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百年
2020-12-21田海峰
田海峰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古勒巴克乡兴地村西南约57千米孔雀河中游北岸的荒漠中。遗址作为大碛古道沿线存数不多的军事古迹,是古代中央政权治理西域和维护丝路交通的重要历史见证,与孔雀河沿岸其他10处烽燧遗址以“孔雀河烽燧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9年11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首次专业的考古发掘工作,仅在第一个月就出土了600余件唐代遗物。而此时距离遗址的首次“考古”活动已过百年。
探险家的光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诸多西方探险家打着考古探险的幌子进入塔里木地区,他们在对大量历史古迹进行肆意掘取的同时,也留下了一批早期考古记录。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西方探险家的视野。
1896年3月,斯文·赫定沿孔雀河由库尔勒至罗布泊北岸营盘遗址,首次将孔雀河沿线烽燧群载入考察记录,他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称为“阿亚格吐拉”,意为“低塔”。但遗憾的是斯文·赫定对其规模形制记载不多。
斯坦因步斯文·赫定后尘,在1914年他的第三次西域探险中对孔雀河沿线的诸多烽燧进行了考察,其中有名可考的即包括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在内的9座遗址。斯坦因将其编号为Y.II烽燧,并较为详细记录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遗存概况。烽燧遗址坐落在一处隆起的红柳沙堆上,由烽燧和营房两部分构成。烽燧修筑在高地东侧,残高约6.1米。在烽燧地基的西面和南面发现有用以加固烽体的土坯,土坯每隔约0.4米就夹筑一芦苇层。营房在烽燧西边地势稍高的位置。营房墙体主要由篱笆条和灰泥修筑而成,也见小段夯土修筑的矮墙。营房平面呈长方形,长约8.2米,宽约2.7米。斯坦因在营房东北角发现一处灰泥修筑的残灶,在南墙角位置采集到木梳、木镘刀、绳鞋、木卷筒、方形骨制小骰子以及一副碎了的纸画。
现当代考古调查
195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首次提出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但囿于交通和技术等,孔雀河烽燧群并未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考古部门对孔雀河烽燧群的遗存现状进行了初步考察,但当时普查人员并未注意到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存在。2000年,巴音郭楞州文物局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调查,将其列为新发现遗址,次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连同其他10座烽燧以“孔雀河烽燧群”为名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至此,沉默将近百年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得以“重见天日”。2006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和实施,几乎同时,国家文物局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长城资源专项普查。2007—2009年,新疆文物部门耗时两年时间完成了对全疆212处长城资源的调查,包括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在内的孔雀河烽燧群的遗存现状至此得以详细建档。2010年,经过文物专家的复查验收,2014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调查报告与新疆其他地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一同刊布。
与斯坦因的考察记录对比,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仍基本保存了百年前的面貌。遗址可见有烽体、居址和地上木桩排遗迹三处。烽体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残高4米。烽体建筑结构内外有别,外部采用土坯垒砌,内部为土层与芦苇层叠筑。烽体的南面和西面发现有护墙残迹,由土坯垒砌而成。烽体西约10米的高地为居址,盗坑中见有芦苇层、土坯残块、木枝及灰土堆等生活遗迹。烽体南约15米处的平滩地上遗存有一排高出地面、呈南北向直线排列的木桩,考古人员推测其应该为“虎落”遗迹。
2019年11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首月即出土800余件遗物,其中唐代文书、木牍600余件。考古队综合烽燧地理位置与出土文物,初步判断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为唐武周至开元年间于西域设置的一处游奕所机构驻地,其职能是驻守和看护孔雀河烽燧群所在的“楼兰路”军事防线,管理沿线的若干烽铺。出土纸质文书上清楚记载了临河烽、马铺烽、沙堆烽、黑河铺、猪泉谷铺、榆林镇、通海镇、掩耳守捉、于术守捉、焉耆守捉、安西都护府等。出土木牍上则记载了烽铺与游奕所间计会交牌与平安火制度,其中,记载“计会交牌”制度的木质实物标本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毋庸置疑,这一重大发现对于唐代西域经略史和大碛路交通史的研究将开启新的篇章。
本文属于国家社科基金新疆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安西大都护府军防布局研究”(课题编号:19VXJ008)
(作者为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