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视角下藏族电影传播效果差异分析——一项基于豆瓣评论的词频分析研究
2021-08-11伊丰
伊 丰
(1.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一、藏族题材电影中内视角与外视角
藏族题材电影是指以藏族为主要表现对象,反映藏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国内外影片。藏族题材电影包含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藏族应该成为主要角色,二是影片须反映藏族的生活。
从创作者身份和视角来看,藏族题材电影可以分为外视角电影和内视角电影。早期的藏族题材电影是从外视角创作开始的。外视角的藏族题材电影是指主创人员为汉族或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担当。由于交流障碍以及藏族演员的稀缺性,早期的外视角主创会选择用其他民族演员来演绎藏族角色,如冯小宁的《红河谷》。但是近些年,为了追求文化上的贴近性和表演的自然性,即使是外视角主创,也尽量起用藏族演员进行表演。内视角的藏族题材电影则是指电影的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本身具有藏族身份。本民族的主创人员一般也会起用本民族的演员,直接用藏语进行表演。
早期的藏族题材电影由于其“文化他者”的外视角创作,形成了以宗教、风光、民俗为显著标签的固化审美模式,甚至出现民族文化奇观化的倾向;抑或是从意识形态框架出发的着力强调国族认同建构和国族身份生产的国族化叙事。在近年来,以万玛才旦、松太加为代表的“新藏语电影”崛起,他们先天的内视角基因、强烈的族群身份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使其电影创作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觉醒和民族“自我表述”的特征。
二、基于西藏题材电影豆瓣评论的词频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网络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法,以豆瓣上关于热门藏族题材电影的网友短评为研究对象,利用词频分析工具对大量短评进行词频分析。研究内视角藏族题材电影与外视角藏族题材电影在意义表达和受众感知方面的差异,从效果研究的层面为藏族题材电影拓展创作思路。
(二)样本选择
笔者放弃专业影评人的长篇评论,而是以豆瓣电影评论中的网友短评为挖掘对象,从大众传播层面进行研究,力求展现广大受众对藏族题材电影的感受与评价。
在具体样本选择时,笔者在豆瓣电影分类中以“中国大陆”“西藏”“藏族”为搜索标签,搜索出相关电影89部。根据藏族题材电影的内涵进行筛选,剔除了在西藏发生但不表现藏族生活、藏族文化的影片(如《转山》《七十七天》等作品);时长较短的纪录片(如《藏北人家》《西藏诱惑》);以及评论量100条以下的影响力不足的电影。最终笔者选取了符合研究条件的电影作品27部,其中外视角电影15部,内视角电影12部。(如表1、表2)
表1 内视角藏族题材电影样本列表
表2 外视角藏族题材电影样本列表
(续表)
笔者运用网络文本抓取工具对上表电影在豆瓣上的网友评论进行挖掘,每部电影的评论抓取量在220条左右,进行查重和清洗过后,基本保持评论文本量在每部电影200条左右(个别电影评论量有限,但也至少在100条)。针对这些网络评论,笔者利用词频分析工具进行话语分析,提炼出评论中常出现的热词,从词频和权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三、外视角藏族题材电影的词频分析
外视角的藏族题材电影在叙事策略中主要呈现出国家叙事和民间叙事两种框架。国家叙事是从意识形态建构层面着力强调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主旋律价值;民间叙事是以民间视角描述西藏自然、生活和人文的影片。
(一)国家叙事
在上表中属于国家叙事的影片有《我的喜马拉雅》《红河谷》《甘南情歌》《农奴》《西藏的天空》《康定情歌》《天上的菊美》《金珠玛米》。经过词频分析,每部电影的词频排行如表3。
表3 国家叙事藏族题材电影豆瓣评论词频排行
首先,藏族题材的国家叙事影片主题先行,表达直白露骨,传播效果不佳。表3中8部电影豆瓣平均得分6.84分,评价总体不佳。经过评论文本分析,“主旋律”“意识形态”一词都有较高的排位。如《康定情歌》《天上的菊美》中“主旋律”一词高居榜首。我们甚至在上表中还看到了“狗血”“洗脑”的负面评价。可见,国家叙事的藏族题材电影在思想表达方面还比较笨拙。
其次,优秀的藏族题材国家叙事影片应该是讲好故事、以情动人。上表中豆瓣评分8分的《我的喜马拉雅》词频排行中,虽然“主旋律”也是跃然纸上,但是,可以看到“感动”“真实”这样对故事的形容词性评价出现在更高的排位,第四到第六名的“西藏”“祖国”“边疆”也从侧面反映了该部影片在家国关系上的成功表达。豆瓣评分7.4分的《甘南情歌》词频排行中也出现了“淳朴”“感动”等评价。相反,我们在低评分影片的词频排行中几乎看不到中性或正面的形容词,说明影片和受众没有形成情感共鸣。
(二)民间叙事
表2中属于民间叙事的影片有《可可西里》《冈仁波齐》《盗马贼》《皮绳上的魂》《德兰》《西藏往事》《冈拉美朵》,经过词频分析,每部电影的词频排行如下表4。
表4 民间叙事藏族题材电影豆瓣评论词频排行
(续表)
首先,从表4中,我们看到了特殊题材与纪录风格的胜利。陆川的《可可西里》以8.7分占据藏族题材电影最高评分,这一成绩和环保题材的选择密不可分,词频排行中“题材”也出现在显著位置。7.7分的《冈仁波齐》也是选取了体现藏族特殊的宗教活动——朝圣这一典型题材进行集中表现。此外,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在民间叙事的藏族题材电影中颇受观众青睐,《可可西里》《冈仁波齐》都具有鲜明的纪录特征,而在评论词频排行中也出现了“纪录片”“真实”。说明受众对于西藏影片更期待真实、客观的自然呈现。
其次,其他学者对外视角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民族文化景观化倾向在词频排行中也有明确体现。表4中的大多数电影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猎奇心理,创作者站在汉族视角进行远眺,把藏民族的宗教、文化、风俗进行了景观化的处理,这在潜意识里是对外部世界的迎合,而非真实客观地建构藏族本民族文化形象。以《冈仁波齐》为例,高频词中出现的“信仰”“磕长头”“朝圣”“宗教”等词语都充分地暗示了导演作为“文化他者”对异域文化的过度兴奋。这种只注重文化表面的异质性,忽视文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文化的普世性的创作思路,可能带来的是受众两个极端的反馈,如《冈仁波齐》评价中既出现了“虔诚”,又出现了“愚昧”。
另一种景观化的表现是对于自然景观的景观化,这是一种最浅层面的表达倾向。如评分靠后的《西藏往事》《冈拉美朵》的评论中“风景”“音乐”“纳木错”的出现次数都比较多,有网友直言该片为“风光片”“MV”,影片整体形式大于内容。
综上,从评论词频排行中,我们经分析可以得知,观众对国家叙事的藏族题材电影中主旋律的表达并不是一刀切式的抵触。只要有吸引人的故事和共鸣的情感为依托,便可以大大方方地把主旋律的主题公之于众。对于外视角的民间叙事藏族题材电影选取符合普世的主流价值观的创作题材,尽量遵循真实、自然的创作原则,做到外部表达与真实还原之间的平衡。
四、内视角藏族题材电影的词频分析
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创作完成,这部电影为藏族题材电影带来了新方向和新活力。之后,一批藏族导演的陆续加入,一改以往藏族题材电影的叙事范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主题上,由国家意志的宏大叙事走向个体生命的小叙事;影像上,由景观化叙事逐渐走向反景观化叙事;风格上,由“汉”味逐渐走向“藏”味。
(一)万玛才旦——关注文化、观照现实、关心个体以及艺术化的镜头语言
表5从受众评价角度印证了万玛才旦的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关心个体、关注文化、观照现实以及艺术化的镜头语言。万玛才旦几乎每部作品的评论热词中都出现了该片的主人公:《静静的嘛呢石》中的“小喇嘛”,《塔洛》中的“塔洛”,《老狗》中的“藏獒”“老人”;《撞死了一只羊》中的“金巴”,这些代表影片中主要个体的词语都处在排行第一的位置,标志着观众对影片中个体命运的强烈感知。“文化”一词在《静静的嘛呢石》《老狗》《寻找智美更登》《五彩神箭》的评论中频繁出现,抑或是“信仰”“传统”“宗教”等藏文化相关词语。而万玛才旦对“现实就是现代和传统的冲突与共生”的观念表达也被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了。《静静的嘛呢石》和《气球》的评论词频排行前十中同时出现“传统”“冲突”;《塔洛》中的“身份”“孤独”都暗含着西藏当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身份和文化的焦虑心理。
表5 万玛才旦作品豆瓣评论词频排行前十
万玛才旦追求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表达。他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个人影像风格:缓慢的镜头运动与画面剪辑、长镜头的运用。他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影像风格,例如《撞死了一只羊》中无论是在场景选择、画幅比例还是三种影像空间的交迭叙事方面,都表现出一种间离化的影像风格。在表5中有大量的对万玛才旦影像风格的评价词语:《塔洛》中的“黑白”“影像”“镜头”“长镜头”;《寻找智美更登》中的“阿巴斯”“镜头”;《撞死了一只羊》中的“王家卫”“影像”。
但在对表5中电影作品评价词频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时,笔者发现越是强调镜头语言艺术化,受众的评价反而越低。2017年的《撞死了一只羊》是万玛才旦作品中镜头语言最具特色的一部作品。豆瓣评分却不及比它早12年的《静静的嘛呢石》。而我们在《静静的嘛呢石》评价词频排行中却没有看到和“镜头影像”相关的词语。在万玛才旦2019年高分新作《气球》的评论中,大多观众也是因为其关注到“女性”与“家庭”的新题材而给出了正面评价。
(二)松太加——关注情感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表6 松太加作品豆瓣评论词频排行前十
虽然都是藏族导演,但是松太加更加关注情感与家庭的小题材,善于用细腻的手法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和解。《阿拉姜色》《河》的评论中频繁出现的“家庭”一词,在万玛才旦的作品和其他外视角藏族电影作品评论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可以说“家庭”是松太加的创作标签。而家庭中的“情感”“隔阂”“痛苦”“救赎”是他的作品内核。松太加对作品中家庭成员的人物塑造也是比较丰满的。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名时常出现在评论词频排行中,《河》中的“小女孩”“父亲”“央金”;《太阳总在左边》中的“孩子”“老人”;《拉姆与嘎贝》中的“拉姆”“嘎贝”。这一个个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优秀的藏族电影人努力地摆脱风光、宗教或民俗等刻板标签,积极地从藏文化自身出发的“内视角”进行叙事,开创了藏文化的主体性。在“内视角”的藏语电影中,那些宗教、民俗并不需要刻意强调,迷恋“唐僧喇嘛”电视剧的小喇嘛的故事,不愿意接受妻子与前夫孩子的继父,这些自然呈现的藏族日常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有着人性的普适力量。
结 语
无论是外视角藏族题材电影还是内视角藏族题材电影,都各有其表达优势,外视角创作者在电影的整体把握和主旋律表达上更加成熟,而内视角创作者在本民族文化真实呈现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精彩的故事、细腻的感情、鲜活的人物都是收获观众好评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