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形色”APP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探究

2021-08-10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形色网络空间植物

彭 蘅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学科学课程里,探究活动性质的内容占比较多,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学习的工具,同时也突破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有效掌握科学知识。以“认识植物”知识点为研究主题,用“形色”APP并结合网络学习空间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一、结合网络学习空间利用“形色”APP,突破学习知识瓶颈

传统教学里,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甚至实地观察来实现教学目标,但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发展。如在课下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植物时候,不能当场有效解决疑问,学生就会忘记或者对问题失去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生普遍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教学软件,弥补现实教学上的不足。其中“形色”APP经过前期的调查和实践应用,是认识植物中准确率比较高的一款APP,能满足大部分人群对常见植物认识的需要。

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下利用“形色”APP,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下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与人合作,参与到科学小组中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而网络学习空间可以使学生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和同伴进行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实现师生多元化评价。我校借助Aischool平台,搭建了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全校师生人人都有账号。我校也有平板实验班和智慧教室,上课学生每人有平板电脑供学习。

“形色”APP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拍照,几秒之内可识别出并提供相关资料。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下,结合形色APP可以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一)课前预习——自主运用形色APP和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有效的认知植物的实践

学生掌握使用方法后,课前可对身边常见植物识别。以三年级《大树和小草》为例,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陆生生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1.对植物进行拍照识别,建立初概念。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学生可先通过对照课本以及自己生活经验对植物进行初步辨认,同伴交流,再用“形色”APP对植物进行拍照识别。小组讨论确定植物名称后,画出简图进行简单的记录。对收集信息处理后,再发回教师在网络空间发布的主题,教师随时在内进行查看指导,同伴也能相互点评。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建立对校园常见植物的初步概念,并掌握简单的记录方法。

2.同伴相互考核,在学习空间内评比。课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用任务单形式先找出要辨认的植物,与同伴相互指认,再用形色APP验证。对考核结果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评比谁认识的植物多。这样能很好地达成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目标。

(二)课中巩固——实物观察,网络学习空间与形色APP辅助学习

1.检验预习情况,重温观察植物方法。课始可从网络学习空间调取课前观察记录、任务单。重温并梳理观察植物的方法,分享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收获。

2.课堂实践探究下,形色APP辅助与网络学习空间反馈交流。课前对校园常见植物已有初步认知,选择在课堂上易于展示的几种植物实物进行观察。由于课堂上时间的限制,可以进行分组选择不同植物进行学习。

学生主要通过运用感官与简易工具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画出植物。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形色APP或网络空间的资源再深入了解植物的习性等不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信息。这个过程也是考验学生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

小组的现场观察记录单更可实时通过个人的平板设备拍照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分享,同时通过查看其他小组的记录单,尤其不同于自己小组观察的植物,对信息筛选与整理。在课堂上不一定能让每个组的实验报告可以展示,课后在网络学习空间继续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弥补传统课堂对学生当场生成资源时效性的不足。

3.网络空间下展示学习成果。小组通过网络空间展示记录单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形色APP与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共同总结出不同植物的共同特征与不同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了通过实践和互动交流对科学结论进行验证的过程,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思维。

三、利用“形色”APP,拓展学习空间

“形色”APP在课后继续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学生基于熟练运用“形色”APP的学习状态,从主观能动性上有意愿用熟悉的工具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归纳一类植物(如陆生植物)的特征,还可以在课后根据不同年段课程目标要求,继续利用“形色”APP认识不同类别植物(如水生植物)。

学生还能将学习效能影响到身边的人,例如:学生在与家人、朋友外出旅游中,自主进行植物的辨认,再运用“形色”APP进行验证学习,并把辨析到的植物知识分享给家长、身边的人,而家长作为受益者,也能将这种学习效能传递,从而把学习过程形成一个闭环。作为学习者,在科学课堂上能够持续激发兴趣的事物,就能促进他们将兴趣内化为对科学课堂学习的动机,进而发展为持续主动地学习过程。

“形色”APP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识别植物及了解其特征等信息,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下,实时把资源进行整合,让科学课堂的学习不局限于时间,不拘泥于空间,让学生由被动获取知识变主动学习。相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课堂将会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变革。

猜你喜欢

形色网络空间植物
以光为笔,绘出形色世界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形色兼具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形色几何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