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华秋实颂家园

2021-08-09阿拉提·阿斯木

伊犁河 2021年2期
关键词:手风琴

阿拉提·阿斯木

金秋十月,新疆大地瓜果飘香。五湖四海向往新疆魅力的热情游客,享受新疆神奇风光和绝佳美食,美丽家园一派绚烂流淌。有幸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新疆行主题采访活动的一员,在北疆分队领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的带领下,在诗情画意的伊犁河谷,在可爱神美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精美富饶的塔城地区学习采访,有太多的感受和崭新的心得。无论是在民族团结,脱贫攻坚,城乡建设,各民族群众精神面貌等方面,我们看到的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一幅幅动人画面。

伊犁河谷真漂亮

我们团一行12人。飞机飞越天山,开始遨游伊犁河谷蓝天白云的时候,湖南长沙市作家协会主席唐樱女士,从窗口看到油画一样漂亮的伊犁河流域,情不自禁地说,哇,伊犁河谷真漂亮啊!

伊犁河谷在所有的季节里都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个可爱是说不完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有太多的故事,是人见人爱的一方富饶之地。比如,在成熟的一片片秋叶花草中,你可以看到秋天和盛夏的祝福和恩赐。这是一种无限的赐予,希望万物都能看到自己果实累累的金秋,勤劳的人们也能在金秋的拥抱里活出他们的精彩。

伊犁河谷一大特点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遍山的马牛羊和森林。矿山资源也是可圈可点的,有金矿、铜矿、铝矿、铁矿、煤矿等等。酒是著名的伊力老窖和伊犁王,是兵团四师的汉子们奉献给伊犁河谷的一个恒久的礼物。全疆人民的这个美酒,在千千万万只暖手热心里也是日日夜夜的歌舞盛宴。整个西北和全国主要的城镇,都认这个牌子,这也是伊犁河谷好山好水好地方的一个明证,也是伊犁大地的骄傲,是四师人民的一个奉献和凯旋。在所有的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在辉煌的殿堂和炊烟弥漫的乡村温暖,都是酒先说话,鸡鸭鱼肉静静地倾听那些炙热的颂词。甘甜的祝词,血红的心脏语言,彩虹一样纯粹的形容词,金山银山一样丰厚的祝福,都从满满的酒杯中溢出,在无数个此时此刻和举杯望明月的瞬间,祝福劳作不息的人们在阳光下的奋斗日子。

走在秋天的伊宁市,别有风味。我熟悉那些白杨树、梧桐树、白桦树、榆树、苹果树、海棠果树、橡树的味道。那些肝脏一样鲜红的、蜜蜡一样暗黄的、酒红一样亲切的树叶,飘落大地的时候,微风是它们的知音知己,吹奏它们的旋律,飘在街路上,小院的廊檐下,落在最后的阿尔秋子苹果上,亲吻垂在葡萄架上的枣红葡萄,在日子的时时刻刻,装饰街区的风景。那些众多的金叶从它们生命的枝脉剥落的时候,瞬间从叶把儿飘出的苦香味,给人一种神奇的快感,一种超脱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在延续,能听见自己默默地吟诵。你会发现你的时间在人间大大小小的金矿草框里平静地歌唱生命的收获,或是一次次的颓废和学费,你会发现你心中的欲望和那需要光荣和胜利的黎明,不会亏待你的虔诚和劳作。你会发现生活和时间在不断地携手促成我们完成许多可爱的梦想,我们播种的花儿会盛开,雨露也会滋润我们的蓓蕾,因为它们是人人的希望和未来的憧憬。

多年来,来伊宁采风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不少,在不同的年代,都留下了绝佳的经典。上海诗人赵丽宏有一首写伊宁的作品。那是1983年9月,艾克拜尔·米吉提带着他和作家俞天白来伊宁采风,创作了他优美的《伊宁黄昏》:白杨树变得金红金红/微风悄悄收敛了脚步/喧闹的地方开始宁静/宁静的地方却传出动人的声音/湖蓝色的围墙里/手鼓化作草原上的奔马/都塔尔奏出赛里木湖的涟漪/ 男人们唱着“木卡姆”/唱出回荡在峡谷里的秋风/林荫中走出一群哈萨克少女/ 仿佛飘过一片五色斑斓的云/她们不知道高兴些什么/突然爆发出清脆的笑声/笑声消失了/笑容却在暮色中优美地凝固/ 白杨林中/隐着一个欢乐的小城 。我喜欢这首写我家乡的诗,赵丽宏通过他优美的语言,留下了那个年代伊宁流动的美丽和可爱的黄昏。

喀赞其是知名的民俗旅游区。我们一行下车的时候,民间的舞蹈家们在欢快的民乐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过路的人们,也被舞蹈家们精美的舞姿给迷住了,大家喜气洋洋,顿时精神焕发。我们的团长邱华栋笑容满面,热情评价民间音乐独特的优美旋律。新疆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董立勃和山东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赵德发也是驻足欣赏飞天般自由潇洒的民族舞蹈,笑容可掬。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林秀美不停地拍照,情不自禁,她是第一次来新疆,有太多的收获。

每次陪客人来喀赞其采风,也是我学习的一次次机会。今年六月,带着一创作任务来过喀赞其,看了很多地方,最大的变化是街道。大路小巷,就连几百米的死巷胡同,也铺上了柏油路,亮上了路灯。房屋院墙粉刷一新,院前院后都是碧绿一片,各种果树开花结果,温馨浪漫,滋养情怀。每一个漂亮的庭院,在高高的白杨树的抚慰下,在葡萄架下的浓香里,赐人诗情画意般的遐想,让不是诗人的人也能来几句“城在白杨深处”,不亦乐乎。让不会画画的人也能泼墨小桥流水人家,享受生活的惬意。在干净清香一片的气象中,最大的看点是从这种变化中派生出来的神情面貌。老人们静坐在院门前的长凳上,休闲观游漫天歡喜的各路游客,游客们也拍照留下这万象生活的复调。孩子已出门工作或从事他们的营生,一种安然优美的和谐罩在老人们的智慧气场里,享受岁月放飞的知足常乐。

2009年盛夏,当时我在伊犁州文联工作。也是在这里,我们接待中国作家采风团。团长是铁凝,副团长是王蒙。也在我们下车欣赏文艺节目的这个地方,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歌舞大全。街上的群众都围过来了,读过铁凝、王蒙、迟子建等作家作品的各族朋友们,热情豪迈,亲切地和她们握手问候,说,你们是我们最好的作家,我们喜欢你们的作品,热情地和他们合影留念。那真是很难忘的一天了。群众和作家们联欢跳麦西来甫,过节一样高兴。午饭是安排在巷里的一户老百姓家里的,是考虑让作家们体验老百姓的家庭生活。我们赶到那里的时候,主人家正在打馕,热馕的香气飘舞在院子里,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们,人人脸上都是鲜花盛开的春天了。

客人们进院门的时候,热馕已经出坑了。是家里用的那种直径50多公分的大馕,整齐地摆在馕坑沿上,晾上了。一个个馕微红灿烂,见了就让人有食欲。我抓起一个馕,掰开,请铁凝品尝,把另一半给了迟子建,大家很开心。铁凝品尝过热馕后,说,好香,大家都尝尝。

十多年过去了,这喀赞其的面貌也是改变了模样。和当年是不能比的,和二十多年前的样子更是不能比的。我当年就读的伊宁第五中学,就在喀赞其以东。那时候都是土路,开春刮风下雨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一片,有条件人家的孩子,都是要穿套鞋上学的,保护自己的好皮鞋。困难年代,就吃穿这一块,过来人,都有深切的体会。现在大街背巷都是路灯闪亮,不唱的鸟儿也在唱,那些不会开花儿的枯草也是馨香烂漫,大家开始生活在从前神话般的境界里了,好日子的把手,都抓在自己的手里了。多年来,人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奋斗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东梁街五巷,是在地势高的一个地方,也是年代久远的一个各民族群众相嵌居住的小家园。看到今天的变化,我有太多的感触。比较着看一个城市和街区的发展,我们会有多方面的感动和启示。我们会发自内心地说,好日子是我们盼望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在这个花园般的生活区,我们认识了沙粒画家阿里木江,在他沿街坐落的沙粒画馆里,欣赏他的画作,了解他的艺术创作和美学追求,我们佩服他的执着和自信。这便是他创业改变命运中最基本的精神动力。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介绍他的成功之路的,福建商人林世敏在一次用餐的时候,在墙壁上看到了阿里木江创作的一幅沙粒画作品,极为欣赏。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他,也就是那种原始的地方色调,一是用料独特,画面立体感强;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赋予画面历史沧桑感,窥视往昔的岁月悠然。这两个民族的朋友拥抱在一起,发挥各自的特长,把沙粒画作品推到了内地,二人联手开创了新的市场。阿里木江很感动,说:“林世敏是我这辈子的贵人”。这是发自他心肺的声音。这骄傲的沙粒画,如今是风光一方的艺术品了。这些作品在扶贫工作中,也发挥了作用。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市场看好的还是那种绘制古老民宅古道的作品。视觉上,有一种场面感,人能在这种感觉里静下来,忘记一切外在的骚动,走进往昔私密的个人心境,回忆少年时代的纯真,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艺术,就是不要丢弃你从前的天真烂漫。对个人、群体,对整个人类,是时间和空间,这都是有用的东西。我想,扶贫工作,社区建设,抓住精神层面的东西,凝聚人心,发挥每一个人的生活热情,我们就能抓住通向更加富庶生活的缰绳。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福祉和胜利。

我们来到了在六星街的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六星街在伊犁河谷是一片很有名望的生活区,这几年政府投入很大,目前已经成为了人见人爱的走进去不想出来的一个好去处。这街名的由来,也是留下了那个年代的故事。据说是依据德国人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构想理念建造而成。如今这六星街的灿烂,已经是明媚的一张名片,是伊宁绚烂的一个骄傲。街区内集歌舞、餐饮、民宿、多元文化展示,各民族美食大成,吸引力巨大。来伊犁的人,都要来六星街体验多民族文化的神奇灿烂。

手风琴是外来的乐器,也是边境文化一个靓丽的存在。伊犁河谷各民族群众都喜欢手风琴伴奏,可以自己欣赏,也可以大家一起歌唱,很方便。从少年时代起,我对手风琴有着深刻的记忆,忘不了手风琴在那个年代赐予我们的众多的美好记忆。手风琴的一大魅力是可以适应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可以几百人在一架手风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也可以静夜白杨树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比如说去接亲,一部手风琴就能解决问题。它大方朴素又高雅,在殿堂和葡萄架下,都能庆贺歌声嘹亮。值得一说的是,自手风琴进入伊犁河谷塔城阿勒泰地区,就迅速地和当地的民乐器结合在一起,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奏出了最动听的乐曲。

亚历山大是俄罗斯族,出生在伊宁市。生活在多民族地区,和大家一样,也能讲多种语言。他是受祖辈影响,少年时代就喜欢手风琴。也作曲,但最大的爱好是修理手风琴和收藏。有太多的故事,多次参加过疆内外有关的才艺展示活动,是一位知名的手风琴大师。他曾与我国著名的手风琴大师张志强同台演出,大师说:“亚历山大先生一天也没有进过专业学校学琴,但他拉的比专业的都要好。”实际上,他是把个人的爱好进行到底的一位民间艺术家,是实践家,在生活中学习众人所长,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手风琴珍藏馆在二樓。大厅四壁都是不同年代款式各异的手风琴,共800多部,气势宏大,有一种音乐的排山倒海扑面而来的感觉。这些苍茫的手风琴,静静地摆在那里无声无息,但是它们的每一键盘,都在勾引我们回忆我们匍匐颓败光荣和胜利的岁月和时间,无论萧条年代,无论流油的盛世,无论是我们痛苦,还是最终抓住了春天的暖手和骄傲的金秋,我们都没有离开过可爱的手风琴赐予我们的旋律。我们奋斗、劳作,一次次地捡回自信和希望,也正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神奇的天籁之音给我们希望。因为我们坚强和战无不胜,生活没有丢弃我们。

去年到塔城市采风,也参观了这种手风琴珍藏馆,也是琳琅满目的手风琴世界。我是在伊宁市长大的,对手风琴有着极深的挚爱。我自私地认为,这手风琴是专门为唱情歌而制作的神器,特别适合在黄昏和子夜,在汉子的胸襟一样慷慨的月光下演奏,能催生人们血脉里死去活来的旋律和精气骨髓。当地政府建造的这种手风琴珍藏馆,无疑是一种保护纪念多元文化的明智举措。一方面是留住了城市的记忆,留住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温馨和那种深刻的酸甜苦辣,另一方面,也留存了那个时代无数好儿郎为今天的好生活奋斗献身呐喊的方刚血气,也是保存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我们走在六星街新近规划出来的步行街上,有太多的感受。似乎一切都神话般神奇,金黄的白杨树叶飘落在行路上,在微风的亲吻下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甘甜的空间飘舞。宅院露在院墙外没了叶片遮霜的葡萄架上的枣红葡萄,像少年时代我们攒存的压岁钱,温暖我们的儿时记忆。秋风继续吹拂那些刚刚从众多树顶上脱落的树叶,把它们新鲜的馨香吹进我们的血脉里,也把女士们飘洒在街区空气里的香水吹进我们的青春鼻腔里,刺激我们青年时代的恋爱记忆。路边海棠果树上无数的海棠果,像众多懂事的好姑娘,悄悄地复制我们丢失在那些恋爱季节里的好故事。此刻,在我们就要走进的小十字路口,响起了动人的手风琴声,是我熟悉的青年时代滋养我、安慰我、给我希望和幻想的旋律,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家园里朋友们最珍贵的笼子记忆。那些高高的海棠果树仿佛在说,我们是那个时代恩赐你们心智的旋律,你们会忘记一些音符,时间会原谅你们,但是你们不会忘记那些已经渗透你们血脉骨髓里的主旋律。我是人在今天的时间里,而精神岁月却看到了那个铺满鲜花的青春爱路。

这个金秋,我们各族作家手拉手走在熏香漫天的伊犁河谷的爱路上,有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也是我们崭新记忆里能开花结果的胸怀。

在这温馨的时刻,伊宁市文旅广电局书记苏娉女士一路上给我们介绍这六星街特色街区的建设和打造进程,听着来劲高兴。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在老旧街区恢复以前小桥流水人家似的那种田园风光,神灵般可爱的小渠水流过家家户户油画般漂亮的小桥,向敬爱它们的那些眼神们致敬,流向远方,滋润众多的生灵。实际上也是给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们,恩赐他们期盼的福祉。这个伟大的上善若水,在人间所有的角落,代代滋养我们的传人。这中间却不能忘记苏娉书记优美的普通话,音质是完全标准的发音。她温暖人心的国语基础,腔腔甜密圆正,发音像丝绸一样漂亮动人。羡慕之余,打听这女将是否援疆干部,却说是伊犁河谷出生的倩女。因以前教书,保持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腔调中丝毫没有掺合伊犁方言的词儿。真是一方宝地,人外有人。也是我们看好的一道风景。

好山好水好风光,歌舞芳香,为伊犁河谷的旅游业,奠定了恒久的黄金基础。我们漫步在六星街大小街巷里,到处都是烙印般的秋景,神性悠然。鸟语花香的宅院风光和院门前喜悦人心的小渠流水,都能勾起我童年生活的记忆。每天和朋友们玩水,是我们不懂回家的懵懂岁月。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水,我们曾经忽视了它时时刻刻的作用。但水是一切一切的综合,是一种血脉的慷慨和永恒的滋润,也是我们的好酒伊力老窖直接的源头。那时候,渠水里是有小白条的,能抓住几条放进盆里玩儿,也是我们能狂喜一日一夜的激动。但它们最终都会一死。于是后来逐渐明白,万物生命都有这么一天。但也不是全明白,该放弃,该超脱,有自己的词汇库和哲学朋友的时候,走不出自己的渺小和沼泽,也十分地颓废和尴尬。回头找道理的时候,发现那些光明智慧的文字,在许多世纪以前,在骄傲的盛宴和颓废无脸见爹娘的草窝里,都启示过我们,总结过我们的生命和大地的轮回。不敬拜先哲,是自己烂自己的锅底。最后,不仅是对不起养育我们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时间哥哥,而是在光阴的镜子里,照不出我们的模样来。

这街区的感觉是这样的神奇新鲜,像一个等待我们开锁的古老故事,向人间奉献自己的光彩夺目。不会说话的路,似乎什么都看得清楚,藏在时间的年轮里,在我们踩踏过的那些地方,启示我们的潜意识,该回头看看我们用过的许多词语了。在小渠边窥视我们的那些野鸽子和我们一起前行,我们不知道它们能否听懂我们的语言。它们的可爱和自信,是无与伦比的。小小的眼睛,可以锁定地球村盎然的和沉默的一切,它们是一切时代的朋友。之所以是我们的知己,是因为发现了人类的慷慨和可爱。跟着人类延续它们的生命,实际是和人类学到了许多智慧。那些可爱的鸽子们,舞动在亲切的百年白杨树下,一起和我们期盼美好的生活,跟随在我们气场的波澜里,丈量我们的脚步,评估我们的生命分数,盘点我们的嘴和心的实际距离,教诲启示我们回头看,拥抱我们众多的美好金秋。

我们来到了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这是2015年成立的一个拥有26万人口的城市。和当年七师成立的奎屯市和八师成立的石河子市比,条件不同,起点高。碧绿的树木,芳香的鲜花,四通八达的优质公路,崭新的生活区,高楼林立,商业网点方便市民。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人民力量谱写在大地上的一个辉煌。

没想到位于72团场境内的新疆伊力特酒厂,搬进了可克达拉市产业园区。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参观酿酒车间的时候,我们品尝了高达75度的原浆酒,我能感觉上世纪70年代的那种醇香味,是可以喝出内脏味的那种酒劲。我勇敢地和玉苏普·艾沙老师干了一杯,那烧劲,是可以唤醒一起记忆的精气神。于是我们有了太多的赞美之词,为这伊犁河谷和新疆大地第一美酒叫好。

这伊力老窖上世纪开始诞生的时候叫花城大曲,后来叫伊犁大曲。商标从那时候起,就朴素可爱,人见人爱。主要是酒好,满嘴满杯的口碑,过年过节,都是长面子的东西。后来叫伊力老窖了,酒味也是与时俱进,那商标,更加雍容典雅,给人一种品位和高贵。那个年代基本上是60度,后来调整了,50度左右,喝着舒服,回家能找到门牌号码了。我曾在一哥们儿的要求下,写过一篇《啊,伊犁大曲!》的文章,聊一聊酒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后来又写过一篇《我们的大老窖》。所谓的大老窖,是民间的叫法,是半公斤的瓶装。这种执着,主要是感恩第四师的朋友们,当年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挤出粮食来,给我们酿造了这个美酒。在那艰苦的年代,这酒帮助我们度过了许多无聊颓废的黄昏,调整我们的心绪。物质生活丰盛的时候,我们可以少酒或是没有酒,但是在我们创业的艰难时期,我们是不能没有酒的。酒的力量不仅是一种安慰,重要的是一种用希望的心肠看生活,渴望未来,首先爱自己的存在和奋斗,从而可以创造自己将来的生活。

东联西出霍尔果斯口岸

史料記载,霍尔果斯口岸1881年正式通关,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2014年建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很少,后来能发展成直属伊犁州管辖的县级市,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边境人民也是受益者。霍尔果斯口岸开放后,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东联西出。哈萨克斯坦国和周边国家对我们服装、电器、日用品商品的需求,岁岁增加,当地的众多商人和一夜之间变成了商人的人们,和内地的厂家们联手,抓住了这个商机,无数打工仔们也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 时代的抚爱下,改变了命运,走出贫困,神奇地完成了自己基本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多年来,在口岸做生意的人们,包括那些来自各地的打工族,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我接触过在口岸做生意的从乡村城镇来的创业者,他们各个都有满腔的致富经。一方面,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学会了做生意,走出了贫困。对于他们,这便是一场空前的发展机会。这口岸的开放,为造福边疆各族人民,激活商品流通,组织货源东联西出,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在新疆口岸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值得大写的一笔。

我们在霍尔果斯市,参观了当下如火如荼的馕产业园。这几年,在新疆各地兴起的这个馕产业,可以说是走出了自己的辉煌。馕是新疆各族人民都喜欢吃的食品。我曾经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要求下,写过一篇叫《馕》的文章,全面介绍了馕的种类和特点。以前,乡村城镇各家各户都是打自己的馕。每户家园都有自己的一个馕坑,是用黄土和羊毛泥做成的,厚度七八厘米的样子,底口和肚子部分直径一米多,馕坑口收缩到五十来厘米的样子,市面上有专卖的。后来,街面上有了打馕的行当以后,也开始用烧制的大缸打馕了。打出来的馕好吃也漂亮,后来有人发明了用钢板切割焊接成的钢板馕坑,实践证明好用,结实。以前的土馕坑邻居们合起来用也一年换一次,这个缸馕坑和钢板馕坑,街面上天天打馕,也可以用五六年。现在市面上用的馕坑是电气馕坑,也是第四代馕坑了。第一代馕坑烧柴火,第二代烧煤炭,第三代也是烧煤炭,第四代是烧煤气和电气。随着生活的发展,技术革命的普及,产生了现在的第四代煤气馕坑。市面上最早出售的馕是计划经济时期国营馕房打制的小圆馕,直径二十来厘米,是需要粮票的。那时候两毛钱的馕,现在也就三四块钱。这样算来,至今最便宜的东西还是馕。后来,市面上有了议价面粉以后,政府就把馕市场放开了,逐渐地,这馕市场就发展到现在的这个样子了。馕产业化了,各种各样的馕都出来了,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现在成家的青年人够幸福的了,以前都是要自己打馕的,新娘到了出嫁的年龄,都要早早地学会这手艺,储存肚子里,新娘子的热劲过去以后,就要自己和面打馕,很辛苦的。现在已经没有打馕的新娘子了。这个幸福,她们是会感觉到的吧。

這几年,新疆各地的馕产业迅速地起来了。我们在乌鲁木齐最能感觉这种发展。在集中的一些商业街区,都有出售南北疆打制的好馕。各地在乌鲁木齐工作的人们,都能享用各地最好的特色馕,选择余地很大。所谓的特色馕,这几年出现了皮牙子馕,红花馕,辣椒馕,花浆馕,也是市场的需要,这馕越打越热闹了。重要的是新疆的馕产业也开始在内地市场畅销。霍尔果斯市的馕也走出了国门,这新疆的馕,真是名声在外了。

馕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配合脱贫攻坚战,也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可以说,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良性循环。大家吃饱肚子以后,可以挣钱了。当下的这个煤气馕坑,从环保节能卫生等方面,来了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我有过一位作家哥们儿,曾感叹我们至今没能发明一种较科学的馕坑,把母亲们从这个苦累中解放出来。现在的这个电气馕坑,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重要的是母亲们已经不打馕了。原始的打馕是个很辛苦的活儿,一般的情况下,右手打馕,也是要半个脑袋配合着倾斜坑口下受罪的,母亲们的高血压,几乎也是这样来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工作,他给母亲打馕的故事是这样的,他劝说母亲不要在家里打馕了,上了年岁,对身体不好。但是母亲放不下,主要是怀恋自己的味道。朋友没有办法,遥控在新疆的朋友,把院里的馕坑拆除了,叫朋友在街面上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馕师傅,每天给母亲送一次热馕,每月结一次账, 他给师傅打钱。我听着极兴奋,爱,绝不是遥远的东西。

这个馕产业园占地70亩。其中整个车间都是封闭的,走道与打馕的一个个小车间都是用玻璃墙隔开的,里面操作的人员看得清清楚楚,清一色的年轻人,身着洁白的工作服。共有500余个馕坑,日馕产量为40万个。这不是小数字,一人一个馕,可以解决40万人的吃饭问题。馕师傅们和助手们都在紧张地操作,有的在打馕,有的在整理刚刚出坑的热馕,有的在揉面,有的在装箱打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特别观察了一番,馕坑周围的设施配套齐全,灯火辉煌, 看着也是很舒服的那种感觉。我们来到正在打馕的两个小伙子前面,和他们聊开了。摆馕的小伙子热情地掰开一热馕,请我们品尝。中国作协创联部会员处处长盛敏,抓起一块馕,尝了一口,说,好吃,很香。我说,泡奶茶吃,才过瘾。小伙子介绍情况说,目前他们能打二十多个品种的馕,有大馕,小馕,油馕,奶油馕,芝麻馕,皮牙子馕等,还有点心一样小的圆馕,喜事上用的。比如油馕,油和面,当年都是为出远门的家人准备的,十天半月下来,馕已经干得咬不动了,但是凉水热茶一泡,立马就软,也是一顿饱餐。当年从伊犁到乌鲁木齐是700多公里,马车要走一个多月,在没有驿站的地方,全靠自己带着的馕。馕在以往和当下的旅途中,的确是十分重要的食品。

霍城县的魅力

大西沟乡苜蓿台子村是离霍城县最远的一个村,也是扶贫致富的示范村。这个村的变化很大,村民的新房建设,村里的道路建设,特别是扶贫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面。这些年是国家大力支持,当地县乡政府部门关心,村两委想尽办法具体策划扶持,“访惠聚”工作队领导干部帮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看着很高兴,也很激动。我们到贫困户田福才家里座谈,和她的老伴聊从前和现在的生活,感慨她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里的领导给我们介绍情况,说,田福才的老伴是老病号,为了能彻底治愈她的疾病,县里安排县医院的领导和她们家结亲,治好了她的病。就是说,这些年,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都在真抓实干地抓扶贫工作。

霍城县果子沟是伊犁河谷的进出口。以前没有通火车的时候,果子沟是唯一的通道。漫长的历史岁月,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解放后,从伊犁到乌鲁木齐,班车要走三天。路边的驿站基本上都是大房子,十几张二十几张床,旅客们有说有笑地住在一起,也十分地热闹,也是那个年代的气息。那个时候最有名的驿站是二台、三台、四台和五台。赶不上钟点,就没饭吃。有面汤和开水泡馕,也是一幸事。现在,火车也是一天好几趟了,高速公路七八个小时就能到乌鲁木齐了。飞机也是每天多个航班,天黑天亮都飞。从前的马车夫们是彻底地退役了,但是他们留下了那个年代愉悦我们的马车夫之歌,那些悠扬缓慢而又豪放的旋律,留在了时间的心坎儿里,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也荡漾在今天的盛世灿烂里,靠在生活的暖光里,慷慨地激励我们。

我对霍城县的人文地理是比较熟悉的。这是一方富庶的宝地,是骄傲的产粮大县。1976年,我来到猛进公社插队,也就是现在的惠远镇。猛进公社是文革时期改的名字,那时候,十字路口的钟鼓楼是可以随便上的,那扇门始终都是敞开着的。楼梯窄陡,爬到鼓楼顶上,可以鸟瞰全镇的景色。南边,碧绿村庄尽头,是悠扬婉转的伊犁河,河里河外,都是满满的故事。鲶鱼青黄鱼们,耳朵都在岸上倾听人间的故事。后来,在1984年来这里拍过一纪录片,叫《前进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和当时《伊犁河》杂志的主编郭从远老师一起来的,也留下了我们在那个年代的倩影。惠远在历史上是一重镇,当年林则徐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最难忘的那些日月。虽说是贬到这里的,实际上,百姓热肚子里面的那秤杆,都明白这老爷子才是英雄好汉,是站着尿尿敢说“不”的好汉。于是将军官吏们也好,都敬畏林大人在人间青史金册里留下的骨气人格和爱国精神,都是用好酒好肉好词儿迎送,寝室被褥想必也用的是喀什的好棉花。别人我不晓得,我总是能在这威严的鼓楼上,听到林大人留给人间的骨气和豪言壮语。

惠远镇是黑土地,和昭苏县一样,最适合种土豆。那个年代,吃粮吃菜都有困难。生活在伊宁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两处拉土豆。也不能说拉就拉,要预定,单位要早早派人联系联系,米西米西,敲定需要的用量,秋天的时候才能拿到东西。我回到伊犁日报社印刷厂工作以后,也曾几次来这里联系土豆,也得到过当年朋友们的帮助。后来,十多年以后,来过一次,带着儿子,让他见证爸爸生活过的村庄和果园。但是我待过的四大队二小队,也就是果园队,已经没有了。果园周围都是当年的城墙,仍有一种威严的样子。这些城墙已不复存在,果园靠国道那边原本有一片橡树林的,也没有了,果园就不复存在了,当年都是上乘品种的苹果树。果园变成了许多独立的宅院了,当年的苹果树,一棵半棵也没有了。但是果园前面的那条河还在,流量虽不如从前湍急,但是水还在,还在流向广阔的土地,灌溉那些滋养人类的田地。

最后我们欣赏了一番大西沟的山峦风景,也是临时抽时间。我以前没有来过这地方,实际上是属于北山坡的旱田地带。车盘旋着往上爬,眼前的景色越看越有劲,山腰间是肥壮的羊群,远看,像雕塑家馈赠给大地的作品。我们上到山顶上的时候,周边的景色与豪迈岁月里的兄弟姐妹一样漂亮,深沉的秋色,从神奇的山沟里蔓延上来,贴在我们的心坎儿里,给我们讲述茫茫的野果林在春天的灿烂和盛夏的骄傲自信。

说不完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管辖的一个著名的湖泊。不好意思的是,它跑到和伊犁河谷临界的松树头下关照南来北往的过客。意思是,有太多的故事。在家人看来,有一点吃里扒外的意思。实际,就是一个讲故事的湖泊,喜欢人气的光顾。光阴荏苒,无论从乌市的方向进入果子沟,还是悠悠扬扬地从霍城县的方向出来的人们,漫长的岁月里,都要歇息在这可爱的湖泊边,讲述他们的故事,清唱他们的旋律。因为这湖,安慰所有的生命。人人都是它的朋友,它懂得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马车夫深情地歌唱岁月的恩爱和那种撕裂的甘甜,歌唱路途遥远,歌唱梦抵达的那个乐园。

从口传下来的几百年故事里,我们也能听到这慷慨的赛里木湖溢满群山的人气故事。所有的马车夫,还有马帮驼队、独行者,需要行疗的吃上了苍蝇垢痂的混混懵懵,都在黄昏或是子夜里跪拜这神湖,借宿它的灵气和水银般的闪烁,在这个神圣的驿站,向湖水倾诉,向结伴而行者嘱托,安慰孤独的灵魂,接受湖水的祝福。温暖人心的这湖水,储藏了太多的人间故事,这是一个永恒的秘密。湖对大家本身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在明确而又未知的旅行中,人不知道自己的将来是什么,只能靠水的善念来安慰自己。透明的湖水,象征一种吉祥和可以走出光明的期盼。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伊宁市出发,走几个小时的路程,来到这湖边野餐开笔会,住在原始的帐篷里,拥抱文学的温暖,喝酒唱歌,享受湖光山色,对话我们的精神追求,期盼能写出好作品。难忘那个年代,我们昼夜歌唱,贪婪地揪住时间的每一条辫子,向湖水诉说我们的期盼,用我们最干净虔诚的词汇,向生活保证我们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理想,一定要对得起日日月月的生活馈赠。

在旅游天下的今天,赛里木湖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一切都已规范,虽然我们不能像往昔那样随便地安营扎寨,随便地篝火狂欢,但是今天的这种井然有序,也在释放一种精致的美丽,收获一种博大的天下胸怀。环湖公路的修建,也是一种可爱的美丽,是从劳作的时间阳光里诞生的大爱大美。我们虔诚地向天下的秋风秋雨致敬的时候,也看到了从遥遠的天国乐园飞到这湖畔过冬的天鹅。它们骄傲地在这闪射灵光的神湖世界里展翅,唤醒我们心中曾经的天鹅梦,唤醒我们往昔的美好和至今萌动在我们心海里的希望和光荣,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盘点记忆长路里的童年,找一找那些旋律和脚印还是不是像从前那样纯粹洁白。路边的赛里木湖,是我们众人的记忆,因而我们有责任歌唱众人的希望和梦想。

多年来,每一次来这里看湖,都能从不同阅历学识的人们那里,听到这样一种意思,这湖水是根据不同时间光照的作用,变换颜色的。这似乎是一种经验之谈。在不同的时间,站在不同的方向角度里,都能看到不同颜色的水光,非常神奇可爱。比如在盛夏正午的时间看这湖水,时而深蓝时而淡蓝,风向也在起作用,也是一绝。湖水变得深蓝的时候,像时间的好奶奶留在人间的神话,温暖人的思绪和我们的期盼。在人间的天平上,书写我们当下的凯旋,歌唱我们在时间的怀抱里完成的盛世凯旋。

我们的车在缓慢行驶,大家都在思考眼前这慷慨的暖湖。我突然想起了那首叫《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的歌曲,旋律是那样地亲切,像第一口苹果和第一鼻腔沙枣花的感觉。在丰盈的秋日,我们可以与万草千花的芳香携手共游成熟的时间朋友,回忆往昔花园的芳香。那些年,我们和许多各民族的作家诗人来到这湖边,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夜星光。在这爽朗的湖光天下,享用浓香的烤羊肉,喝酒讲笑话,畅谈我们灵魂深处的文学梦,我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在美好的时候,君子之交好酒好肉的时候,似乎都要歌唱爱情,这也是人类一个共有的秘密和天性。首先要活好,要有能维持生命情感的要素,当我们生活在爱情的日子里的时候,粗茶淡饭也是山珍海味,我们也能写出最美的诗篇,创造出社会文明大厦天庭所需要的精神产品。在这可爱的湖边,我们也能明白一些深奥的道理,歌唱爱情,是人类情感文化中最基本的灿烂的元素。有的时候,我独自离开帐篷,坐在油画一样可爱的湖边,倾听湖水静静地诉说漫长岁月里人们在它的灵魂里留下的敬爱的故事。湖边的各种小草,也会向我诉说不同地域留在它们脉搏里的民歌旋律,主要是那些孤独的马车夫把城市和村庄的欢乐变成优美的词儿,留在了这万人敬仰的湖水里。而民歌,最能体现人心的爱和大地的灿烂。那些忧伤的旋律和欢快的曲调,都是祖辈们的生活写照。热爱日子的沉淀,不仅是回报岁月和热爱岁月创造的和谐,也是我们致敬财富的恩爱。向那些飘扬的花香致敬,我们生活在当下的灿烂里,我们的灵魂不曾和属于我们的智慧和温暖脱节,我们没有窥视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谦虚感恩,而又坚定地把我们的祝福也留给了未来的人们。我们总结人的奋斗和时间给我们的光荣的时候,我们发现荣誉属于时间和时间的好孩子,人甚至带不走最孽障的半片花瓣,盗墓贼最最明白这一点。用美好的璀璨装饰我们自己,是一代代子嗣们能拥有精神财富的基础。水是最早的金山银山,这路边的赛里木湖是人人的祝福。每当我们走过这湖水,我都会有意识地静下来,倾听路人给它留下的灵魂箴言。漫长的岁月里,我有一个内疚,就是从来没有感谢过水,觉得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想喝了就喝,洗涤身上的脏污也是它,没有感谢过它的滋养。比如它为了养育我们而灌溉滋养的那些粮食。我内心里深藏的这个内疚,在时间的咬嚼下,终于睁开了眼睛。

在地理位置上,赛里木湖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但是在我们的精神展望里,这湖水赐予我们的想象和思考,也是敬爱生活的期盼。比如坐在车上欣赏湖水,无论你感觉如何,都能感谢时间的促成。我们会明白,那些天鹅不会自己飞到这静湖来,喂它们的玉米和关照,也是人性的至爱。爱,是永恒的语重心长。我们阅读湖水赐予我们的一些启示,我们会明白,生活是艰难的,但是它美好的一面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落在我们手里的时候,和我们一起遨游天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自身美好的一面,能拿出来给人看的一种小光彩。都是咬紧牙齿坚持到底,在太阳的照耀下,完成我们挚爱的事业。

我们告别赛里木湖,来到了博尔塔拉市贝乡决肯村。这个村是真抓实干的典范。创业阶段开始,村两委带头人就是一个个不甘后人的汉子,有远见,开垦挖渠,带领各族村民,走出了今天富庶安康的好生活。大家看着,都佩服,羡慕。劳作不息的时间,成全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这个村离市区38公里,村路平坦笔直,全村92户人家,337人,耕地面积7871亩,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元。有9户贫困户,22人,目前都已脱贫,也是“全国文明村镇”。

走过几户人家,和他们聊生活和将来的向往。我有一种突出的感觉,决肯村人有一种热爱劳动的骨气和奋斗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创业难。目前在乡政府工作的当年的村长,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在那个艰苦年代开垦造田的奋斗经历,大家心里都有一个为将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多开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都是恒久的硬道理。但是对将来具体的生活,像今天这样在城里也有房子,教育孩子们读好书,在村里有别墅,院内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收入年年人均超两万元,是他们不曾想过的日子。可以说,村民的居住条件,可以和城里人的好生活媲美了。这便是奋斗的结果。也因而被评为了“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

参加这次采访活动,我最大的收获是每到一地,我们都能看到大家幸福的笑脸。生活好了,生活质量也上来了,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城镇群众,贫困户和在远村生活着的人们,都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得到了全国19个省市大力的支持。扶贫扶志,手拉手奔小康,思想教育和长远理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在广大的南北疆地区广阔的乡村,全面兴建了基础设施完备的双语幼儿园,开天辟地头一回,走在了开创光明前途的康庄大道上。

金秋十月,新疆大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民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奋斗改变命运,钵满盆满,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在绚烂可爱的新疆大地,书写了团结奋斗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手风琴
手风琴博物馆
浅析中国手风琴艺术的流行化趋势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你好,手风琴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斩获第55届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国际大奖
透过“手风琴的流行”看“中国流行手风琴”的发展
手风琴在法国的发展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分析
将手风琴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