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情视角的《巴黎圣母院》赏析
2021-08-09王宁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西方文学的代表之作,也是19世纪法国的一部重要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围绕女主角艾丝美拉达讲述了一个女人与四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雨果采用細腻的笔法描绘出女主角的悲剧爱情。本文从爱情观的视角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重点对艾丝美拉达与她身边四个男人的不同爱情观进行剖析。
关键词:西方文学;《巴黎圣母院》;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在1831年完成的一部爱情小说,这部文学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全球知名文学家的地位,浪漫主义与人道主义色彩贯穿整部作品[1]。《巴黎圣母院》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对比手法和巧妙的安排对四种爱情进行叙述,这种写作特色相较于其他写作手法更加巧妙鲜明。女主角艾丝美拉达漂亮极具风情,内心善良单纯,对待爱情有着自己的标准,真诚热烈地追求真挚的爱情。然而在当时的法国社会背景下,艾丝美拉达却被命运无情地捉弄,造成了她的爱情悲剧。这也深刻揭露出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抨击了国王、法官、神父的虚伪、邪恶,赞美了底层民众的善良正直和敢于反抗的精神。
1 虚浮浪荡的爱
艾丝美拉达是一个吉卜赛少女,纯真美丽,在巴黎街头以跳舞为生。克罗德·福罗诺作为圣母院副主教见到艾丝美拉达后心生邪念,让卡西莫多去劫持这个美丽的少女,正巧被巡逻的弓箭队队长菲比斯碰到,救下了少女。菲比斯外表英俊,用甜言蜜语骗取了艾丝美拉达的信任,让艾丝美拉达陷入爱情之中。少女的爱情犹如飞蛾扑火,她明知这样的爱情是虚无的,没有结果的,但仍不后悔;少女的爱是炽烈真诚的,即使这种虚幻的爱情无法带给她幸福,也并没有动摇她内心对这种爱情的追求,她至死不渝。反观她爱慕的情人菲比斯,其实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徒有其表,他对艾丝美拉达的爱仅仅是空虚生活中的一种调剂,他只是想占有少女的肉体,从头到尾没有付出过真心。对菲比斯来说,美丽穷困的少女并不是他理想中的伴侣,而贵族表妹是他追求的主要对象,对于表妹的追求也不是因为爱,而是看重表妹背后的高贵身份与大笔财产。浪荡公子菲比斯用花言巧语欺骗艾丝美达拉,向她求爱,但转身又向贵族表妹求婚。当艾丝美拉达想要与他结婚时,他表现得很惊讶,鄙夷地说到“哼!还要结婚?”显然,菲比斯对艾丝美拉达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后来艾丝美拉达落难,被宗教法庭审讯,而菲比斯不愿出庭作证指认真正的犯罪者,其原因仅是避免自己出丑,免得旁人知道自己与这个女的有牵扯。可见,菲比斯对少女毫不在乎,在艾丝美拉达被送上绞刑架时,他正与高贵的富家小姐结婚,并且一起在窗台前观看行刑。文中菲比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伪、无情的浪荡小人,他对艾丝美拉达的爱仅仅是一种轻浮、浪荡、薄情的表现。他利用俊美的外表与甜言蜜语骗得了少女的感情,但只要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他立马抛弃了“爱情”,坚定地维护个人利益。可见,菲比斯的爱不过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2 似爱非爱的随便之爱
格兰古瓦是一位诗人与哲人,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碰到了艾丝美拉达,便对少女心生爱慕。当少女长长的发辫脱落,拴着的铜钱滚落到地上时,他感叹艾丝美拉达是一个吉卜赛女孩,对少女的美好幻想立马烟消云散。迫于生计,这位诗人被迫加入奇迹王国,也就是乞丐王国中谋生。然而他连当乞丐的能力都没有,结果奇迹王国的国王要把这个没资格当乞丐的人处以绞刑。在危急关头,善良的艾丝美拉达为了救格兰古瓦,宣称自己要与他结婚,随后,格兰古瓦逃过一劫,成为少女名义上的丈夫。格兰古瓦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少女是为了救他才同自己结婚的,并不爱他,他坦然接受这一切,他未像文中的其他人一样爱得死去活来。格兰古瓦与艾丝美拉达在一起,一方面希望少女能够喜欢自己,另一方面则更关心自己的吃饭问题。他来到少女这里一起在街上卖艺,不再为生计发愁。当少女被抓后他非常担心,但得知少女要被绞死,他就不愿去管,不想惹麻烦。后来了解到少女被救后躲在圣母院,他就更心安理得了,丝毫没有去探望的打算,反而有几次想到了小山羊。克罗德鼓动格兰古瓦去救少女,但格兰古瓦自私胆小,怕惹麻烦,于是鼓动乞丐去攻打圣母院。圣母院被乞丐围攻时,格兰古瓦与克罗德将少女救走,但当小船快到圣母院对岸时,他却将少女留给了教士,自己把小山羊带走。可见,格兰古瓦对少女的爱就是可有可无的、非常随便的一种爱[2]。
缺少人情味的男人是很难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他们生命中的第一要务是追求更好的生存、更美好的前途,所谓的爱情、婚姻都可以为这些目标服务。也正因如此,他们不会在爱情中受伤,他们过人的“理智”在女人眼中就变成了“冷血”。
3 得不到就毁灭对方的畸形之爱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对吉卜赛少女艾丝美拉达的爱是出于真心的,但他的身份是教士,在他无法得到少女的时候就产生了毁灭对方的想法。原本克罗德是一名好学有进取心的青年,对外界事物丝毫不过问,醉心于自己的学问,并将精力放在照顾弟弟上。美丽少女的出现则唤起了他内心对爱情的渴望[3]。少女第一次出现在圣母院广场上时,克罗德说:“我又惊又喜,心醉神迷,忘情地注视你。”那时,他被少女的美貌迷住了,希望再见一次少女,随后就爱上了少女。此刻,他把上帝、教义都统统抛到脑后,长时间被压抑、扭曲的人性开始复活。从第一次看到美丽少女时克罗德的内心就充满了爱意,并产生了很多幻想。一旦摆脱幻想,他马上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是根本不能获得这份爱的,在叹息的同时嘴角流露出苦涩的微笑。他那扭曲的灵魂促使他在追求爱情的时候开始了对爱情的毁灭。当得知倾慕对象的合法丈夫是格兰古瓦时,他非常生气,并严厉地斥责格兰古瓦。直到了解到他们只是有名无实的夫妻时,他才略微平静。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克罗德在少女与菲比斯幽会的时候刺杀菲比斯,并且连带着憎恨爱慕少女的卡西莫多,他不想少女身旁有其他男人。正是克罗德的嫉妒将艾丝美拉达送上了绞刑架,他对艾丝美拉达说,“谁也得不到你”。这便是克罗德的爱情观,得不到就把对方毁掉。艾丝美拉达拒绝了他的爱,让他变得疯狂,沦为一个没有人性的恶魔。当看到心爱的少女被送上绞刑架时,他灰白的脸上爆发出一阵魔鬼般的狂笑。此刻,克罗德完全成为一个恶魔,宗教禁欲观念的约束以及内心对爱情的渴求导致他的灵魂发生了扭曲。
克罗德追求爱情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他求而不得的时候,心理变得扭曲、畸形,要将对方毁灭掉。这种爱就变得恐怖,成为一种畸形的爱[4]。
4 超越世俗观念的爱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克罗德与卡西莫多都非常爱艾丝美拉达,不过二者对待爱情的价值观却迥然不同,二者的身份地位以及爱情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成为小说中复杂的矛盾与冲突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与情感。
卡西莫多可以说是《巴黎圣母院》中形象最为饱满的一个角色,也是最丑陋的一个人物。作者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展示卡西莫多的丑陋,“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耳聋、驼背、独眼等,就这样,卡西莫多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同时这与后面他体现的内心美产生了强烈的对比[5]。他第一次遇见艾丝美拉达是以迫害这位少女的身份出现的,夜间他奉命去抢劫这位美丽的吉卜赛少女,但是他失败了,被皇家卫队撞到了,他被逮捕,然后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刑。饥渴难忍的他恳请围观的人给点水喝,却得不到一丝同情。当他要晕死过去的时候,善良美丽的艾丝美拉达以德报怨,在大家的瞩目下递给他水喝。卡西莫多被深深地感动了,流下了人生中第一滴泪水,眼前这位少女让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因此爱上了这个少女,但又害怕自己的长相会吓到心上人,但又情不自禁地要去爱她。卡西莫多的人格就在這种矛盾中渐渐得到升华。卡西莫多用最质朴、最真诚的感情对待心爱的人,无私而谦卑地爱着艾丝美拉达,甚至不顾个人安危去保护她。当他看到艾丝美拉达不停地呼唤着情人的名字时,他努力压抑内心的苦楚,甘愿在寒冷的路边苦等十多个小时,就是为了请菲比斯去看一看艾丝美拉达。然而他换来的反而是这个薄情公子哥的一顿鞭子。
卡西莫多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自己心爱的人身上,愿意为她赴汤蹈火,也愿意为了她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爱只有奉献,不求回报,是一种最纯真的爱。他总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去表达爱,每次都是等艾丝美拉达睡着了才将食物和生活物品送过去,并在一旁远远地、静静地看着艾丝美拉达,避免自己的容貌惊吓到艾丝美拉达。每天晚上他都睡在门外的地板上,暗自保护着她。卡西莫多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就是为了不让心上人因此而伤心痛苦。可是谁又会明白他内心也非常渴求爱情,只是他害怕自己的爱会伤害到心上人而不得不将其埋在心中。当乞丐王国的人冲撞圣母院大门时,他以为艾丝美拉达有危险,于是鼓足勇气一个人去抵抗,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绝不能让爱人再次落入险境。他的爱转化为勇敢的力量,让他能够以一己之力抵抗千军万马。他的爱很痴、很深,吉卜赛少女的真善美驱赶了他内心的痛楚与愚昧,也让他体会到人间的温暖与幸福。于是,卡西莫多就深深地爱着艾丝美拉达,甘愿牺牲自我,成全他人。当然,卡西莫多与女主角之间始终有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于是作者在作品结尾部分用死亡的方式消除了二者的鸿沟[6]。当看到心上人被绞死的那一刻,卡西莫多充满了愤怒,将养父克罗德推下了圣母院。当艾丝美拉达死去两年后,人们发现了两具骷髅,其中一具以奇特的姿势抱着另一具。
5 作者心中的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雨果认为卡西莫多是美的代表,女主角也是美的化身。就艾丝美拉达而言,她是外表美与心灵美完美融合的个体,不仅外表美丽,内心更加纯洁善良。她不仅给受刑的卡西莫多送水喝,也为了救下格兰古瓦愿意与他结婚。雨果认为,将形式与外表混为一谈是荒谬的,形式源自思想的核心,带有本质的、绝对的特点。在内容与形式之间,雨果更倡导形式美,就女主角艾丝美拉达而言,作者就非常推崇她的心灵美。
小说中的四个主要男性角色都将女主角看作美的化身,但是其中有三个人都仅看到女主角的外在美,他们对待美的态度也存在差异。菲比斯对少女抱着玩弄的态度,实质上是对美的践踏;克罗德认为少女很美,但是却觉得她带着妖气;格兰古瓦根本没有弄清楚美,因而并未过多去追求美;卡西莫多是唯一发现美的价值的人,他将少女视为女神,全身心地呵护她,防止她受到一点点伤害。当卡西莫多不得不在养父与心上人之间做出选择时,他选择了美的化身——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觉得自己长得丑陋,配不上心上人,于是选择在死后与心上人抱在一起,实现了美的结合。平庸、低俗的人往往被表面的美所吸引,而高尚的人更注重灵魂上的碰撞。艾丝美拉达是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完美结合体,卡西莫多看到她就自惭形秽,觉得自己配不上少女,这是在认清美的本质后对美的最大肯定。作者雨果曾说:“美有辐射性,美是一种意识现象,美至高无上,使人敬服。”
6 结语
艾丝美拉达善良美丽,惹人爱怜,她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叹息。她为爱而活,又不幸地因爱而死。作品中不同人物对爱的看法各不相同,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呈现出一部凄美的爱情悲剧,让读者为之一动。《巴黎圣母院》对现代人也有着很多启示,尽管不同人的爱情观各有差异,对待爱情的评判标准也是存在不同,但最重要的是人们应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对爱情抱着积极、乐观、健康的态度。爱不是放纵,而是包容;爱不是单相思,而是相互包容。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让爱情回归质朴,让爱情变得更加简单、纯洁。
参考文献:
[1] 王新芳.解读《巴黎圣母院》中爱情的悲剧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3):126-127.
[2] 付艳萍.《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的爱情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6):50-53.
[3] 方向真.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舞台——从《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关系看艾斯构拉达的爱情悲剧[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74-76.
[4] 辛瑞.对《巴黎圣母院》爱情对比的分析[J].文教资料,2009(32):16-17.
[5] 李晓凡.《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悲剧之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77-78.
[6] 牛玫.《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的悲剧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30(6):119-120.
作者简介:王宁(1999—),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美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