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
2021-08-09范京一
范京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发地重视学生的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语言性的学科,学生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教师一定要给予语感培养一定的重视,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多多练习,毕竟大部分人的语感能力不是天生形成,而是通过后天的培训提升的。下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言培养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长期进行才能见效,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地训练自己的语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交流时理清思路,使学生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作为引导人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融入班级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有针对性地训练语感,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含义入手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包括语音、语法等等,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如果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感没有办法得到任何提升。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际应用。在这个教学环节是以感性为主,学生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建立起反射关系,将有意识的习惯转变为无意识的习惯,语感的应用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交流能力会越来越强,分析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在家里也会有学生缠着家长给自己讲故事,家长描述语气比较生动,学生就会喜欢。学生喜欢家长讲故事的程度与家长的语感能力有关,一些家长语感能力较强,所以模仿能力就比较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感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就必须对其进行锻炼,可以尝试自己讲故事训练自己。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类型,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式,使用不同的情境刺激学生的语感发育。
四、朗读品位,领悟语感
外部语言的刺激以及内在知识等等都是语感产生的重要条件,另外,朗读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去挖掘一些语感较强的文章,让学生对其进行朗读,了解其中的含义,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还有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荔枝》时,可以让学生反复体会重要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去感受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心情,也感受儿子的孝顺。教师引导学生去标注一些关键词,从一些句子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语感训练时,教师不能仅重视课堂上的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拓展,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阅读时,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还要整理文章的写作手法,对学生语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五、运用表达,发展语感
教师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使用迁移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感。长时间地进行培训,学生就能养成一套独特的语言模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结合材料的内容与特点,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写作,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文章语言的运用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运用迁移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文章的内容不同写作方式也不同,每个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先明确文章的写作方式,本篇文章使用爬山虎来比喻人,使用独具特色的描写方式,含蓄地进行写作。教师讲解以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使用借物喻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知識迁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对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也是一种理性直觉,需要长期进行培养才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语感的应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语言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