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08-11李进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经皮

李进福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济南 250101)

周围性面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造成患侧表情肌瘫痪,引起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等表现,若未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永久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交,加重其心理负担[1]。 目前,临床针对周围性面瘫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以促进局部炎症、水肿消退,恢复神经功能[2]。但长期服用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类药物会引发较多不良反应,且对改善面神经功能的效果有限。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物理疗法,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可起到收缩肌肉、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表情肌康复训练具有简便易行、痛苦小等优点,在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广泛[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0年11 月收治的7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7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4]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均为单侧面瘫。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疾病;入组后接受其他治疗方案;合并糖尿病;处于妊娠、哺乳期;有疱疹病毒感染史。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男 19 例, 女 20 例; 年龄 22~56 岁, 平均年龄(39.54±3.68)岁;病程 0.5~3 个月,平均病程(1.54±0.36)个月;面瘫侧别:左侧 17 例,右侧 22 例。 观察组男 21 例,女 18 例;年龄 21~57 岁,平均年龄(39.63±3.82)岁;病程 0.5~3 个月,平均病程(1.57±0.38)个月;面瘫侧别:左侧18 例,右侧21 例。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采用肌电图仪(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NDI-092,沪械注准 20192070544),设置参数:波宽 0.2 ms,波形为方波,频率为2 Hz,电刺激强度为10~99 mA,以患者耐受为前提,适当调整刺激强度,确保患者面神经支配肌肉有明显收缩,电刺激部位选取眼轮匝肌、耳前、口轮匝肌及额肌,各部位均刺激5 min,20 min/次,1次/2 d,持续 4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表情肌康复训练。 (1)抬眉:引导患者上提健侧、患侧眉目,以锻炼枕额肌额腹,10 s/次,4~5 次/组。 (2)闭眼:叮嘱患者闭合双眼,进行20 次, 若患者难以完全闭合则轻轻按摩其眶下缘,再次用力闭合上双眼10 次。(3)耸鼻:帮助患者进行压鼻肌、提上唇肌收缩训练,朝鼻子方向用力,5 s/次,15 次/组。 (4)努嘴:引导患者收缩口轮匝肌,并用力向前努嘴,5 s/次,15 次/组。(5)示齿:引导患者收缩笑肌,上提颧大肌、颧小肌及口角肌,保持两侧同时用力,露出牙齿,10 s/次,15 次/组。(6)鼓腮:引导患者收缩、扩张口轮匝肌及颊肌,鼓腮时捏紧患侧口轮匝肌,10 s/次,15 次/组。 训练 3 组/d。 持续训练 4 周。

1.3 观察指标

(1)面神经功能分级: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估[5]。I 级:各曲面肌运动正常;II 级:轻度功能正常,即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III 级:中度功能正常,即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减弱,用力闭眼后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IV 级:中重度功能异常,即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V级:重度功能异常,即静止状态时面部不对称,运动时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VI级:完全麻痹,无运动。

(2)症状严重程度:于治疗前后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社会生活功能两个维度,躯体功能通过5 个问题评估,包括张嘴感觉困难、用杯子喝水困难、眼睛感觉干燥、咀嚼食物困难及讲话时发音困难,评分范围为1~5 分,总分=(各问题累计分-10)×2.5,评分越高则躯体功能越优;社会生活功能涉及自身感触、社会适应等问题,总分40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社会生活功能越优[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如 FDI 评分,以()表示,采用 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H-B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H-B 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H-B 分级比较[n(%)]

2.2 两组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各维度FD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FDI 中躯体功能、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FD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 FDI 评分比较[(),分]

组别 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生活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 值P 值14.23±2.51 14.39±2.65 0.274 0.785 28.51±2.36 33.14±2.58 8.269 0.000 20.14±3.93 20.21±3.87 0.079 0.937 26.45±3.89 35.14±3.27 10.679 0.000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主要是脑干面神经核及周围神经损害,进而造成面肌瘫痪,临床尚未明确阐述其发病机制,认为与病毒感染、面神经管狭窄及血运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7]。周围性面瘫受致病机制复杂影响,常规改善循环、 抗病毒及营养神经的治疗缺乏针对性,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影响整体疗效,不利于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周围性面瘫康复治疗易被临床忽视,认为其对患者功能康复无明显作用。邵雅楠[8]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H-B 分级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减轻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瘫痪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改善。究其原因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作用机制与电场对受损神经的兴奋性、周围血液循环改善作用有关,主要利用低强度电流对患者局部神经、肌肉进行刺激,激活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以恢复面神经功能,改善面瘫程度。 同时,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加快受损神经远端轴突再生,不断修复损伤神经,强化中枢神经传导功能,进而引起肌肉被动及节律性收缩、舒张,重新恢复面部肌力[9]。 临床在电刺激治疗基础上辅以一系列表情康复训练,可通过持续、规范锻炼面部肌肉,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面部表情肌细胞代谢,进一步促进运动、感觉功能恢复。 持续进行表情肌康复训练还可改善受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康复,增强患者表情肌群肌力,减轻面瘫程度[10]。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进行,可互相补充,提高临床疗效,加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面瘫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减轻面瘫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