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课堂中错误资源再利用的研究
2021-08-11杨春礼
杨春礼
错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先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的错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力争在教学中进行错误资源的再利用,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夯实基础。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谈一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小数课堂中错误资源再利用的现状
(一)教师尚未形成正确的“错误观”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一听到“错误”二字唯恐避之不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学生出现错误就是因为态度不认真、知识没学懂或者是教师讲授方式有误。很多教师认为遇到错误教导学生改正就万事大吉了,尚未认识到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留下的记忆并不深刻,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甚至有些教师选择用批评、指责以及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而不去探究学生为何会产生错误,从而白白浪费了那些随机产生的错误资源,使教学只停留在表层,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些学生会在再次面对错误时产生害怕和退缩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教师对错误资源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存在着这样的想法:教学中不可以出现任何失误。众所周知,教学中的失误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让学生们误入歧途。认为学生一旦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后就很难纠正过来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知识和事物都记忆犹新。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都会反复推敲与琢磨,保证交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不敢让学生们出错,只要发现一点错误就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教师缺乏应对学生突发错误的策略
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对学生突发错误的策略,所以忽视了对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重视。教学本质是一种沟通,因此,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理解课堂所教授的内容的现象是十分正常。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俯下身子,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同时要留心细致地观察,捕捉学生产生的错误点,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自己解决错误。
二、加强小数课堂错误资源再利用的策略
(一)实践是检验“错误”的标准
教师应在学生犯错时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思想源头,对症下药,想方设法地指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修整自己的不当之处,训练学生的思辨思维。比如,笔者在课堂中曾出现过一个错误现象: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裁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可以裁多少个?学生们很快写出答案:20×15=300(平方厘米)2×2=4(平方厘米)300÷4=75(个)。对于这个回答笔者没有做出评论,而是让学生们拿出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在这张纸上剪出边张为2厘米的正方形,看看究竟可以剪出多少个正方形。经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发现用大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是错误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做法应为:长里有20÷2=10(个),宽里面有15÷2=7(个)……1(厘米),剩下的1厘米不够再剪2厘米的正方形,能剪10×7=70(个)。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方式,学生们经过高度的感情差和正误对照,学生自然会有深刻的印象。
(二)数形结合是分析“错误”的好伙伴
(三)对比是发现“错误”的放大镜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关注那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而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信息,却不太注重。这就需要通过对比这个“放大镜”发现题目中细微的差别,从而正确做出答案。例如,在解答“小明用40分钟走了4千米,请问他一个小时可以走多少千米?”的问题时,有学生解答:4÷40=10千米/分,很明显这位学生没有发现题目前后的单位不是一致的。于是笔者让学生用笔圈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数字和单位,并引导他“仔细对比,前后的单位是一样的吗?”最后鼓励学生自己动笔计算,得出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
错误的经验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的重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让小数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美丽的错误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和作用,有效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