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角下地方传统民歌的传承路径研究

2021-08-09冯晓玲

艺术评鉴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冯晓玲

摘要:多元文化指的是什么?曾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相容,人类大同”,学术界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多元文化最简短贴切的表述。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这样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都要考虑本身的传承性。多元文化是文化传承中不得不考虑的背景元素,只有踏踏实实地从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出发,考虑文化的传承,才是真正的在为文化考虑,民歌的传承也必须从多元文化背景下出发。

关键词:多元文化  传统民歌  富阳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5

我国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在那个时代都有着和时代相符的民歌,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歌大多都已不知道作者姓甚名谁,都是以一种口头传播的形式祖祖辈辈的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风景。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民歌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源头。民歌这种艺术在远古时期就诞生在了我们祖先的生活中,当时的人们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热切的情感,传情达意,同时为了让劳动生活不那么枯燥,更加愉悦,也是为了展现个人及家族的魅力,就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民歌,如山歌、号子、小调等,这些风格不同的民歌又因为各民族地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色彩,如蒙古的长调、宁夏的花儿、江南的小调、渔歌等等,色彩丰富,风格浓郁。那在当今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我们的民歌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就必须先从了解当下的文化发展趋势入手,并且借助于当今各种丰富的文化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民歌,并能够很好地传唱民歌。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最客观、最长久的地方,通过教育可以实现文化传承,青少年这一类人群对世界的好奇心十分充足,也更加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能够快速接受民歌的知识,发现民歌的乐趣,并且真正爱上民歌,做民歌文化的传承者。接下来我们就以浙江富阳民歌为例,谈谈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它的传播路径研究。

一、富阳民歌简介

富阳古称富春,是浙江省杭州市管辖的一个区,位于杭州的西南面。富阳地处丘陵,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区,富阳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家乡,也是一代文豪郁达夫的故乡,景色秀丽,有著“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美誉,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江南胜地。一条美丽富饶的富春江贯穿全境,不仅给富阳增添了美丽景色,更主要的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哺育着两岸人民,抚富阳人民历来从事各种劳动:如种田、育林、采茶、打渔、造纸等。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劳动中创造了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和音乐创作,最能表达人民的意志,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情绪,最易被人民接受,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富阳民歌始于何代,尚未详考,但在古书中,早有记载,有诗为证:

注目途凝尽,江流湾复湾。

渦凹双桨漩,影扑一船山。

渔唱峡中静,鸟声天半闻。

前征幽意惬,严濑水潺潺。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很早以前富春江上就可以听到渔歌了,又据老人相传,在以前,上山砍柴,落田耕种,下河打渔等劳动以及男婚女嫁等哭丧送丧活动都唱山歌。解放以来又出现了歌颂党,歌唱人民新生活的新民歌。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劳动方式的改变,多种文艺形式的出现,民歌已逐渐减少,不少民歌演唱者也已年过花甲,近两年来搜集到的富阳民歌也仅有百余首。

二、富阳民歌特点

富阳民歌的体裁种类繁多,由于地理环境、劳动方式、民风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富阳民歌体裁较多的是山歌、田歌、牧牛歌、渔歌、小调等,节奏鲜明而强有力的号子则较为少见。山歌多分布在高山区,其曲调高昂,节奏自由舒展,多为农民上山劳动时所唱,如《肚皮饥》就是在高山种玉米时所唱;《送饭歌》是给山上劳动亲人送饭时所唱等。田歌多分布在新登、青云、大源等平原地区,是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所唱,曲调奔放优美,其节奏往往和种田、耕田、车水等动作协调一致。放牛歌主要分布在丘陵一带,曲调不如山歌高昂,但旋律流畅。渔歌因富春江贯穿全境,据说在富春江上捕鱼的原只有“孙、陈、许、叶、钱、何、袁、史、李”九姓以捕鱼为生,流传有很多渔歌,渔歌的旋律起伏很大,节奏变化很多,但有规律性,与摇船动作一致,多有衬词。小调范围较广,在富阳、新登两镇稍多,如《摘黄瓜》《活望郎》《死望郎》《表哥想妹》等,曲调优美动听,节奏平稳,乐句对衬,结构完整等。

富阳民歌多用本地方言,绝大多数属汉族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富阳话,保留浊音和入声,各地又略有不同,细分又可分为场口话、新登话、春江话、大源话等。

富阳民歌调式多用角调式,这在全国是少见的,其音列有以下五种:

(1)三音歌 3  5  6   《小三妹》

(2)四音歌 3  5  6     《放牛歌》

(3)五音歌  3  5  6      《文香袋》

(4)五音歌 (2) 3  5  6      《小长工》

(5)六音歌  (2) 3  5  6       《十个肚兜》

以上五种音列的共同点是主音“3”到“5”的小三度,没有五度音“7”的支持,因此这些民歌具有秀丽、优美、柔和、抒情的特点。曲式结构主要有五种:节奏上下完全对称的两句式、节奏不对称的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富阳民歌的节奏比较丰富,山歌多为自由节奏,小调多为2/4、4/4拍子,3/8、3/4的拍子在富阳民歌中也很多见,另外5/4、5/8这种复合拍子在富阳渔歌中也经常出现。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富阳民歌的传承路径研究

富阳民歌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富阳民歌一旦失传,就代表了一部分富阳传统文化的遺落。富阳民歌中深藏着富阳人民生活的五味杂陈,是富阳民俗文化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富阳民歌的传承就是对富阳民歌尽可能的保护。民歌文化的多样性,恰恰是因为我国多个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成就了民歌的丰富分支,成就了多姿多彩的各地民歌特色。富阳民歌不仅反应了富阳本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宗教信仰等,也囊括了当地人古老的作息习惯、常用语言等各种人文元素。勤劳的富阳人民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更在劳动过程中创作了反映百姓生产、生活的口头文学及民间歌曲。富阳民歌是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绝不仅仅是单一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是无法和生活剥离开的。富阳民歌的传承,就是对富阳文化的传承。20世纪70年代,富阳的老一辈群文工作者对民间歌曲进行收集,其中部分民间歌曲被收录在省、市民歌集萃及全国民歌集中。富阳民歌形式丰富,曲调多样,独具特色,特别是角调式的歌曲在全国范围更是极为少见,尤显珍贵,但因种种原因,富阳民间歌曲一直缺乏及时有效的整理和推广,为保留和传承好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充分彰显富阳人民的精神面貌,在前期收集各地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富阳区非遗中心通过一年精心的整理和改编,以推陈出新的动态形式,力争唱好富阳民歌、传递富阳声音、讲好富阳故事、展现富阳形象,将极具特色的富阳民歌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继而打造成为富阳的一张靓丽金名片。2020年12月2日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了一场名为“家在富春江上”富阳本土民歌演唱会,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富阳区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富阳民歌艺人、民歌收集者,“抢救性”地挖掘整理了40首富阳民歌。演唱会选了其中的12首歌曲,或保持原汁原味,或经过改编整理,以叙述、追忆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演唱会根据民歌形式、曲调,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个篇章。在第一篇章“号子”中,《放牛调》《摇橹小唱》《打夯歌》等曲目通过舞台道具、现代电子科技,加上优美的舞蹈,呈现了人们在乡村放牛、捕鱼、建造水库等劳动场景,让在场观众感受到了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和魅力。在第二篇章“山歌”中,着重表现富阳人的日常生活,并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把生活场景搬上舞台,立体地展现给现场的观众。《送饭歌》《肚皮饥》《菜园里》《采茶山歌》等歌曲,引起了现场六七十岁观众的共鸣,不由地让人想起童年的趣事。第三篇章是“小调”,《望郎》《六堂妹》《表妹想哥不落空》三首歌或含蓄、或直率地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热烈追求,吟唱了他们对待恋爱、婚姻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品德。这些情歌演唱时声音轻快、流畅、细腻、圆润,加上活泼的间韵,为歌曲增添了一份地方风味和特殊的语言美。最后在一首描写竹纸制造工序的歌曲《竹纸歌》中,落下帷幕。本场音乐会不只是运用了现代舞美效果,在演唱形式上也采用了独唱、对唱、小组表演唱等多种形式。本场音乐会的成功,说明民歌的传承除了常规的挖掘整理,还可以通过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来推广,可与旅游结合,做成景区的旅游产品,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定会留下印象;也可以将富阳本土民歌进学校,或者与高校合作做富阳民歌传承基地;还可以让学生唱富阳民歌参加比赛等方式,扩大民歌的传唱。最后,还可以在保留旋律的基础上,改编成当下的流行乐,做成“流行民歌”,让年轻人接受。民歌可以改编成各种音乐形式,通过新的符号和符合这个时代的方式来发展传承。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富阳民歌传承研究是从这两种发展趋势入手。在第一种趋势中,文化与文化相互融合,对富阳民歌的传承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的含义是,富阳民歌可能在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特色,这就完全与传承的意义相互违背,机遇的含义是,富阳民歌可以结合先进的、更受欢迎的文化,从而给予自己一个更大的平台,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研究中采取横向借鉴的方法,参照其他地区民歌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的案例,得出富阳民歌文化在融合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第二种趋势中,富阳民歌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都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风格特点,同时又展示了自身的丰富性。任何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统一和丰富,所以在不同民歌文化的客观标准尺度上,我们既要找到它的特殊性,又要挖掘它的共性特征。这就要求研究中要采取纵向探究的方法,通过探访当地百姓,查阅古籍等,深入富阳民歌本质,研究富阳民歌的个性,找出其独特于其他文化的要点并发扬光大。正是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深入与结合,才能使我们丰富的民歌文化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并且在当下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呈现出更加璨烂耀眼的光芒。

综上所述,富阳民歌的传承路径主要从以下三个点切入:1.横向借鉴,富阳民歌是我国民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歌文化流光溢彩,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歌流传,每种民歌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唱法、历史传说、语音语调,但是目前大都面临着相同的情况,不被新一代主流所接受和欣赏,传承下去是一个问题。所以,富阳民歌的传承,可以适当借鉴我国其他民歌,如陕北民歌、沂蒙民歌,学习其传承模式。2.纵向探究,一种文化能够长久流传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其生命力的来源就是丰富的本质。富阳民歌能够自成一派,并流传到现在,必是有其吸引人的地方,至于纵向发掘富阳民歌背后的故事,要找到其精神内核,开发出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传承。3.开拓新型传播平台,在我们进行横向借鉴和纵向探究之后,我们的富阳民歌文化能够被无限的丰富和扩大,内容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但是内容的丰富,还需要有更多的传播平台,更好的传播机会,富阳民歌文化的传承应该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在现代社会自媒体飞速发展的阶段,将富阳民歌文化与现代自媒体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富阳民歌。

参考文献:

[1]徐艺菲.陕北民歌的传播与传承——王向荣与陕北民歌[J].明日风尚,2020(18):118-119.

[2]刘爽.沂蒙民歌的传承与普及[J].艺术品鉴,2020(24):48-49.

[3]陈嘉文.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9(19):83.

[4]袁宇平.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族戏曲传承研究[J].东西南北,2018(21):103.

[5]范梦妮,曾勤.论多元文化视角下儒家音乐文化的传承[J].当代音乐,2017(19):86-87.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