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研究
2021-08-09祝琪琪王敬斋王晓平
祝琪琪 王敬斋 王晓平
摘要:在多维贫困的背景下,广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旅游与扶贫相结合以及推动多种旅游项目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民族文化旅游的多维效益,为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做出贡献。
关键词:多维贫困;民族文化旅游;融合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紧邻东盟国家,常年气候适宜,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民族文化也极具特色,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但是当前广西的经济水平在我国发展并不靠前,是国家扶贫的“老少边山穷”区域,广西占据了全部类型,多维贫困问题较多,而且还面临着脱贫攻坚的重大压力。因此,因地制宜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持续摆脱多维贫困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进一步探索。
一、广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
(一)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助力经济发展
2020年年底消灭绝对贫困的是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为世界的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2019年年底,广西还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在2020年5月份,广西宣布21个贫困县摘帽,标志着广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战果。旅游经济由于其产业联动性强,污染少,被世界各国誉为“朝阳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减贫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來,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之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形式。广西少数民族除了人数较多的壮族之外,还有瑶族、苗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于观光资源不足的地区而言,如果能充分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和脱贫统建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旅游收入的渠道,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助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在我国奋力夺取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民族文化旅游需求逐年增加。旅游过程中虽然伴随着物质方面的需要,但总体而言旅游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从早期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高层次的需求,对精神文化和旅游体验有了更高的期待。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人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交流方式等,满足游客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神秘感的了解。广西的左江文化、骆越文化、花山岩画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探秘,无形之中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视野。
(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旅游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促进人们对不同文明包容和理解,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文化因为得到传承和保护不断延续,比如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还有一些文化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难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民族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另外,旅游经济可以使民族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产生新的价值,从而促进更多的人从事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形成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产业链。
二、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保护不足
当前以古镇(或古城)为代表的一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已得到开发,并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古镇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作为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加上人们对古镇的好奇与新鲜感,近些年来,古镇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广西,由于传统民族文化比较丰富,历史遗存较多,古镇项目也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靖西旧州古镇、锦绣古镇已经成为节假日人们旅游的好去处,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这些古镇保留了传统文化、建筑风格、民风民俗,通过游客体验的方式激发游客兴趣,增加消费,在项目开发上也进行了精心的布局,但总体而言,在项目开发和保护方面显得不足。其一是项目的现代感太强,充满商业气息的氛围很难让人们和古镇联想在一起,观光比重较大,文化体验方面不足。其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保护不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一些传统的工艺由于手工效率低,用机器生产所代替,失去了原有文化底蕴,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其三,一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存在交通可通达性问题。广西境内多山,许多民族文化所在地区较为偏僻,虽然高速公路已经连接了广西各县,但是依然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出高速之后,还需要继续走泥路土路,甚至还需要绕道,不利于游客前往,降低了景区的美誉度和顾客复游的意愿。
(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为了提高项目的效益,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应该与观光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宽当地旅游收入的渠道。广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民族旅游项目所在区域许多与山清水秀的观光旅游区域重叠,使得游客既可以体验广西大好河山,又可以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若统筹协调开发,产生的整体效益会有1+1>2的效果。但是目前可以看到,广西不少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百色旧州古镇是一处民族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都具备的景点。除了看到壮族风格的传统建筑,年长的妇女手工缝制绣球之外,古镇大多数可以观赏之物和全国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反而游客在山水花海等观赏性的景点停留时间更长。即便是在民族文化的展示区域,游客的参与感和民族文化感悟也并不深入,由于缺乏必要的解说服务,游客的停留以“观”为主,游客走马观花“一日游”的情况大量存在,不利于游客深度消费,弱化了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效果。
(三)民族文化旅游缺乏合理的呈现方式