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知网的“薇甘菊”文献计量分析

2021-08-11莫宝盈侯中原查钱慧张阳锋

热带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菊发文检索

莫宝盈,侯中原,查钱慧,张阳锋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51052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一种危害经济作物和森林植被的害草,属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在广泛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1]。薇甘菊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有广泛的适生区[2],近年来,它被发现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海南、云南、香港、台湾及澳门等地[3-4]。薇甘菊主要以攀缘缠绕乔灌木植物,重压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光合作用、争夺水分与营养的方式,造成乔灌木植物的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害的热带、亚热带杂草之一,被中国国家林业局(2013 年第4 号)公告确定为唯一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植物[5]。鉴于该杂草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入侵生境范围广、传播途径复杂多样和防治困难大,严重影响了受害地区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发展,使受害地区降低甚至丧失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原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起了农林业管理部门与高校、科研等单位的高度关注。因此,统计分析薇甘菊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对客观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计量学最早出现于1969 年,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各类科学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等,进而从宏观上把握科学研究的方向[6]。文献计量学是进行定量化分析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非常直观的一种方法,因其具有定量化、客观性、模型化等优势,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分析中,例如,环境土壤学研究、植物保护研究、医学等[7-10]。对于中国国内期刊中,虽然关于薇甘菊的研究很多,但利用文献计量学对该领域进行的研究尚未有报道。鉴于此,文章对薇甘菊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检索2000 年~2020 年收录的有关薇甘菊的中文文献,检索时间是2021 年1 月28 日。学术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均以“主题”为检索项、“薇甘菊”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专利、成果、标准,分别以“专利名称”、“全文”、“主题”,均以“薇甘菊”为检索词进行检索[11]。通过WPS Office 软件对检索数据进行去重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图1 2000 年~2020 年薇甘菊文献总量年度发表趋势Fig.1 Annual publication trend of total amount of literatur on Mikania micrantha H.B.K from 2000 to 2020

由图1 可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最早收录的薇甘菊研究中文文献始于2000 年,当年的发文量为11 篇,2001 年出现短暂的低谷期,发文量为7篇,2001 年~2012 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发文量超过25 篇,2012 年达到最高峰,发文量为59篇,2013 年~2016 年发文量呈下降态势,但是国内对薇甘菊研究的热度仍在维持着,每年都有文章发表,发文量大约为29 篇/年,2017 年~2020 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态势,2020 年发文量为41 篇。总的来说,从2000 年~2020 年,文献数量呈现波动态势的特征。

图2 2000 年~2020 年薇甘菊文献年度发表趋势Fig.2 Annual publication trend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20

如图2 所示,2000 年~2020 年,学术期刊发文量最小值为7 篇,最大值为35 篇,显著高于其它5种类型文献。博硕士论文年度发表趋势比较特殊,从2006 年才开始检索到博硕士论文,而2007 年、2009 年、2013 年、2019 年和2020 年均未检索到有关薇甘菊研究的博硕士论文,这可能与部分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博硕士论文未被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原因有关。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最早收录的会议论文是于2000 年在广东珠海举办的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薇甘菊的生物防除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的会议论文,2001 年、2004 年、2013 年~2016 年、2019年和2020 年均未收录会议论文。会议论文于2012年达到高峰值,发文量为10 篇,其中7 篇来自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专利的发表最早于2002 年,发表了2 项专利,2007 年和2009 年未发表专利,但总体上专利发表呈现增长趋势,于2020 年达到最高峰,为21 项。标准的发文量一直很少,从2000 年~2020 年,只有5 篇收录记录。成果的发文量共有39 篇,较标准的多,2000 年开始记录了第一个成果论文,而2001 年、2002 年、2005 年、2013 年、2016 年、2019 年和2020 年未有记录,其它年份均有记录。由图1、图2 还可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上检索到的薇甘菊研究相关文献共560篇,其中学术期刊367 篇、博硕士论文20 篇、会议论文42 篇、专利87 篇、标准5 篇、成果39 篇,比值为367:20:42:87:5:39。学术期刊占文献总量的比例为65.53%,专利占比15.53%,会议论文占比7.5%。薇甘菊研究的文献类型呈现以学术期刊为主、专利和会议论文为辅的多样化发展特点。

2.2 研究人员和机构

图3 薇甘菊文献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Fig.3 Top 10 authors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by publication volume

由图3 可知,2000 年~2020 年,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共发表文献271 篇,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48.39%。发文量前三名的作者,分别来自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季梅、泽桑梓和来自中山大学的李鸣光,对应的发文量分别为37 篇、31 篇和30 篇,分别占前十的13.65%、11.43%和11.07%。其余几位作者发文量差距不大,均在24 篇以上。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泽桑梓和季梅及其团队致力于外来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008 年~2009 年首次发现并确定半翅目盲蝽科单室盲蝽亚科颈盲蝽属昆虫薇甘菊颈盲蝽(Pachypeltismicranths Mu et Liu(Hemiptera:Miridae)) 为专性取食薇甘菊的重要天敌昆虫,并对其取食薇甘菊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12-13]。中山大学的李鸣光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控制开展了系统研究,阐明了用寄生植物菟丝子(Cuscuta spp.)抑制薇甘菊的机理,获得了用地带性树种改造被薇甘菊严重覆盖的次生林、一劳永逸地营造出不适于薇甘菊生长的环境的控制措施,改变了以引入外来天敌来抑制入侵种的生物防治常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最早收录的薇甘菊中文文献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孔国辉于2000 年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上发表的《外来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中国的出现》,文中对薇甘菊该物种的名称变更作出介绍[14]。

表1 薇甘菊研究论文产出量排名前十名的机构Tab.1 Top 10 institutions in the output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research papers

由表1 可知,2000 年~2020 年,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共发表文献328 篇,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58.78%。中山大学的发文量在各研究机构中,以62 篇位居榜首,华南农业大学的发文量为53 篇,排名第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发文量为45篇,排名第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时间跨度最长,2000 年~2020 年。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发文共160 篇,其发文量占前十的48.78%,由此有理由认为,以上3 个研究机构是目前中国薇甘菊领域相关研究的主力。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3 个国家级机构、3 个省级机构、4 所高校。3 个国家级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发文量分别为45 篇、32 篇和18 篇,占前十的13.72%、9.76%和5.49%;3 个省级机构分别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发文量共79 篇;4 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发文量共154 篇,占前十的46.95%,接近一半。这10 个机构中,分布于广东省内的机构有6个,分布于云南省内的机构有3 个,海南省的有1个,可以看出薇甘菊研究的主要机构集中在广东省和云南省。

2.3 基金资助情况和学科

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发现,共有211 篇文献得到了基金资助,占文献总量的37.67%。排名前十的资助基金中(图4),有6个是国家级基金,占前十的61.13%;有4 个省(部)级基金,占前十的38.87%,说明国家、省(部)级基金在薇甘菊相关方面的研究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这3 个基金资助位居前三,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论文91 篇,占前十的43.12%,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薇甘菊研究资助的中坚力量。4 个省(部)级资助基金中,其中2 个来自广东,即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其资助文献量分别为35 篇和23 篇,占前十的27.48%,在省(部)级基金的投入上,广东省位居前列,说明广东省比较重视薇甘菊的研究。

图4 薇甘菊文献排名前十的基金资助Fig.4 Top 10 funding for Mikania micrantha H.B.K research papers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学科分类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发现,薇甘菊研究文献所涉及学科共有16 个。由图5 可知,所涉及植物保护学科的发文量434 篇,位居榜首,其次是林学和生物学学科,发文量均为57 篇,再次是园艺学科,发文量19 篇。说明薇甘菊研究的学科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学、生物学和园艺学科等领域。薇甘菊被列入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植物,所以中国薇甘菊研究文献发表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和林业学科领域。近年,薇甘菊研究在生物学、园艺学等学科融合发展,促使了其文献成果相应涉及上述学科,因此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上收录的与生物学、园艺相关的论文也较多。

图5 薇甘菊研究文献涉及的排名前十的学科Fig.5 Top 10 disciplines covered by Mikania micrantha H.B.K research literature

2.4 期刊来源和被引频次

刊载薇甘菊研究文献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共发表125 篇(表2)。前十位的期刊,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4 种、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有6 种、校刊有1 种、省级期刊有1 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和广东省土壤学会主办的“生态环境学报”期刊发文量最多,为19 篇,该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重大调查研究报告,少量刊登对这2 个学科的重大前沿问题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和观点类文章。华东昆虫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生物安全学报”期刊发文量排第二,有14 篇;中山大学主办的“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以发文量14 并列排名第二。由于薇甘菊是一种生物入侵现象,对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经济等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长期的负面影响,所以科研者可能首选投“生态环境学报”“生物安全学报”等生态环境与生物安全相关杂志,所以这类型的杂志收录文章量多。影响因子前三的期刊分别是“生态学报”“生态环境学报”和“生态科学”,其影响因子分别为2.9861、1.846 和1.134,其发文量占前十的32.8%。

表2 薇甘菊研究文献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Tab.2 Top 10 journals with publication volume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research

2000 年~2020 年薇甘菊研究高频引用文献分布结果显示(表3):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前十篇,被引频次为1183 次;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前三篇,被引频次为479 次,占前十的40.49%。前三篇高被引文献分别是《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薇甘菊的化感作用研究》和《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被引频次分别为182 次、157 次和140 次,文献内容均与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化感作用相关,说明研究者对薇甘菊的关注度集中在分布及危害等方面。

表3 薇甘菊研究中高频引用文献分布Tab.3 Distribution of high frequency references in Mikania micrantha H.B.K research

2.5 研究现状

薇甘菊在20 世纪80 年代末传入中国海南岛、香港地区及珠江中的内伶仃岛[15],根据检索结果,有关薇甘菊的研究从2000 年才开始被中国研究者关注,之后逐渐得到重视,其内容和领域也逐渐发生变化。2000 年中国薇甘菊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薇甘菊的基础研究,例如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分布调查、适生区及危害情况研究等方面。2002 年以后是薇甘菊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都有所增多。这时期的应用性研究大多集中在薇甘菊的监测预警、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方面。例如:薇甘菊爆发点识别与监测预警、化学防除优选药剂研究、薇甘菊防控技术研究、风险分析、薇甘菊替代控制技术、化感作用、相关防治专利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天敌等相关物种的研究方面,例如:薇甘菊颈盲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薇甘菊萎蔫病毒致病相关的功能基因等。研究的领域也从植物保护、林学、生物学向园艺、中药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专业渗透,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中国对薇甘菊的研究从未停滞,目前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专利的申请也逐渐成熟。

薇甘菊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在中国薇甘菊防治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植物检疫是通过国家立法和使用行政手段的方法防治薇甘菊进行传播的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人工或机械大面积的铲除薇甘菊。化学防治是目前最重要的防治方法,目前在全国大面积使用的化学药剂为森草净(甲嘧磺隆)和草甘膦[16],此外,对薇甘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的化学药 剂 还 有:2,4-滴 钠 盐125g/hm2、辛 酰 溴 苯 腈375g/hm2、麦草畏216g/hm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150g/hm2、氯氟吡氧乙酸180g/hm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g/hm2、草铵膦540g/hm2、灭草松1440g/hm2、百草枯600g/hm2、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等[4,17]。生物防治主要采用天敌、致病微生物防治。天敌主要包括寄生性天敌菟丝子(C.chinensia lam.)、捕食性天敌小蓑蛾(Acanthopsyche sp.)、安婀珍蝶(A.anteas)、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phoenici)、薇甘菊颈盲蝽(Pachypeltis sp.)、亚铜平龟蝽(Brachyplatyssubaeneus(Westwood,1837))[12,18-24]。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薇甘菊柄锈菌(Pucciniaspegazzini de Toni)、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Flc-2 菌株、FV-1 菌株、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mame Hara)、薇甘菊萎蔫病毒(Mikania micrantha wilt virus,MMWV)等[25-29]。生态防治主要包括植物化感作用的利用、环境改造防治、群落改造防治和替代控制技术[30-32]。由于薇甘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繁殖扩散速度惊人,能用于实际应用的有效防治方法并不多。

3 结论与讨论

在该次统计范围内,据检索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共收录薇甘菊相关的中文文献560 篇,从2000 年~2020 年,文献的数量呈波动态势的特征,于2012 年达到峰值。学术期刊占文献总量的比例为65.53%,专利占比15.53%,会议论文占比7.5%。说明薇甘菊研究的文献类型呈现以学术期刊为主,专利和会议论文为辅的多样化发展特点。从研究人员和机构来看,主要研究人员有季梅、泽桑梓和李鸣光,发文量占前十的36.16%;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占前十的48.78%。从基金资助情况来看,受基金资助文献占总量的37.67%,其中,受国家级基金支撑的文献数占前十位的61.13%;所涉及学科以植物保护学科为主,占所涉及学科文献数前十位的68.13%;从期刊来源来看,“生态环境学报”刊载量最大,为19 篇。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前3 篇,被引频次占前10 篇被引总频次的40.49%。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前三的期刊分别是“生态学报”“生态环境学报”和“生态科学”,其影响因子分别为2.9861、1.846 和1.134,其发文量占前十的32.8%,占比少于一半,影响因子高的论文数还不够多。被引频次能揭示文献的参考或应用价值、学术影响力,文章结果显示论文《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被引频次最高,为182,高被引频次的文献还不够多;从来源期刊来看,刊载量排前十名的仅有4 种属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综合而言,高学术影响力论文数量有待提升。

薇甘菊研究逐步从以生物学特性、分布调查、适生区及危害情况研究为主扩大到以监测预警、化学、生物、生态防治研究为主。薇甘菊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的科研者的重视,几种防治方法中,化学防治收效快,但如何在化学防治时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将污染降至最低限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生态防治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小范围实验的精确防治效果较好,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实际防治效果并不太理想。

4 展望

长期以来,中国在薇甘菊科学研究和控制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薇甘菊的防治控制技术仍需取得突破。薇甘菊未来研究方向可大致从以下3 个方面展开:一是将信息技术与薇甘菊的防治技术相结合,建立健全入侵预警机制[4];二是深入研究薇甘菊侵入扩张的分子机理,为有效防治和管控薇甘菊提供依据;三是加深薇甘菊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将其变废为宝。

猜你喜欢

甘菊发文检索
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可爱的德国甘菊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