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汉代烽燧的修建、排列布局及功能
2021-08-11叶楠
叶 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西汉吸取秦朝教训,以塞、塞垣之名行长城之实[1]。《史记·匈奴列传》载“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2],《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3]。可见,以“塞”为边防设施的专有名词,始用于汉代。西汉王朝积极推广蒙恬的措施,充分利用山川险阻、地形地物,设塞建障进行边防建设,烽燧遂成为汉代西北边防主要形制。额济纳旗的烽燧记载多见于历史文献,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烽燧的实物证据逐步丰富。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进行考古调查活动时,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烽燧。
1956—1958 年,由瑞典博·索马斯特勒姆博士根据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学者弗克·贝格曼的发掘报告原稿,编成《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居延汉简甲乙编》,收录了出土汉简,并在《居延汉简甲乙编》(额济纳河流域障燧叙要)中,叙述了额济纳河流域烽燧的基本情况。吴礽骧的《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对于河西汉塞的烽燧遗址逐一翔实记录,并在全面分析烽燧遗址的基础上做出了合理的推论。此外,还有大量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烽燧、障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 烽燧的修建
战国后期,蒙古高原的匈奴兴起以后,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各国修筑长城自卫,通过移民充实边防。秦末之纪,北方匈侵入到黄河以南地区,直接威胁到长安的安全,击走月氏,夺占河西走廊。汉武帝即位,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实行抗击匈奴的战略方针,大规模兴筑障塞烽燧。额济纳旗汉代烽燧、障城,始筑于西汉太初三年。《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元年)五月,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太初三年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游击将军韩说将兵屯之。强弩都尉陆博德筑居延泽[4]。武帝元狩二年,建令居塞和河西四城,《史记·大宛列传》载“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2]。额济纳旗烽燧所建位置,从调查情况看沿额济纳河走向设置,多建于临近河流的戈壁丘陵地带,由烽火台和坞组成。
额济纳旗烽燧按照“因地形,以险制塞”的原则布局,正如郎中侯应所言:“起塞以来百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4]。烽燧的修筑多为土坯垒砌,采用错缝垒砌的方法,并利用芦苇、芨芨草铺设夹层以加强烽燧墙体稳定。
2 烽燧的排列布局
1930年4月至1931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在额济纳河两岸,北起额济纳旗川吉阿玛,南至金塔县正义侠约300公里之间和额济纳旗布很陶来至宝日川吉约65公里之间,发现了汉代塞防和障坞亭燧遗址。并将烽燧、障城冠以符号,并加以数字编码,就成为各遗址特有的名称。其中,冠以A或P的表示汉代遗址,冠以K的表示宋元时期遗址。Watch—towor烽台,改用T;Fort小堡,改用F;House房子,改用H[5]。
2.1 烽燧的走向
根据出土汉简和《汉书》等传世典籍记载,汉代额济纳旗设有居延县、居延都尉府和肩水两都尉府,军政机构隶属于张掖郡。额济纳旗境内北部是居延都尉府,下辖殄北塞、甲渠塞、卅井塞,南部是肩水都尉府,领广地塞、橐他塞和肩水塞。烽燧一列北起苏泊淖尔苏木策克嘎查居延海南岸的川吉阿玛,沿额济纳河下游伊和河向西南延伸;一列北起古居延泽,沿额济纳河下游伊和河支流的东岸向西南延伸;一列自达来呼布镇东南宝日川吉起,在荒漠戈壁的河谷地带向西南延伸。烽燧汇集于东风镇的布很陶来,沿额济纳河中游的东岸单线继续向西南延伸。在东风镇宝日乌拉嘎查哈日苏海又分为两条烽燧线,沿额济纳河上游东、西两岸向西南延伸,进入甘肃省金塔县。
2.2 烽燧的排列分布
额济纳旗烽燧沿着额济纳河流域修筑,总体由东北向西南排列,殄北塞、居延区域、甲渠塞、卅井塞、广地赛、橐他塞、肩水塞依次排列,见表1。
表1 额济纳旗烽燧排列分布汇总表Table 1 Summary of distribution of Beacon Flintlock in ejina banner
额济纳旗烽燧、障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三角洲,烽燧随地形设置,防区内地势较平缓,烽燧间距较有规律,甲渠候官烽燧间距为1 300米,卅井候官烽燧间距2 000米,广大塞烽燧间距1 500米,橐他塞烽燧间距为4 000米。烽燧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沿着额济纳河由东北向西南排列,贯穿额济纳旗全境,经甘肃金塔县进入河西走廊,形成一条快捷有效的通讯示警线。
3 烽燧的功能
额济纳旗是南通河西走廊,北接蒙古高原的缓冲地带,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烽燧组成的候望系统,将敌情传达至边郡决策者手中,为采取各种军事行动提供正确依据。
3.1 烽火信号的传递
汉代在额济纳旗修筑的军事防御设施,基本特点是以烽燧为主,每隔一定距离修筑烽燧连成烽燧线来观察瞭望、传递信息。烽燧,墩台多为方形,底边长5~8米,高数米,收分明显,平顶,上建有小屋一间,即望楼,汉简中又称作堠、候楼等。望楼周围以土墼筑女墙,高 1.5米左右 ,厚约80厘米,女墙顶无雉堞或望孔等设施。上下墩台或借助于墩台侧面砌筑的阶梯,或是凭借软梯、脚窝攀登而上 ”[6]。遇到敌情发生,白天放烟为“燧”,夜间举火为“烽”,将敌情以烽火信号的形式传递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通信联络方式。史书记载了烽燧的主要任务是“谨候望,通烽火”,要求警戒瞭望,观察敌情,发放信号,急传言府。如《史记·司马相如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2]《汉书·贾谊传》:“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得轻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4]。”而且根据敌人数量及入侵程度的不同,运用不同的信号来传递信息,如1974年居延甲渠候官房屋遗址16号中发现有记录不同人数入侵所举烽火规定的汉简,“晚上听见有人入侵,但不确定情况时,晚上举一苣火,白天举部燧;望见虏一人以上入塞,燔一积薪,举二烽,夜二苣火,见十人以上在塞外,举二烽,燔一积薪,夜举二苣火;五百人以上白天举二烽;若五百人以上攻亭障,举三烽,燔一积薪,夜三苣火;不满两千人以上,举三烽,燔一积薪,夜三苣火[7]。由此可以看出蓬火信号以三蓬、三苣火、三积薪为极限,无论白天黑夜,都要及时将信
息传到都尉府。
3.2 吏卒的起居之所
烽燧、障城只是军事防御体系的客体,而不是这个体系的主体,在这个军事防御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戍卒,因此烽燧、障城上必须建有带院落的房屋、提供住所、畜圈家畜等,方便戍卒居住并提供生活用具。目前调查发现,在障或隧的附近通常有坞的存在,障或隧一般和坞连接在一起,坞内建有数间房屋,或置土炕、或置灶台,应为戍卒起居之所。如甲渠候官治所破城子A8遗址,障设在坞的西北角,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9米,南北宽27.5米,墙基宽4米,上宽2.3米,残高4.7米。障内有房屋址,南墙内侧设有斜坡台阶,障外东、西、南三面呈斜坡状。坞连接在障城南侧的外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5米,南北宽43米,墙基宽1.7米,残高0.2~0.7米。坞内残留有模糊不清的房屋基址。如肩水候官治所地湾城A33遗址,东西长77.5米,南北宽71.5米。障设在坞院的东侧正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基宽5米,残高8米。坞在障城的西侧,坞墙连接在障城的西北角和西南角,东西长56米,南北宽49米,墙体夯筑,基宽1.5米,残高0.3米。坞门在南墙靠东,宽0.3米。障城东南角另有一处坞墙,南北长30米,东西残长56米,墙体夯筑,基宽0.7米,残高0.2米。障城外南侧有1米宽的夹道,夹道南和东坞墙西侧残留有房屋的基址,坞墙和房址已模糊不清[8]。
从额济纳旗烽燧、障城遗址来看,坞是士兵居住的场所,坞内房屋为较多戍卒提供了住所,可以囤积生活品和作战物资,又距离烽燧最近,能更好的保障附近烽燧安全,在烽燧被袭击时及时提供援助。
3.3 烽燧自身的防御
匈奴骑兵飘忽不定,派大部队追击,他就远走,当大兵退后,他又依然返回骚扰。茫茫戈壁草原无所依托,少派兵则兵力不足,多派兵则补给困难,选择成本低于战争的烽燧、障城防御就成为必然选择。[9]因此,烽燧、障城在营建过程中,采取多层坞院环绕、高筑障城、曲折迂回等相应的措施,以阻扰敌军人马进犯,防止弓箭偷袭。在一些烽燧、障城的遗址的清理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曾发现篱笆、木尖桩、木制窗框等物[6]。烽燧、障城因河为塞、据险而守,实现以常备防突袭、以步兵御骑兵、以逸待劳的战略效果。政府还给烽燧戍卒配备了多种兵器和器具,如长斧、长椎、连梃、羊头石、壁门蒺藜等,并根据匈奴人进攻的不同阶段、不同距离使用不同的武器来御敌。当匈奴人从远处冲锋而来时,用箭将其射杀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敌人到达烽燧附近时,在用弩的同时还可以用重物砸向敌人[10]。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使用刀枪、剑戟、弓弩等兵器作战的时候,烽燧以独特的防御设施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再加上有戍卒驻守,纵使兵力强大可以强攻翻越,也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和较长时间,这时防守的一方就可以争取时间、调集兵力、予以抗御。
综上所述,额济纳旗烽燧是汉代河西防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汉中期汉匈作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修建不仅有效阻挡了北匈奴南下,同时促进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往来与交往。随着边疆历史的发展已逐渐失去其军事设施的作用,但作为边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神功能依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