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灾害教育的一些思考

2021-08-09高芸芸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防灾演练灾害

高芸芸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小学生而言是一场挑战,小学生在对灾害的认知、应对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灾害教育应该成为小学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灾害知识,培养防灾技能,培育灾害文化,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灾害观,达到防灾教育的最好效果。

一、国内外灾害教育实践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虽然不同,但是在对灾害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灾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他们的培养目标也是多元的,对于当下的小学生来讲,我觉得我们还需结合地域特点,结合本校的教育资源,还有小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进行细化研究,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另外,我国地域宽广,自然灾害频发,学校对于灾害方面的教育也有了一些探索,并且产生了一些专项课程,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但是在灾害教育方面,学校教育过多地去灌输一些自救防护常识,对学生的防灾意识,忧患意识的培养上有所欠缺,这样会导致学生们出现漠视灾害、盲目乐观的侥幸心理。另外结合本地自然災害状况的教育很少,这样导致了灾害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节。所以,我们要抓住本地域的特点,进行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灾害教育落到实处。

二、分级调查,精确分析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本校的灾害教育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上面,如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就有相关的灾害课程,里面囊括了一些自然灾害知识及如何自救的知识。在《环境与科学》课程中也有对灾害教育的涉及,比如一些人为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以及如何进行自我救护等。再者本校的德研中心也会定期开展灾害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灾情教育,同时各位班主任也会定期的为孩子们开发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里面也包含提高孩子面对灾害能力的课程。总之,本校的灾害课程看上去开设得比较全面,但是非常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灾害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对灾害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研发,提升学生的灾害教育素质。

三、开发灾害课程,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及时培训,提升理念,通过QQ群共享培训资料,并请学校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引领。除集中进行理论培训外,还进行案例研讨,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研究,让课题组教师从中领悟灾害教育在学生层面上达到的三个维度,了解灾害类型及危害,掌握应对的常识。

1.自然灾害的课程研发。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我们拟定了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课程研发,如地震、雷电、洪水、雾霾再加上我们目前面临的全球性的疫情。通过视频、图片、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灾害的危害,并通过防护小名片了解和掌握面对这些灾害的防护技能,带领孩子们在课程后进行梳理总结,并且模拟灾害场景,让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演练防护技能,提高自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2.人为灾害的课程研发。通过视频、图片、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灾害的危害,并通过防护小名片了解和掌握面对这些灾害的防护技能,孩子们在课程后进行梳理总结,并且模拟灾害场景,让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演练防护技能,提高自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实践教育课程的研发。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相关的实践基地,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灾害课程的教育,如我们到齐鲁武校参加交通安全的实践教育,火灾的实践教育,地震的实践教育等,让学生亲临模拟的情境,用学到的知识做好防护,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自救和救助同伴的能力。我们还和德研中心进行合作,通过各种逃生演练,来锻炼孩子们的逃生能力,提高他们面临灾害时的心理素质。如防空演练,防震演练,防火灾演练等等。

4.提炼理念,拟定标准。我们从四个维度拟定了学生灾害知识水平的考察,形成了评价标准。小学生的灾害意识;小学生灾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小学生应对防灾害演练的实践能力;小学生在灾难面前自助和互助的能力,这四个维度可以全面地测评学生灾害教育的水平。

对小学生灾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初见成效,由此摸索出来的课程和方法会指导小学生正确地认识灾害教育,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并形成有益于全民的灾害文化,这样辐射出去,我们全社会的防灾意识,防灾能力都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们人类在灾害面前就可以更加强大了。

猜你喜欢

防灾演练灾害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