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尔赛文学

2021-08-10郭嘉楠

散文百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凡尔赛宫凡尔赛凡人

郭嘉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年12月4日,“凡尔赛文学”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词。这个火便网络的词语为何获得这样的“头衔”?它又为何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不熟悉网络文化的朋友初见这个词时不禁会发问:“这又是什么梗?”接着拿出手机找“度娘”,输入“什么是凡尔赛文学”。那究竟什么才是“凡尔赛文学”。查看词典,搜索词条凡尔赛:“法国巴黎的卫星城。在巴黎西南15千米。人口9.4万(1975年)。曾为法国贵族云集之地和法兰西王朝首府。旅游胜地,有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一个普通的城市名为何能和文学挂钩,难道是这个城市出现的一种文学被命名为“凡尔赛文学”吗,当然不能望文生义。

“凡尔赛文学”名称的来源,确实与凡尔赛有关。中世纪之前,凡尔赛不过是巴黎郊外的小村庄。但到了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削弱地方贵族的势力,在凡尔赛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将贵族邀请至凡尔赛宫居住,避免贵族叛乱。凡尔赛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外表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居住其中的法国贵族自然也过着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生活。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以凡尔赛宫为地点创作的漫画《凡尔赛玫瑰》,在日本风靡一时,后被接连改编成动画、真人电影和舞台剧,她在书中叙述了凡尔赛宫殿中贵族们奢侈的生活。虽然凡尔赛宫足够奢华,但并不实用,几百个房间没有一处盥洗室,所有贵族们洗漱、排泄都要起身出宫。

某种意义上,凡尔赛宫也是华而不实的代名词。因此今天“凡尔赛文学”的创始人“小奶球”正是用其华而不实指代社交软件上的“贵族们”,嘲讽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曲折刻意的炫耀言论。

官方定义为:生活的高贵、奢华,且想通过一些反向的表述,来不经意地透漏出自己的优越生活的人,一般用来调侃,简称“凡学”,运用“凡学”的人称为“凡人”。这一种夸张的自我表达方式具备三个要素:先抑后扬,明暗褒贬;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凡学”风靡网络,各种各样的“凡学”作品出现,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成为这种新兴的“文学”的主要阵地。可原本的讽刺意味演变成了网友们炫富、炫耀自身的一种方式。紧接着一些“女性凡尔赛”、“职场人凡尔赛”以及“精英凡尔赛”等高级“凡学”词条也相继出现。例如:

(1)“小奶球告诉记者”凡学总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淡淡忧伤:“老公给我买了一个香奈儿包包,真的很丑,我很生气……凡此种种,要表现出一种‘怎么如此好事,就我觉得不开心呢?’的感觉。”

(2)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梁涵留学圈的一位同学在朋友圈号召捐赠口罩并提供捐赠地址,随后留言:“口罩捐太多了,已经捐不动了。”平时,这位同学还会在朋友圈里抱怨记性不好“突然想起英国还有一地……”

(3)“人生建议,千万别买别墅,打扫起来太累了”。

如今“凡学”作品在网络中争奇斗艳,与最初的本义背道而驰。说到底,“凡学”就是一个与文化心理有关的网络词汇,它的流行符合网络流行词的特点和人们的社会心理。

一、符合网络热词追新求异的特点

显然,网络流行的词汇和一般词汇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新奇”。“耗子尾汁”“亚历山大”“飒”等网络词都不能只理解字面意思,用打破传统认知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新词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他们会感觉这样说很洋气。就“神兽”一词来说,《汉语大词典》:“神异之兽”。今天父母们将自己的孩子称作“神兽”,完全概括了学龄期儿童的特点,没有了一般词语—顽皮、闹腾、不自控那么生硬,反倒增添了许多可爱义。又如:“熬了一晚上,我还是这么美,皮肤还是这么白。(附上一张精修自拍)”,“千万别熬夜,要不会和我一样像贵族的吸血鬼(附上一张精修自拍)”。同样是夸赞自己的皮肤白皙,可运用“凡学”则多了些戏谑调侃之意,毕竟没有人可以像吸血鬼那样白;但普通的自我夸赞,会引来朋友们的不以为然甚至议论、嘲讽。因此用最低调的话炫耀是年轻人的首选。

二、符合“凡人”和观众的社会心理

首先,这些“凡人”和“土豪”在炫富的心理上是一致的。第一,他们确实拥有可观的财富,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满足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他们要用这种成就感来弥补内心深处某种缺失。真正幸福且获得财务自由的人,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传统生硬的炫富方式会引来谴责与质疑,无法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凡学”兴起让他们“如鱼得水”,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包装自己,用略带谦虚的话语和贬低自己的语言高调的炫富,极大地满足了他们虚荣心。第二,另一些“凡人”没有名副其实的财富,他们向往高贵的生活,渴望拥有理想中的一切,苦于无法实现,只能借文案表达,有画饼充饥的意思。

最后,“凡学”也符合“观众”的心理。一部分“观众”带着“吃瓜”的心理看这些“凡学”文案。读完网上的这些“段子”,大多数年轻人不会去探求其批判或嘲讽的意义,往往一笑而过获得即刻的放松,人们似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了放松自己的方式。另一部分“观众”带着某些特定的目的去观看。“凡学”文案下的评论区可谓是“键盘侠”的天下,他们用锋芒的文字蹭热度,使网友的矛头从“凡人”转向自身,靠着“丑化”火起来的网红不在少数。不得不承认,这是最简单的获取他人关注的方式。当然,“键盘侠”也有不为自己牟利的,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心理普遍有着“仇富”情节及嫉妒心理,“凭什么我拼命工作得不到的,你们很容易就拥有?”。于是恶意评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得到宣泄。还有一些“观众”的消费观会受到“凡学”的影响。小红书上很多美妆博主会安利很多化妆品,爱美的“观众”渴望在这个平台改变自己,博主们美丽的容颜使她们疯狂种草,即使会“踩雷”也依然乐此不疲。

“凡尔赛文学”

这便是“凡学”流行的原因了,虽然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心理需要,但同时各种炫也渲染着显摆、攀比、浮躁的气氛,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消费观。但无论是从中得以慰藉还是受其影响,都应走出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面对真实的人生,脚踏实地的做个“搬砖人”,获得真正的财富,体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猜你喜欢

凡尔赛宫凡尔赛凡人
汽车安全测试的“凡尔赛”语录——凡尔赛C5X安全解析
华丽的法式宫苑: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加油站“凡尔赛”:油价终于不涨了
加油站的凡尔赛:油价终于不涨了
凡尔赛C5X
凡人光阴
凡人善举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路易十四和凡尔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