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教育与男女之别
2021-08-09陈赛
陈赛
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儿子从不成熟的、反复无常的少年转变成诚实而有爱心的男人,他们尊重妇女、忠于婚姻、信守承诺,是果断有力的领袖、优秀的劳动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气概。
——威廉·波拉克
双性化教育:男性气概,还是雌雄同体?
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在一本叫《男性气概》的书中曾经这样定义“男性气概”——在危险处境里的自信。一个有男性气概的男人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尽管现代技术减少了一个男人必须拿生命冒险的场合,但它仍然是一种灵魂的品质。柏拉图称这种品质为“血气”,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虽然并不完全摒除女性——哈维教授认为,撒切尔夫人就是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女人——但男子气概主要集中于男人身上。一个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会为了某一个目的而甘冒生命危险。
哈维教授高度赞扬这种男性气概——“男性气概寻求和欢迎戏剧性,它偏爱战争、冲突和冒险。当惯例无济于事,当计划最终泡汤,当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成果理性地控制一切但结果漏洞百出时,男性气概或者带来变化,或者恢复秩序。如果说屈从和祈祷是我们最后的办法,那么男性气概就是在它们之前倒数第二位的诉求。”
不过,他哀叹,这样的男性气概在美国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它一再遭到女权主义运动的打击。今天的美国人生活在一个“性别中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性别不再重要,它不再给你权利、义务,不给你加分,不给你减分,也不给你任何位置和角色。
在他看来,为了政治正确而压制一个男人与生俱來的性别特征,不仅伤害了男人,也伤害了女人。
“我们应该把男孩培养得更具男性气概。男孩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性别,但今天的教育要求他们忽略自己的性别,这让他们感到困惑。”哈维说。
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多名儿童的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乃至智商、情商的发展都相对较低。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和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更全面,成年后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具优势。这一发现促发了“双性化教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比如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避免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等等。
在采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姚萍博士时,她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必须先搞清楚“双性化”的概念。现在国内对“双性化”的理解有许多误区,尤其是流行文化制造出来的“中性形象”,比如“快男”“超女”,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双性化”。
“双性化人格”是心理学家A.S.罗西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
其实,弗洛伊德早就说过,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从来不是完全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则有一个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即每个人内心都同时住着一个男性人格和一个女性人格,只不过很多时候它们一个睡着,而另一个很清醒。
从双性化理论的起源看,它本是一个与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做斗争的理论。双性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本姆曾经在《性别的滤镜》一书中指出,社会通过三种滤镜看待男人和女人:一是大男子主义,将女性视为“他者”;二是性别两极化,将男人与女人放在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将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彻底对立起来,在个人身上这两种特征必然互相消长;三是生物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他的命运。数千年来,这三种隐藏的、扭曲的滤镜,已经深深植入人们的灵魂,而她的研究就是为了“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1974年,她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测量性别角色的贝姆量表,将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分为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双性化理论认为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典型女性化者、典型男性化者)。
弗洛伊德在谈论达·芬奇时曾说,创造力丰富的人往往具有跨性别的特征。双性化人格与创造力之间是否真有关联?有哪些方面的创造力?这是当代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2002年,在观察了大量创造性行为之后,两位心理学家(希特纳与丹尼尔)发现,与单性化人格的人相比,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在文学、戏剧、摄影等领域都有更大的成就。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所写的:“要成为一名理想的作家,必须女人男性化,男人女性化……一个艺术品的创作完成之前,男人和女人的大脑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合作,就像性格迥异的婚姻可以非常完美。”在这篇文章里,她称赞了几位“雌雄同体”的作家,比如莎士比亚、济慈、威廉·考伯、查尔斯·兰姆,但她并不确定米尔顿、约翰逊、托尔斯泰是否可以算在内,而普鲁斯特则未免女性化过了头。
“双性化教育是有主次区分的。一个男孩的双性化教育应该强调男性阳刚坚强的一面,而女性化的一面,比如细心、温柔,则属于补充,最好是顺势引导,这样才能让他将来更加适应社会。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一个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是比较有魅力的。”姚萍告诉本刊记者,“女孩子也一样,过于刚强的女孩,缺少了女性的温柔,难免让人爱慕的心不够,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将来她身为一名女性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的执行——养育孩子。”
“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各有其用武之地。”她说,“通常来说,适宜表现男性特征的场合是在工作中,而女性特征的用武之地则主要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就是说,男性特征会让你的事业更成功,女性特征会让你的生活更愉快。”
男女有别,但为什么?
当本刊记者向迈克尔医生征询双性化教育的问题时,他说:“在一个男孩与女孩真正享有平等机会的社会里,关键不是男孩是否应该更阳刚,或者女孩应该更温柔,而是,无论男孩女孩,是否从他们的父母、家庭、学校和社群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
所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起点必然在理解——理解男孩,理解他们与女孩之间学习方式的差异、个性心理的差异、思维方式与行为的差异。迈克尔医生抽样调查过美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发现99%的学校里,老师对于男女学生的大脑差异毫无概念。二十多年前,他创办了一個培训机构,专门为全国各地的学校培训老师,让他们观察男孩与女孩的大脑扫描图,了解大脑分泌的激素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机制是如何的不同,性别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觉。
通过大脑扫描,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男性的大脑比女性的大脑平均大9%,但这并不能说明男性比女性更聪明。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女性的大脑活跃程度比男性更高(葡萄糖代谢高出15%~30%),即使在休息状态下。
男性的小脑活跃程度高于女性,那是一个行动中心;而女性负责左右半脑之间交通的结缔组织更密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执行语言任务时,女性的左右半脑同时被激活,而男性只激活左半脑。因此,一般来说,女性的语言能力天生优于男性,她们更适合以静态读写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比如女孩们更擅长写作文。
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跑动一番,激活左右大脑。因为男孩只有左半脑执行语言功能,右半脑是视觉/图形中心和空间认知中心,所以给男孩布置作文时,可以先让他画一个小时的故事板,然后把画的东西描述出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策略改变,让男孩也能写出非常精彩的文章。
最近几年,科学家还发现,随着女孩年龄的增加,她们的右脑越来越有组织性,也就是说在右脑半球不同脑区之间呈现越来越清晰的联络路径,男孩则在左半脑呈现这种发育趋势。这一发现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发育与认知能力、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男性和女性处理负面情绪的大脑区域不同,男性在primitive areas of the brain,尤其是杏仁核,而女性在大脑皮层,与语言、推理、反映的区域相连。这也是为什么女孩更愿意倾诉,而男孩不愿意谈自己的感情。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受了挫折,做了错事,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与他坐下来谈心,而是与他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去超市、打篮球等。
女性的前额叶皮质区更大,成熟更早,这或许能解释她们的耐心和谨慎。相比之下,男性的杏仁核(处理恐惧、生气与强烈情绪)更大,神经细胞更多,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比较好战、冲动。
比起男性,女性对情感有更强烈的需求。如果说女人有一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处理情感信息,那么男人只有一条乡间小路。谈心能激活女性大脑的愉悦中心,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其愉悦感仅次于性高潮。
其实,关于男女在心理与认知模式上的差异,脑神经学家的很多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因为心理学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成年男女的,这些差异仍然被认为是社会化的结果。这也是20世纪学术界流行的观点——人类思维本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结构来自后天的社会化、文化、父母教化和个人体验。男孩、女孩是变得“男性化”、“女性化”的。从四五岁开始,他们会从事一些被他们的社会、文化所认可或期待的,合适于男孩或女孩的活动。他们会寻找同性别的朋友,渐渐发展出男性或女性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模式,比如男孩独立、主动,而女孩温顺、被动。这种被社会设定好的技巧、个性、行为、自我认知被视为是一种“性别刻板化”的过程。
在性别差异上,生理与社会环境因素其实很难剥离。大脑的发育固然受到激素的影响,但激素同时受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大脑有差异,并不代表这些差异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人类的大脑可塑性很高,它一直在变化着,尤其在青春期,一个男孩的大脑灰质会经历重大的“修剪”,而女孩的“修剪期”比他们还要早两年。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