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背景下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1-08-09王宏飞王荣金胡博闻

艺术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红色旅游

王宏飞 王荣金 胡博闻

摘要:本文在美丽乡村背景下对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展开调查,分析革命老区李家庄在进行红色文化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农村劳动力不足、就业率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美丽乡村;革命老区;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1 李家庄背景概述

李家庄村距石家庄市70公里,距西柏坡7公里,交通便利,是通往各大旅游景点的中转站。全村人员不多,村内耕地面积比重较小。李家庄被评为统战故里,作为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在抗战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被评选为河北省省级美丽乡村,发挥着作为红色文化革命老区乡村建设展示窗口的重要作用。

2 李家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1 红色文化资源

李家庄是许多革命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留存了许多革命遗址,能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精神。同时与平山西柏坡片区革命圣地紧密相连,具有发展红色主题全域旅游的优势。

2.2 自然生态资源

李家庄位于太行山深部,地势北高南低,乡村布局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跟随山体的走向生态梯田也随之蜿蜒,各类林木遍布山野,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通过对各种乡村元素的合理挖掘,李家庄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和红色旅游为主要元素的旅游新模式[1]。

2.3 民俗历史与农耕资源

除红色资源外,李家庄内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历史与农耕文明、自然生态等资源也十分丰富,为今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现代化农业覆盖率极高的今天,李家庄了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农耕模式,保留了大量农耕器具,实现了原景重现,打造了区别于现代化农业的农耕文化。同时,李家庄利用自身丰富的民俗资源宣传红色文化,打造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乡村旅游体验新模式。

3 李家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李家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李家庄借着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东风,趁机推出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独特的旅游模式,这为李家庄的进一步发展迎来了契机。2015年,李家庄在政府和单位的支持下打造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业项目,打造了以红色教育为内涵的集游玩、学习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在国内大背景下,李家庄依托当地特色文化,统筹整合企业,对革命老区扶贫等进行了相对的资源倾斜,完成了纪念广场、青年旅社等项目建设,使村内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如此,李家庄还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内涵,打造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李家庄考虑全局整体规划,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合,经过深入考察,通过走访、调查、采访等方式全力还原了当时中央统战部在李家庄办公的情景,在合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中央统战部旧址的改造设计方案,并确立了展览区、办公区、接待站、故居等“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扩展功能”的改造方案。在完善此类建设的同时,李家庄还继续修整村内的步游道,开发旅游产品,升级旅游项目,以增加游客游玩的兴趣,让游客流连忘返,从而形成良性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3.2 李家庄红色文化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李家庄红色旅游文化发展进程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整体开发模式、受众群体分析等方面存在宏观和微观上的问题。

3.2.1 缺乏引导

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为加快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李家庄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但过快的发展速度也导致李家庄面临着调控配置不全面的问题。有关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宏观掌控力度不够,且未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策略,对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估,没有在千篇一律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导致大量特色资源被浪费,面临有特色未挖掘、有市场未占领的局面。此外,经营模式老套、缺乏与当地特色资源结合的实践也是李家庄目前发展的障碍,比如使用普通材质、同类色彩的设计方案,千篇一律的地套用模块化配色,缺乏深入当地特色的步骤。另外,部分地区即使不具备优势也要来分一杯羹,导致红色文化资源重复率高、开发效益低,缺乏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2]。“批量生产”的旅游模式埋没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没有地域精神支撑的红色文化是薄弱的,难以独立支撑起旅游产业,难以应对当下的市场。因此,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只有用地方特色补充血肉,才能从基础上提高资源开发能力,推动产业多元化,打造独树一帜的旅游文化。

3.2.2 文化性体验不足

李家庄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没有打好根基,经营者缺乏市場经验,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创新和自主开发意识,缺乏理性引导,致使出现了“千店一面”、高复制率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目前,李家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商业效益,产品设计过度创新,造成传统文化断层、商业味越发浓郁,游客所到之处都是一样的景色,与游客的需求相悖,导致客流量减少[3]。总之,李家庄所开发的产品大都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内涵未能精准地体现在产品中,最吸引游客的传统风味、特色文化等未得到完善,地方也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李家庄在项目的发展建设上也缺乏联动性,项目之间的关联不强,未能形成闭合链,缺乏共同发展的理念,也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发展意识。

3.2.3 管理问题突出

李家庄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存在较大问题。一是管理经营者的创新意识不足,且对当前旅游模式不甚了解,造成红色旅游品牌千篇一律,缺乏产品差异性,难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最终导致红色文化资源无法真正被挖掘和传播。二是部分红色文化与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不仅在规划上脱离实际,也对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传播产生了一定的阻挠作用。

3.2.4 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差距较大

李家庄服务团队构成较为单一,多为当地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有限,急需提高其服务意识以及文化素养水平。另外,李家庄在宣传上缺乏主动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将先进的营销手段与当地旅游业结合,缺乏科学、系统的策划宣传,缺乏主动学习新技术,没有引进新营销手段的意识,被动式的营销手段导致其难以应对当下的市场环境,在激烈、同类的市场竞争中优势难以凸显,长此以往,李家庄必将失去现有优势,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发展。

4 发展策略与建议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现有状况,通过前期的调查与准备,根据不同乡村的特点进行规划。例如,具有独特优势的李家庄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规划不当、环境压力等问题,基于目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李家庄要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发展政策,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

4.1 坚持统筹规划,引导乡村建设

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要对乡村进行综合测评,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依托乡村生态进行包容式发展,统一规划战略布局,在保证合理的人文、产业布局以及高品位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科學保障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设立资金运行平台及专项资金是建设绿色乡村的基础。乡村集体经济需要在引导下发展壮大,要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提升乡村经济的活跃度,合理利用政策发展利用集体资源。利用市场效应,趁机推出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产业,依托市场,借助社会的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参与投入引导产业发展。

4.2 推进红色旅游转型升级

要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就要推进旅游产品、营销手段等的升级,进而推动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升级。要根据消费者追求无公害、绿色的心理需求,开发归属自然的农副产品;要挖掘当地的红色历史,在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提升项目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体验不同的游玩方式并引发其思考。但是在开发过程中,红色文化面临数量庞大、同质化的问题,部分红色文化开发手法雷同、项目体验感雷同、旅游产品雷同。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提倡各地挖掘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将民俗娱乐与开发项目结合起来;同时政府要宣传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规范市场,逐渐提升红色文化的名气与名声。另外,还加大对新媒体的利用度,丰富宣传手段,不间断地进行红色文化推广,实现综合联手发展,建立红色文化产业网络平台,积极丰富网络活动。

4.3 建设文化招牌

面对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李家庄应提高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创新意识,积极跟随时代的脚步,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工具,通过多媒体形式多方位地展示当地红色文化,在宣传的过程中提高红色文化的知名度,打造文化标签,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打造文化名片,凝聚景区人气,进一步打开李家庄的独特文化市场,让文化走出去,走向全国。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自然风光为基础,重点突出传统村落的灿烂文明,创造文化的衍生品,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资源在产品和宣传中的占比,形成可互动、可参与的销售模式。还可利用画册、服装、日常用品等产品的特性与人产生互动关系,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推动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4.4 强化经营管理,建设产业体系

除加强宣传和品牌文化建设外,李家庄还要利用最新技术使红色文化资源从宣传开始便处于时代前沿。要推动文化资源的更新升级,使红色文化浸透在旅游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除要巩固现有客源外,还要加快向外扩展的速度,利用新媒体的特性传播当地独特的文化、民俗特色,提高宣传的覆盖率,吸引海内外游客,争取在最大范围内推广旅游产业,增加市场占比。还可将红色文化具象化,进一步开发其文化属性,规范其生产模式,紧跟市场形势,在保持原有文化根基的同时发展市场,进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升级。还要增强管理开发、服务管理意识,加强监督,加快制定所属行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规范市场秩序,为红色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牢固的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还应合理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打造科学、规范的多元化旅游文化,打造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旅游产业。

4.5 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旅游价值

经济基础对乡村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共同构成了李家庄产业快速升级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李家庄的发展基础。要想实现全产业联合发展、共同发展,就必须加快脚步,将网络化、品牌化、集团化融入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建设中,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明确共同的经营理念,运用品牌合作、投资及连锁等经营模式加快产业升级。在红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形成独特的产业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如申报专项资金,用于红色遗址保护修复;或实施科学规划引进高校人才;或将村内部分集体资产交由企业开发,使村民获得较为稳定的增项收入,共创双赢局面。还要深度挖掘自然文化资源,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范围,丰富种植种类,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合理利用周边资源,实现经营路线向周边扩散,推动蔬菜加工的发展,实现创收,成为当地的“菜篮子”;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各种农家乐项目,种植可供观赏的绿植和农作物,并提供种植、采摘等主动式游乐项目,满足用户对农业活动的想象,打造综合运营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

5 结语

革命村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应抓住“红色记忆”这一核心,李家庄通过资源的优化重组,突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突破了传统单一的乡村发展模式,打造了与同类产品不同的旅游项目。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条件,李家庄旅游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本文通过分析李家庄的现状,对目前红色旅游面临的问题分别进行了探究,比如完善设施建设,规范设施投放标准;全面引进人才,提升队伍含金量;开放体验模式,寻找“体验官”,综合分析各位“体验官”反馈的数据,通过升级丰富游客体验感;合理整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推出特色项目,共同促进乡村振兴与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壮大。

李家庄的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得到大力发展,丰富了产业类型。为了保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李家庄应打好基础建设这一根基,提高服务质量和建设力度,保护并发展自身的旅游资源,通过不同的旅游节点提供丰富的文化创新层次;也要结合李家庄的万亩梨田和万千花卉,融合创新,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旅游范围;同时还要推进红色皎月研学基地的发展,将美化上升到文化,丰富李家庄的旅游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游玩之旅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 王崇恩,杨文杰.红色文化下的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发展路径探析——以运城市牛庄村为例[J].城市住宅,2020,27(11):54-57.

[2] 曹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关中革命老区传统村落为中心[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04):152-154,169.

[3] 周万洋.生态经济视阈下百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分析研究[J].山西农经,2020(23):79-80.

作者简介:王宏飞(1977—),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红色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浅析“精准扶贫”下革命老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