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概述
2021-08-10肖炼陈海峰
肖炼 陈海峰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生态问题较为严重。过快的经济发展,给我国带来许多生态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发展。着重论述了有关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影响因素;优化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13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林业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如此,还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为人们提供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
现如今,我国林业工程处于重要变革时期。在这一阶段,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林业工程造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除此之外还会影响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的进度。
因此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要更新自身工作理念,端正态度,改善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原因以及意义
1.1 开展造林工程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林业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我国森林面积较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导致乱砍滥伐的现象较为严重,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我国林业工程造林项目,提高我国林业工程的造林质量[1-2]。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森林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体系的发展。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也有益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全面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
1.2 开展造林工程的意义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这导致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有所不同。一些地区的天气状况比较恶劣,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
而林业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但是,在提高植被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尽可能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提高当地抗灾能力,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开展造林工程,可以起到固定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林工程的开展,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此地的影响,防止生態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开展造林工程,还能起到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3-4]。
2 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常见影响因素
2.1 树苗不易存活
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缺少科学的造林计划,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树种。这使我国林业工程造林工程受到较大的阻碍,树苗的存活率非常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造林之前没有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
通过调查发现,在现实的造林工作中,大多数地区选择的树苗种类都是当地需求的树苗种类,却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土质等条件是否适合该树苗的存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造林计划带来了消极影响。
此外,我国盐碱地范围较大,干旱地区较多,近几年水资源也比较缺乏,这对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计划来说非常不利[5-6]。
2.2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林业工程造林项目周期较长,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在林业工程造林的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保证林业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实际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造林的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整体意识,缺少制度保障。在之后的林业工程造林计划中,需要处理好林业的后期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有效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达到林业工程造林目标。
在实际林业工程造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缺少林业维护的理念,更加在意林业工程建设,在林业造林后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未依据树苗的生长状况进行后续工作,例如施肥过多会影响树苗的生长情况,施肥过少则不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后期工作不到位,一方面不利于维护我国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国环境压力和负担。这些都会导致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直线下降,甚至引发其他生态问题。
2.3 缺乏专业技术
在林业工程造林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林业工程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林业工作者的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导致其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达到专业的水平。同时,缺乏林业的相关知识,比如林业后期的养护知识,以及造林初期的注意事项等。
除此之外,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通常是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学习造林技术以及造林知识。没有专业的造林技术以及养护知识,很难提高我国的林业工程造林质量,也不利于发挥我国林业工程的作用。
3 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优化策略
3.1 重新构建我国林业结构
要想提高我国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有必要重新调整我国林业结构,这需要相关林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联合起来,进行林业的分析和讨论,然后构建新的林业结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依据时代的变化,更改林业结构。除此之外,在加大林业工程造林面积时,要注重其附加价值的提升。
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需要遵循新的林业结构以及新林业方案的指示开展造林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土壤土质状况、水资源状况等,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客观因素,选择最适合当地的树苗品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当地树苗的存活率,也有助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
在实际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这有助于人们了解造林的优势与意义,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造林过程会更加顺利,造林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林业工程造林前期计划,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测,对地质进行相应勘探,根据这些因素缩小树苗选择范围,提高树苗存活率[7-9]。
3.2 林业管理亟需加强
相关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业管理。在维护管理方面,定期给树苗进行浇水、修剪等工作。因此,相关林业部门要尽快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在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要将工作具体分配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确保工作人员都有事做、树苗都有人管。还要建立奖罚制度,如果工作人员表现好,就给予相应奖励,如果表現不好甚至违反规定,就要进行相应的惩罚机制。我国也应该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有益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3.3 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人员的技术,对林业造林水平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林业工程造林计划中,要提高我国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尽量选择高学历的年轻人,在正式工作开始之前,对林业工程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还要定期进行林业修护的培训,增加其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需培养其工作责任心,激发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林业造林工程对我国综合发展非常重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相关林业部门也应针对当前林业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整治,确保我国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茂.影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案[J].绿色科技,2017(11):234.
[ 2 ] 张大梅.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因素与林业工程造林工作思路的创新探索[J].农家科技,2018(7):178-179.
[ 3 ] 司红梅.林业工程中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论[J].商品与质量,2018(18):90-91.
[ 4 ] 程荣春.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1(5):169-170.
[ 5 ] 张亚辉.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24):109-110.
[ 6 ] 邹金城,甘来,朱贵华,等.浅谈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J].南方农业,2020,14(36):55-56.
[ 7 ] 王永杰.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加强营林质量监管措施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57-58.
[ 8 ] 王亚楠.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现代园艺,2020,43(10):228-229.
[ 9 ] 李秋丽.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