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种类的文化现场
2021-08-09赛音
【摘要】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民族风情独特,地域特点突出,音乐文化品种丰富。本文对马希刚所著《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书从结构安排的科学性、内容的全面性,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美学视角的艺术性、知识性,文化价值的实践性、永久性以及学术研究的情缘性、学识性多个方面展开了阐释与评论。一则对其学术研究成果的肯定,二则能够让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文化类型、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互融等问题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在民族音乐研究中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民族音乐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评介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211-03
【本文著录格式】赛音. 迈进西北地区民族音乐品种的文化现场——马希刚著《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评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211-213.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这里不仅是中国经济、能源的战略要地,而且也是传统音乐的巨大宝库。据《西北五省四部民间音乐集成》录载的各种民间音乐品种,如民歌、歌舞、戏曲、说唱、器乐以及宗教音乐大概接近1000种。尤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不但品种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和浓重的民族特色。面对这样的天然资源库,马希刚所著《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带我们迈进西北地区不同民族音乐种类的文化现场,领略各民族鲜明的各具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风貌。他将生活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传统、居住环境、社会状况、劳动方式、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条件的影响下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音乐品种的类型、特征及教育问题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阐释分析和总结。
《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本书的外观(如图所示)设计简单大方,清新明快,特色突出,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特点。整本书的封面以白色为主,左右两侧以直线作为装点,中间以纵横交错的封闭图形进行点缀,简约而不简单。左侧下方加入西北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打击乐器,这种鼓上宽下窄,中间呈现凹进去的形状,鼓的表面横竖都有条纹状花纹,上端两侧有两个抓手,制作精致且非常方便携带去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交流演出,所以此元素的设计应用凸显少数民族乐器普及性特点及少数民族音乐交融性的文化含义。文字信息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依次为书名、作者以及出版社名称。封皮内侧有作者简介,封底有内容简介。从整体来看,这本书的插画虽然相对简单,面积占比也比较小,但是与书名起到上下呼应的作用。所谓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主题鲜明。读者只需要随意看上一眼就能够大体了解到书中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本书不仅适合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也为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普及与发展,使其更好的继承西北传统音乐,推动国内地域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迈向纵深起到积极作用。
统阅全书对其感思评介与学术界诸君分享。
一、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中原文化、诸羌文化、西域文化、吐蕃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该著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科学的系统研究,既是我国传统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满足学者了解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的客观需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全书共有十二章,每章根据所述内容以二、三、六、九节不等建构,整体内容来讲亦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阐述。音乐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亦离不开对当地文化的分析。其次,对音乐的分析也离不开对音乐本体理论的掌握,因此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学与相关学科、民族音乐与民间音乐、音乐体系、音乐类别、典型歌种“花儿”的艺术特征、山歌的音乐形态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对西北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藏族、裕固族、蒙古族、撒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多种音乐类型及其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详细阐释,然后选取各民族代表性传统音乐作品进行了解读分析。这是对音乐微观层面的分析,可以帮我们更细致地了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第三部分,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發展、传播以及教育进行了分析。音乐要不断地传承,离不开发展,离不开传播,更离不开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
纵览《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全文,甚感资料收集全面,结构清晰合理,内容客观详实,不但研究视角新颖独特而且吸取了大量交叉学科的知识及学术前沿的理论,参考了广泛的资料和文献。有理有据,有“述”有“作”,层次清楚,体例得当,见解犀利。可从以下方面足见。
第一,采取全方位的文化视角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即把音乐作为文化类型与行为模式置于其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它做出了合理的文化阐释。
第二,形态剖析另辟蹊径,从整体着眼,对民歌、歌舞音乐、器乐等基础知识及所包含的各类体裁,在音乐特征上做了综合性的剖释、解析,概括性地提炼、归纳,使每一种体裁各个分类的音乐共性得以清晰地、整体化地呈现,各体裁的音乐个性也因此得以清楚地、标识化地鉴别。
第三,重视音乐作品鉴赏,设有经典代表性作品,乐曲谱例,配以文化背景、音乐形态等特点的分析,不仅生动直观且形象感人。
第四,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与音乐文化实践和创造性艺术成就紧密结合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传播及教育的发展,探索其与特定环境之间多方面的渊源关系。充分彰显著作撰写之思想性、学术性、包容性。
三、美学视角的艺术性、知识性
任何社会文化现象,总是以发展着的结构形态存在着,它既是现实的又可追溯为一种历史的延伸现象,在宏观世界里将民族音乐与社会生态、人文等关联研究才能表现出民族音乐与社会、民族音乐与生态、民族音乐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第一,《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能够站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高度,把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视为文化生活中千变万化的方式发展着的精神领域,运用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分析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将概论性、宏观性研究与专题性、微观性研究相结合,进行切合实际的认知和可观的阐述。同时反映了社会环境、生态以及人文对民族音乐发展所起到的功能及作用。
第二,《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不光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创造了交流、互通、宣泄情感、放飞心灵的最佳平台。而且在环境上,在朝山祭神的宗教仪式的召唤上,在情感动力的内驱下,客观上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群体发生,淋漓的表现了少数民族音乐自然美、纯朴美、野性美、苍凉美、悠远美以及形式上的格律美、音韵美等众多文化方面比较成熟的美学效应与美学特征。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注视到民族音乐不是静止的、凝固不变的,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都处于不断演变之中。自然而然的以特有的内在机制影响着人民群众向社会实践中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和接近。
第三,在民俗学界、文化人类学界强调文化环境、文化标志物、文化承载“三位一体”的观察角度方面,《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论是对研究对象的立体考察还是对方法论的理论构筑,都无不体现出民族音乐学科构架、方法论及实践的运用,使我们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景观有了更新的视野和角度。
四、文化价值的实践性、永久性
我国音乐文化古老深沉、历久弥新、丰富多彩,尤其西北地区是众多音乐文化瑰宝的诞生地,诸多少数民族音乐所带有的特质都是我国音乐文化中浓墨重彩的存在。它们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型态、历史、宗教、经济、语言,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创造了自身多元的民族文化。然而这种形式上色彩斑斓的变化,以及内容上深厚睿智的積淀正是西北地区历史文化的记录。
第一,《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反映了各族人民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再次证明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使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历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进展。故而以此促进了各个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第二,《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不仅说明了浩如烟海的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种类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同时也反映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思想理念、情感和思维方式,正是这些思想情感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文化的创作初衷。它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积累,发展稳定且方向统一并获得普遍广泛认可的一种思想本质。这种思想本质引导人们对一些事物的审美趋向以及观点的改变。在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以及艺术学等思想领域中,一样是引导人类创造文化,并且使文化反映最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由此更可以看出马希刚的研究成果在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及西北民族音乐相关理论与方法体系应用的集中体现。
第三,这部《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作,是民族音乐研究领域中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对西北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播衍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当下,作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许多民族魂宝传承保护工作十分强调继承性与普适性,这也是引发民族音乐艺术发生及文化价值的重要要素。《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正是对民间文艺形式的渐进性、认识价值的永久性的这一科学认识的付诸实践。
五、学术研究的情缘性、学识性
一个出色的学术研究者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思辨能力,还要有博纳万川的胸怀与真挚的情感。马希刚在著作后记中阐述以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立作的原因,其中言道:“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特色性学科建设的思考及自己作为一个地道的西北人对丰富的西北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执着热爱的情怀。”当我读到此处就在想,如果这样的选题让西北地区以外的人做,难度反而较大,因为会涉及到地缘、人缘、语缘,这些方面没有一样不难的。而对于地道的西北人马希刚而言则合乎于理,顺乎于情,难变为易,劣势转为优势。情怀是动力,质能因动力而展现,有此情怀、责任、精神与初衷值得称道。
学术研究有如接力赛,只有不断吸纳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一个学科才会获得延续其生命力的能量。马希刚能够将此《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学术资源,交给当代学术界,留于后启之学,不但为民族音乐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学习的经验,更是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的。
六、结语
如果我们能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做出有深度的结论,它将需要构筑数以万计的群体融合的经验,对地方、民族、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个性化等因素进行整体关注。同时,这项工作还需要大批像马希刚这样有决心和睿智的生力军去完成。建议在此研究基础上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建构的变化规律、社会变迁交互影响的规律及民间音乐作为基于小农思维逻辑之上的活态展现与践行等问题做进一步深入思考与研究以梓增补,期待此著更加完美。
作者简介:赛音(1973-),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理论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