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19题佳作选登(四)

2021-08-10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下金钱信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分三种:第一种是权力的尊严,第二种是金钱的尊严,第三种是知识的尊严。他们认为,权力的尊严建立在剥夺他人的尊严之上,金钱的尊严也建立在对他人的欺压之上,因此前两种尊严不值得追求,而知识的尊严却是持久的、有益的,值得去追求。

你认同以上的说法吗?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审题指导 ●

本题的命制着眼于对三种尊严之高下的判分,意在彰显学生的思辨力度与个性表达,同时也培养其公民精神。赞同与不赞同皆可,能自圆其说就好。

最佳立意是不认同以上说法,对这三者做辯证思考。权力与金钱能给予人安全感、成就感,只要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违法违纪、不过度贪婪,应当给予肯定。丘吉尔曾坦率地表达自己对权力的看法——“有能力追逐权力,并正当地运用权力,是人最高贵的职业之一”;儒家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往今来,英雄豪杰、富商巨贾都热切地追求权力与金钱,以此来彰显能力、实现梦想。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一切合法合理的追求皆应得到承认与尊重。因此,重点是不要拘囿于所追求的东西,而应着眼于追求的行为,看其是否恰当。反过来讲,不是拥有知识就可以带来尊严。史铁生说:“知识也并不担保善良。”以邪恶为精神底色的知识则会沦为灾难,用硫酸泼熊的清华大学学生,编辑女婴基因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等例子昭示了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若缺乏良知,知识越多,助纣为虐的程度就越深,根本无“尊严”一说。

次佳立意是赞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知识的尊严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可从真正优质的生活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充盈这个角度去阐释。

命题: 台州市第一中学 林卫飞

尊严无类

[文] 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 曹瀚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分三种,分别是权力的尊严、金钱的尊严和知识的尊严。谬哉斯言!将世界分为权力、金钱、知识三个部分,再冠之以“尊严”的名号,拙见以为,这样的分类是肤浅而局限的。

殊不知,作为人类价值维度的固有属性,尊严是不分类别的,即尊严无类。

然而,学者许纪霖先生曾言:“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在权力和金钱之外建立第三种尊严——人文价值的尊严。”此人的观点似乎与许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不然。许先生的文章写于20世纪90年代,有其特殊的言说语境,是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提出要求,而这里的“有人说”,看似缜密,实则故弄玄虚。

在“有人”那里,“尊严”仅此三种——权力、金钱、知识的尊严,这是否意味着没有知识、没有权力、没有金钱,你的尊严就缺损了?而没有这些,就没有尊严的论断显然是荒谬的。齐国那个不食嗟来之食的难民,没有金钱,没有权力,或许也没有知识,难道他没有尊严?恰恰相反,他在荒年逃难的路上就是因为太在乎尊严,拒绝了黔敖趾高气昂的“嗟!来食!”而活活饿死。千百年来,他以活得有骨气、有尊严被我们口口相传。

由是观之,若无特殊语境,将尊严这一人类精神的属性强行用一些标准来分类,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故曰:尊严无类。

因此,一切尊严都没有类别,都是同等的尊贵庄严。既然这样,那么,在一切无差别的基础上,我们大可以将尊严分为自我的尊严和他人的尊严。

首先,自我的尊严,顾名思义即自尊。这是极其重要的——虽说这与他人的尊严同等重要,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总是有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一个不懂自尊的人,谈何尊重他人?每一个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同理,他人的尊严也同样重要,与自我尊严是平等的。恰如曾子听说那个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的下场后说:“微与!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黔敖在无礼呼唤时,那人固然要坚守自尊,但黔敖道歉后,那人若是能体谅黔敖的尊严,也不至于活活饿死。

或许,我这一观点亦是企图以偏概全,但不可否认的是,尊严,就在我们周围,它是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而非附着于任何一件事物之上,尊严无类。

尊严如影,尊严无迹,尊严是对存在的证明,尊严对一切平等。尊严,无类!

点评:这道题目的审题可以参考2017年浙江省关于“人生三书”的高考作文题。写作时可以赞同“有人”的说法,认为“知识的尊严”最高;也可以反对他的说法。而反对则有两个方向:一是反对尊严最高之说,认为权力尊严、金钱尊严、知识尊严并无高下之分;二是质疑其分类的合理性。能不能这样分?这样分的依据是否可靠?无疑,作者取反对中的第二种——尊严无类。整篇文章遵循驳论的写法,先拿许纪霖先生的话类比,指出许先生的话是有时代背景的。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用在此处颇得当。在此基础上以“嗟来之食”中的难民为例,进一步驳斥此种分类之不妥。一篇成熟的文章不光有破坏,而且有建设,在“破”的基础上,作者也有所“立”,将“尊严”另作他分,即“自我的尊严”和“他人的尊严”。全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表达质朴简约,文气贯通淋漓。文章不刻意经营修辞,但思想力豁然彰显,读来极具力量感。

(指导老师: 林卫飞)

观念有差异,尊严无高下

[文] 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徐晨阳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分三种——权力的尊严、金钱的尊严、知识的尊严,我难以认同此种分法。愚以为,尊严是个人的价值观体现。价值观万千,尊严各异,但它们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下之分。

每个人信奉的价值观不同,尊严便不同,而强行将世间尊严划归为三类,实是蛮不讲理。譬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他信奉与追随的便是骑士精神,因而他也是骑士精神的卫道士,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骑士的尊严,这种精神产生的尊严,又该如何对其分类呢?再如夫子信仰仁道,玄奘信仰佛学,他们的尊严便是仁道之尊严、佛学之尊严,我们又该如何分类呢?由此可见,世间信仰万千,尊严各异,草率而鲁莽地将它们分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虽然尊严各有差异,但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像我们尊重价值观的差异那般,我们也要尊重尊严的差异。揆诸古今,无数志士仁人在用生命告诉我们尊严之神圣不可侵犯。屈原以楚国为自己的全部价值,这个国家的尊严就是他的尊严,所以郢都被破后,他便投身汨罗江,以死殉道;而马丁·路德·金,他的尊严便是全体黑人之尊严,便是自由平等之尊严,而他也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许有人诘问:“司马迁遭宫刑受辱后也曾苟活,可见尊严并非不可触碰。”此言差矣!愚以为太史公之尊严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忍辱而活恰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捍卫个人尊严。由是观之,有些人为了尊严可以勇敢地去死,有些人为了尊严却屈辱地活着。所以尊严并无高下之分,因而我们要尊重差异,尊重各人的尊严。正如萨特宁所说:“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

身为青年人的我们,正在逐渐完善自己的价值观,找寻自己的信仰,形成自我尊严。席勒有言:“不知道自己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因此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追求。此时不妨如材料所言,立意高远些,去追求持久而有益的知识的尊严。因为追求世俗之物并以之为尊严,信仰终究难免会随着世俗的改变而动摇。但超脱世俗之物,如知识、良知、普世情怀等,是坚定的、恒久的。

信念不同,尊严有异。海卡乐说:“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信然!尊重差异,尊重他人尊严,都是所有自尊者的共通之处,这才是我认可的对待尊严之道。

点评:此文的作者反对材料中“有人”对尊严的分类,先用堂吉诃德、孔夫子、玄奘等不同的信仰来驳斥材料中的分类。接着提出“尊严有差异”但“平等”的观点。随后在尊严平等的观点上进一步深化——所有尊严都是不可侵犯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谈论材料时亦不忘观照当下,提出“身为青年人的我们”应“形成自我尊严”,这样就赋予文章切己及现实的意义。文章结构清晰,层层深入,可见作者颇懂说理之门道,颇有布局之匠心。文章语言表达清晰明了。整篇文章不蔓不枝,紧凑连贯。

(指导老师: 林卫飞)

猜你喜欢

高下金钱信仰
春色无高下一一佛门诗人圆一访谈录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比金钱更值钱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二则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极限波高下人工沙坝的动力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