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一套基于学生成长规律的育人指南
2021-08-09陶沙
〔关键词〕成长规律;心理学;书评;《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8-0071-02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 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不断分化。青少年期的儿童不仅神经系统可塑性极高, 同时也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易感。这一阶段能否正常健康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后续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 身心健康乃至毕生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掌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不同能力发展的规律,才能开展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进而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实现科学育人。然而,学生发展的规律复杂,许多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感性体验和直接观察,但是仍然可能存在“模糊不清”“ 似懂非懂” 的情况, 在育人实践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时可能感到无所是从,不明确怎样遵循规律开展教育。
《读懂学生》系列丛书是边玉芳教授将心理学
研究成果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 智慧结晶”, 是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学生” 的成功尝试。丛书的出版, 不仅能够推动学校和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也对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青少年具有重要价值。
该丛书分为一 ~ 二年级、三 ~ 四年级、五 ~ 六年级和七 ~ 九年级各学段,各学段分册均编写单独章节, 阐述学生在每个学段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要点,帮助教师清晰了解现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 并能及时准确判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否恰当。同时,丛书还结合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实践案例,提出了详细、可操作性的育人策略。通过阅读该丛书,教师可以借鉴、使用书中的育人策略,对学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以阅读发展为例。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各学科的素养,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其综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疑惑:为了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哪些阅读能力呢? 怎么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怎么识别阅读困难的学生呢? 怎么给予合适的干预,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阅读能力并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依赖后天的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还具有阶段性。学生在小学中年级实现从“ 学会阅读” 到“ 在阅读中学习” 的飞跃。《读懂学生: 学生成长规律与一~ 九年级育人目标》阐述了小学中高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缺乏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会遇到学习适应不良、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困难, 甚至严重影响其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掌握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适时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教师育人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来讲,学会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即便拥有正常的智力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种语言中均会有 5%~10% 的学生不能顺利学会阅读,成为阅读困难儿童。那么,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辨别存在阅读困难的学生,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指导这类特殊的学生,帮助其学会阅读,并在在阅读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 对于教师们来说同样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读懂学生: 三~四年级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讲解了识别阅读困难倾向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尽早识别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实现早识别、早干预。
总而言之,《读懂学生》系列丛书充分汲取了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并整合了教育学、社会学、脑科学等众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教师读懂学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实践提供了有力帮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实用价值。该丛书不是泛泛谈论育人经验,也不是一般性地科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是基于教师理解学生发展规律、实现有效教育的需求,旨在帮助教师遵循科学规律,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更具体、更可落地的教育目标, 找到科学的教育策略。因此,该书,在国内外同类书籍中独树一帜,是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贵之作。
作者简介: 陶沙,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社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等项目, 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研究、国家 973 计划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70 余篇,出版著作 4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