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分析

2021-08-10曾宪纯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学实训岗位

曾宪纯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辽宁 沈阳 110300

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在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输送优质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常用手段,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的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1]。所以说,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为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路径,培养更为优质的专业人才。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价值

(一)提升专业教育基础。在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进行人才教育的输出,而是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通过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实训条件。在我国传统的中职教学体系下,并没有将岗位实训的作用发挥出来,学生在岗位实践中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存在一定差异,造成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影响了就业[2]。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能够有效解决这种问题,让学生以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核心,选择符合自身现状的实践岗位,提升专业基础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性。

(二)强化综合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传统岗位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半为固定信息网络端口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便捷性方面相对较差,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融入移动终端教学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参与岗位实训的过程中,能够借助网络移动终端,向教师请教遇到的问题,提升学习效果[3]。比如说通过实现企业信息网络与学校教育网络结合,将企业岗位实训的各种信息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移动终端当中,获取相应的教育信息,强化综合性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营造科学教学氛围。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氛围的创设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专业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以往岗位实训过程中,人才培养出现了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教学工作缺乏倾向性,使得岗位实训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在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营造科学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岗位实训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通过将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岗位实训当中,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弥补以往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专业能力。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创新措施

(一)优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在开展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理论课程的优化,才能为后续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在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调整,重点侧重于专业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开展科学整合,保证其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比如说通过将一个月作为一个教学周期,在单个教学周期中的科目教学安排应该在教学总时长的五分之一以内,提升教学内容的均衡性,为后续岗位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建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进行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的过程中,能够为教师针对专业岗位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信息参考,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岗位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实训信息,从而弥补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通过实现企业网络与教育信息网络的结合,借助移动设备端口来进行登录,让学生在进行岗位实训的过程中,反馈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由专业的教师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营造良好的岗位实训环境。

(三)充分突出双师教育优势。在近些年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双师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单体教学模块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传统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明确后续的教学方向。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全面的发挥出双师教育的优势,实现双师协同教育中的有效性,结合学生岗位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标准,为教学工作的统筹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重视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培养。在中职院校教育管理中,需要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重视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的依靠教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需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开展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应该将岗位实践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流程则需要学生来完成,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在开展中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的发展现状出发,培养更为优质的专业人才。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能够满足现代化岗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岗位的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工学实训岗位
盐工学人
——宋辉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护理专业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度探索研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