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渲染渴慕之情

2021-08-10杨和平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道阻关雎伊人

杨和平

《关雎》写抒情主人公对“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的思慕之情。《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渴慕之意。两首诗歌在写法上尽管有一些不同,但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却基本一致:即物起兴,重章叠句,反复铺陈,表达对倾慕对象的热切追求。

那么,这两首诗歌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渲染了对意中人的渴慕之情呢?

1.描写动作,表达追求

《关雎》写抒情主人公追求“淑女”的动作有五处。第一处“寤寐求之”,是说朝朝暮暮都在想办法追求。第二处“寤寐思服”,求而未果,只得日夜思念。第三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漫漫长夜,相思成苦,翻来覆去,不能成眠。这三处“写实”,写追慕之心、朝暮之恋和相思之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情到极处,便有了下文两处“梦中成真”的动作——“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梦幻并非现实,但这虚幻的场景却极好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迫切心愿。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追求“伊人”的动作有三处:第一處是暗示,并未交代,但通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不难读到一个暗含的重要动作——“凝望”;第二处“溯洄从之”,逆流而上追寻“伊人”;第三处“溯游从之”,顺水而下追寻“伊人”,但“伊人”好像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里的动作“溯洄”和“溯游”只是虚写,表示克服重重困难,上下而求索,百般“从之”。为了追求“伊人”,主人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无奈,“伊人”终不可得。

2.即物起兴,烘托爱恋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物起兴,写河洲上一对水鸟一唱一和地鸣叫,是为了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也是用前者比喻后者,而前者相亲相爱的和谐场景也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追求之意。

《蒹葭》三章,每章开头都用“蒹葭”句起兴。第一章开头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为了引出下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一句的“起兴”,作为“他物”,渲染了深秋清晨空寂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慕之情、追求之意,否则,谁会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清晨、这样空寂的环境下徘徊凝望呢?诗歌余下两章,每章开头变换两个词语,进行同样的起兴、烘托和渲染。

3.重章叠句,铺陈思念

《关雎》的铺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铺陈抒情主人公眼中的淑女形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三句诗,每句仅变一字,重章叠句,反复铺陈,从抒情主人公的视角写一个在水边劳动的姑娘,其窈窕的身影,让抒情主人公不能忘怀。这种铺陈,将思念表达得深入骨髓。二是铺陈抒情主人公追求淑女的动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三句同样将思念和追求的热度表达到了极致。

《蒹葭》中重章叠句的铺陈十分工整,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是对环境的铺陈,描写对象未变,只是变换了描述的谓语。蒹葭由“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白露由“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用变换的词语写环境的渐变和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凝望”时间甚长,从而将渴慕和思念之情推向深处。第二组是“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和“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在这一组铺陈中,主人公眼中神秘的“伊人”所处的地点在转换,伊人缥缈难寻,而主人公却仍在坚持。第三组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突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从抒情主人公追寻意中人的动作中看到了永不放弃,从环境营造的氛围里读到了真挚和真切,从重章叠句的铺陈中读到了刻骨铭心。以上这些角度,还可用于表达对某位偶像、某件物品的渴慕、崇拜等。

猜你喜欢

道阻关雎伊人
长相思·相思
Where is she?蒹葭
生命的等候
不说再见(外一首)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MAD MAX时装精神大艺术家
贤贤易色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