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论是否生病,我们都有权利休息

2021-08-09李松蔚

环球人物 2021年15期
关键词:代价生病硬币

李松蔚

有大学生家长,听我讲抑郁症的诊断,下课来问我:“家里孩子被诊断了抑郁症,但如何判断他是真的抑郁症呢,还是因为现在有太多负面信息的暗示,只是自己吓自己?”

“您是说,他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没到生病的程度?”

“说不定是这样。”

这是质疑医生的专业,我想,医生已经判断过了,虽然也不能排除误判的可能。

“你们有什么想法?”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抑郁症太害人了。如果生了这个病,孩子要停学治疗,代价太大了,搞不好还得留级。如果不是抑郁症呢?家长舒了口气,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原来如此,我理解了她为什么急于得出这个判断。真正让她担心的是“停学休养”这种可能。我问,你是不是害怕让孩子停学?她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如果真的是为了治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怕孩子不是病,还让他办停学,那就损失大了。”

我说:“就算不是病,停一段休息休息也可以啊。”

她觉得奇怪:“都没生病,为啥还要停学?”

我说:“因为孩子累了,想休息。”

无论是不是生病,人都有权利休息。家长看上去有几分不以为然,或许她只想讨论诊断的问题,但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表面上我们是在讨论诊断对错,实际争议的点却是权利。

我猜,让孩子休息是这位家长不愿设想的一种可能,但也是无从回避的现实:不管是不是生病,孩子累了,负担超出生理限度,所以需要休息。给他的累打99分或101分都没有什么差别,无论医生把这个诊断的线划在哪里,都不会改变孩子的现实体验。

我不是在暗示孩子好逸恶劳或怎么样。但是——天呐!有哪个正常人不喜欢休息呢?只要有条件,休息是多么轻松、多么甜美,这件事无须多说。我甚至有点难过,因为我还要费口舌解释一个如此基本的诉求。人饿了要吃饭,累了要休息,不都是天经地义的需要吗?

可惜,现代人越来越不敢休息了。休息就可能落后,这是不言自明的代价。很多人一边渴望休息,一边在现实中咬着牙拼命死磕,心里一直在權衡,到底值不值。

对于年纪轻轻的孩子,家长始终不放心,也许是怕孩子太容易对自己手软,情不自禁想替他们做主。我并没有责难家长,不但如此,我完全认同他们的苦衷。对竞争的激烈,这一代人比年轻人有更深的体验。

但我想说,对于大孩子而言,家长越俎代庖的姿态有可能产生反效果。那就不再是休不休息的事了,孩子首先要捍卫自己“说了算”的权利,为此他必须证明抑郁症是真的。别的事他说了不算,但是病没病,病到多严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

这又回到我常常说到的亲子关系话题。

我一向主张,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尽量让孩子做主。事情会变得更简单,毕竟是他自己的人生,丰俭由己。如果真的撑不住了,停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是不可接受的代价。短期固然是很大的损失,长期来看,人生毕竟那么长,也不争在一两年。甚至有人大学都上到一半,退出,又怎样?也说不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更何况,我讲的都是对家长来说最坏的情况,也有不少孩子刚好相反,只要没人跟他较劲,他会把权衡利弊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一心只想休息:“现在累是累,但我还能不能再咬咬牙呢?”

我后来给这位家长一个建议,请她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毕竟这是他自己的青春,他的人生。

我特意叮嘱这位家长,尽量淡化“诊断”。这件事说到底是一道选择题,医学上是不是有病,倒没那么重要。没病的人也可以暂缓学习和工作,生病的人也可以选择轻伤不下火线。

我总觉得,在今天还会有“只有生病才可以休息”这种想法,是有点可怜的。累了停下来歇一歇,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我们今天的生产力够发达,物质也丰富,不是歇不起,干嘛要把自己逼到这么狼狈的份上?

家长一听有点慌:“我可不敢交给孩子做主,我怕他真的什么都不做。”我说你要是怕,就去找孩子商量,但要记住,你说的是,“我不敢让你休息,是因为我心里害怕”,这样起码诚实。不要说,“你不是真抑郁,只是负面暗示自己”,这样会激化矛盾。

但比起亲子矛盾,更大的矛盾不在这里。家长不心疼孩子吗?孩子不知道家长心疼自己吗?

不是的,都知道,可就是没办法。想休息是真的,舍不得休息也是真的。最后无论怎么决定都会有遗憾。既然如此,家长不妨还是退后,尽量把责任交给孩子自己。

过了几天,收到这位家长的来信:“李老师,按照你的建议跟孩子谈过了。确实如你所说,孩子自己是懂事的,我把做主的权利交给他,他反而犹豫。他对未来是有打算的,他也怕停下来耽误时间。”

过了几天,又说:“已决定,换到××医院再检查一次,如抑郁症的诊断不变,就停学。谢谢老师!”

读罢叹息一声。我能想象他们的为难。我见过很多疲倦的孩子,说要休息,其实也没有胆量真的不管不顾。下不定决心的时候就掷硬币。有时“抑郁症”就是那枚硬币:真是病,太好了!那就是天意要我休息!如此才能心安理得地让自己喘口气。

猜你喜欢

代价生病硬币
让硬币飞
“生病”的一天
幸灾乐祸的代价
幸灾乐祸的代价
春转夏,你的肌肤生病了吗
代价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硬币塔
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