄虚作假保持高压态势。
据悉,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明确生态环境部门的法定监管主体地位,细化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管权限。二是保持打假高压态势,对符合污染环境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造假行为,严格依法予以惩处,形成强大震慑。
浙江建设新型绿色电网推广清洁能源 畅享低碳生活
今年3月22日,浙江省光伏发电功率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意味着该时刻全省超1/7的用电功率由太阳能提供。据《人民日报》日前报道,在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过程中,浙江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探索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清洁动能。
浙江的一次能源禀赋较差,但在2020年全省电力消费中,清洁低碳电力占近四成。这有赖于特高压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将清洁能源“西电东送”,浙江省的外来电占比达37%,以及省内清洁能源的100%消纳和高效利用。新能源消纳,需要技术和政策机制创新。今年1月1日,浙江电网在丽水首次实施了虚拟电厂辅助调峰,通过技术手段让800多座小水电站根据光伏出力调整发电计划,让出发电功率43万千瓦,一天就增加新能源消纳108万千瓦时。
海宁尖山新区遍布着屋顶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组,是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人均光伏容量是浙江省人均的40倍以上,新能源年发电量5亿多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近50万吨;在金华投运全能调控机器人,实施发电机组低碳调度;在台州大陈岛建设“绿氢”示范工程,满足海岛用户电、氢、热多种能源需求。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 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最后机会
据埃菲社马德里6月4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免受气候灾难、污染和物种破坏的最后机会。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庆祝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前夕,古特雷斯发表致辞强调:“地球正迅速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我们面临着三重环境紧急情况,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污染加剧。”联合国当天宣布启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以期落实旨在从现在到2030年的恢复生态系统的宏伟规划。
古特雷斯表示:“科学告诉我们,未来十年是避免气候灾难、扭转致命污染浪潮、终结物种灭绝的最后机会。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砍伐森林、污染河流和海洋、开垦草原,这导致自然资源正在消失殆尽。我们正在破坏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界退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丧失赖以生存的食物、水和资源的风险。”
古特雷斯说,环境退化已经破坏了世界上40%人口的福祉。但他还明确表示,地球是有恢复能力的,人类仍然有时间扭转自己造成的破坏。在这个意义上,他强调“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旨在呼吁全球民众共同行动起来,并将结合“政治支持、科学研究和财政力量,以扩大恢复生态系统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